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风诀(184)+番外

作者: 吹不散的葡萄 阅读记录

不知道,她又是否知道呢?

走过城中的喧闹,刘伯带着萧彧往北边走去。

西境这里,除了茶马关,其他的都是平原,一眼望去,都是一片青青的大草原。

走了约莫两三刻钟后,刘伯终于停了下来。

萧彧看着前面的四个土堆,知道他已经来到了叶茂之一家的衣冠冢前,那里面埋的,是叶茂之和夫人、还有两个儿子的衣冠。

最靠边的土地松软,土质也与其他的不太一样。

萧彧知道,那本来是为叶清所设的衣冠冢,只是后来知道她还在世后,便推了。

刘伯想从萧彧手中有布袋拿出扫帚,被萧彧制止。

萧彧先是将一旁的草棘除净后,拿出扫帚轻轻地清扫干净。而后,他拿出布袋里的香烛点燃后,插于坟前的地上。

刘伯站在一旁,没有动作也没有说话,只是抬起衣袖抹了抹脸。

西境的风很大,吹得风尘滚滚。

萧彧看着慢慢燃烧的香烛,想起那威严的将军、他那同样英姿卓越的夫人,还有那两位小有成就的儿子,心下一酸,

叶家全家忠直,一心只为保卫大萧边关,却因为手握重兵、得知了太后勾结西凉的证据,便被陷害而全家被抄。

一个一心只为保全大萧边关、保卫大萧百姓的将军,却落得一个勾结他国的污名,甚至尸首分离,连一个墓碑也没有。

而在这遥远的西境,那些曾在他们一家保卫的地方,被他保卫过的百姓,为他们立了衣冠冢,时时来拜。

多么讽刺,多么令人难过。

刘伯过来,打断了萧彧的思绪:“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萧彧点头,收好布袋,再次随着刘伯而去。

大约走了两刻钟,他们来到了一片草原上。

青草大约长到膝盖上方,风吹来,形成了片片浪潮。

吹低了青草,看到了远处的牛羊。

“这个地方,小姑娘特别喜欢来。”刘伯没有再往前走,他站在原处,似乎看到了当年的那个小姑娘。

“将军和夫人在军中事忙的时候,我就会带她来这里玩,她会去追赶那些牛羊,累了,就在这里滚来滚去,直到天黑才舍得回去。”

那时,叶清尚小,叶茂之和夫人不能时时将她带在身边,所以,这片草原便伴随着她一路长大,直至离开的那天。

萧彧站在草地上,似乎看到了孩童时期的叶清,她时而追着牛羊,时而在草地上打滚,笑声充斥着整片草原。

不知道什么时候,刘伯离开了,只留下萧彧一人。

萧彧躺在草地上,似乎看到了叶清也躺在一旁,笑着看她。

他对着她,轻声道:“阿清,我来到了你的家乡这里了,上了茶马关,夺回了关道口。”

“你知道吗,这里的百姓还为你的家人设了衣冠冢,每年来拜祭他们的人数不胜数,我方才也去了,跟他们说了好多好多的话,他们似乎并没有原谅我没有好好保护你和方家的人。”

所以,他很难过。

难过自己没有好好保护她,让她怀着他的孩子一人南下,让她忍受着那离别孤独的滋味。

所以,他没有原谅自己,也觉得深埋地下的叶家人,也不会原谅他。

或许,他应该在这里,守卫边关、守卫西境的百姓,才能获得他们的原谅吧!

萧彧看在着蔚蓝的天空,那里片片白云随风而动,似乎形成了叶清的脸,正对着他笑。

“阿清,你也在想我吗?”

&&&

“哈秋!”这方的叶清午睡刚起,坐在书桌旁,无端打了一个喷嚏。

她拾起手帕拭擦了下嘴脸,继续看着手中的账本。

孟祈云推门进来,看了眼叶清,随即道:“天凉了,要多穿件衣服,知道吗?”

叶清轻浅地笑着,听话地披上外衣。

显然,她方才那声喷嚏被门外的孟祈云听到了。

看着叶清穿上外衣,孟祈云倒了杯热茶过去,问:“怎么睡这么少,不多睡一会?”

“我也是方醒没多久,看着时间还没到,就先看看这些账本。”叶清放下账本,喝了口参茶,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冬梅端了盆水进来,拎干毛巾后递了过去。

叶清拭擦完手脸后,坐到镜子前,任冬梅为她涂上香膏。

“我今日与方夫人到方二叔家里,冬梅,你也一起去吧。”

当年方家迁居京都的时候,方二叔将方老夫人接了过去,本想着安定下来,将所有盐道上交朝廷后会将方老夫人也接到京都,可不料后来发生的种种,他们又迁回了苏州。

“好。”冬梅点头应着,收拾了一下房间后,将水盆端了出去。

冬梅从小在方家长大,也曾在方老夫人的院里学习过一段时间的礼数,这次上门,也带她去见见方老夫人。

“你现在身子重了,自己也要时刻当心点,切莫太过劳累。”孟祈云将窗子打开,又道:“我前几日与李堂买了两个丫头回来,是两姐妹来的,人挺机灵的,待教会她们府上的礼仪后,带来给你看看。你到时挑一挑,看看留哪个在身边,如果两个都觉得好的话,都留在身边也行的,毕竟现在冬梅忙的事多,你身子也越来越重,多一个人也无妨。”

“嗯,好,都听你说。”叶清眼角微微弯成了月牙,随着孟祈云出了门,往楼下走去。

楼梯的扶手刻着浮动图案,更显简洁淡雅。

叶清伸手扶上,细细地摩挲而过,就像是小的时候,拿着那些木刻的玩物一般。

“马车备好了吗?”走下楼梯,叶清问着等候一旁的冬梅。

上一篇: 回首阑珊处 下一篇: 白马金羁侠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