长风诀(183)+番外
程将军此次战役后会返回京都,之后可能调往其他地方驻守。
而西境的另外一名范将军,由于此前受伤未好感染风寒,身体每况愈下,只等萧彧前来换防后辞官回乡,安享晚年。
范将军返京那日,很多西凉百姓前来送行,为这位驻守多年的老将军送去祝福。
萧彧也在这百姓的队伍中,看着此情此景,心下动容。
“殿下可知,以往每次叶将军回去,这里的百姓也会为叶将军一家送行的?”程将军看着萧彧,缓缓道:“那时,我只是随着父亲前来视察,见到过两次。当时我想,叶将军又不是不会回来了,有这个必要吗。后来,听说了叶将军在西境的付出后,就渐渐明白了。”
程将军说着,带萧彧往城中走去。
“西境土地贫乏,种植的农作物产量极低,是叶夫人从江南和长鸣山带来了一批人,在这里教百姓种植麦子,才让这里的粮食产量增高了起来。”程将军说着,指着远处的田野,道:“就是那些。”
萧彧抬头看去,远处的麦子已经泛黄,快要能收割了。
“殿下,到了!”
随着程将军的声音再次响起,萧彧抬眼看去,映入眼前的是一座府邸,门匾上写着:叶府。
“这就是叶将军的府邸,现在还有一个老管家住在这里。”
说着,程将军上前,敲了敲门。
半晌,门内传来脚步声,大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出来一位老者。
老者认识程将军,迎了上来。
程将军与老者说了几句话后,介绍了萧彧的身份:“这是宣王殿下,刚从京都而来,夺回关道口便是他的功劳。”
然后,他又介绍老者:“这是刘伯,叶家的管家,在这里住了三十余年了。”
介绍完后,程将军离去,给萧彧留下时间。
前段时间京都发生的事,刘伯早前就从程将军口中得知,知道了叶清尚在,也知道了她成亲后又和离。
刘伯看着萧彧,而后深深地叹了口气,他没有说什么,只是迈着蹒跚的步伐,带着萧彧往屋内走去,开始向他介绍这个房子。
第86章 方舒舒
这是一间两进院落的宅子,萧彧随着刘伯穿过垂花门,来到正院。
一座古朴的院落伫立眼前,但见里面是主屋和东西厢房,主屋的大门正敞开着,虽大门早已被岁月的风霜侵蚀着色泽暗沉,但却不见彩漆脱落。
刘伯带着他往前走去,边走边道:“这之前是西境知州的府邸,后来知州到其他地方上任,这地方就空了下来,将军带着夫人来了后,就住到了这里。”
萧彧跨过高高的门槛,踏入青石铺地的平整院落,随着刘伯往东厢房走去。
刘伯来到一房门前,望了望板门上的门环,继续道:“当年,小姑娘年纪尚小,夫人便让她住在了东厢房这边,旁边就是将军夫人的厢房,隔得近,喊一声大家都能听到。想着从京都回来后,便让她搬到西厢房去,可是,却再也没有回来。”
说完,他便推开了房门,先一步走了进去。
萧彧随后跟上,细细地看着房子。
这是一间不算大的房子,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南边摆放着一张床,床的旁边有一个小小的梳妆台,西边有一个书柜和书桌,房子的正中央有一张圆桌和四张椅子。
刘伯走到书桌旁,打开地上了一个箱子,从里面拿出了一把木剑和一把木制的长枪。
那长枪似乎是为她特别做的,比一般的长枪要细小很多,适合幼童使用。
“这箱子里装的,都是小姑娘平时摆弄的小玩物,是当时营里的一个千户为她刻的,而每逢将军休沐回来,她就会拿出这把剑和枪,让将军教她。”
萧彧上前,从刘伯手里拿过剑,细细地看着。
剑身通体光滑,上面雕刻着繁复云纹花饰,剑尖呈三棱状,并不锋利。
萧彧看着剑,似乎看到了当年那个小小的她,正在院子里胡乱地舞着。
在苏州失去记忆的那几年,她也曾想当一个仗剑走天涯的女侠。
他往箱子里看去,除了这两件木制兵器以外,其他都是木刻的小玩意,放在最上面的,是一只刻得惟妙惟肖的小马。
萧彧将剑放回箱子里,拿起那只小马。
小马眼睛又大又圆,身上的毛发根根分明。
杨千户的手艺果真是精巧。
刘伯拿着长枪放了回去,而后关上了箱子,转身往外走去,“我带你去见见将军夫人吧!”
萧彧知道,刘伯是要带自己到西境百姓为叶家所设的衣冠冢去。
刘伯先是走到西厢房最外头的一间小房子里,而后手里拿着一个大大的布袋走了出来。
萧彧上前,将他手中的布袋接过。
他往里看了一眼,有一个小的扫帚和一些香烛。
萧彧看了眼前面步履蹒跚的刘伯,心中滋味滚滚。
似乎觉察到萧彧的目光,刘伯没有回头,他专注地看着脚下的路,跨过门槛后将大门关上,继续说道:“时常会有人到家里来看看,有从外头做生意回乡的、有官府新上任的、又或者是经过的旅客,前些天范将军也来了一趟,说是以后不回来了,他们有心,我就都带他们上山去拜拜将军他们,想着既然他们有心了,就别让他们空手而去,所以才会在家里准备这些的。”
那座古朴的房子,主人已离去多年,而刘伯这个管家却一直守在这里,称它为家。
所以,她也想要回来,回到这个家里。
这里,除了是她长大的地方,在还有一个人也守在这里,将这里称之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