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之一眼入心(8)
辛承望点点头,“知道了,娘。”
可回到屋子里,关上门坐书桌前叹口气。
将事压在心底,打起精神翻开书学习。
往好处想,顾家肯定有别的办法,再说正如娘的话一样,他也啥都做不了。
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学习,今年都22岁了还什么功名没有。
等身体好了去官学也还得适应,把脑子一甩,专心读书。
*
厨房内辛母掀开锅盖用筷子插插米饭,还差点火候,又沿着锅边加了点凉水。
这样煮出来的米饭会更好吃,下面的锅巴也会更脆。
往灶里塞了两根木柴,洗洗手在另一个锅里炖上汤。
一排两个灶台、两个铁锅,煮饭炒菜两不误。
猪油抹锅底,葱姜蒜爆香放上瘦猪肉炒,炒熟肉添水放豆芽盖锅盖,豆腐嫩,咕嘟了再放上。
火大了往菜这边分些柴火,那边米饭不需要猛火。
空出手切好荠菜,从篮子里拿出两个鸡蛋,想想又加了一个。
两刻钟后,饭菜摆在了正堂屋桌子上。
被喊过来的辛承望深吸一口,“娘,真香啊。”
色香味俱全,汤上面还撒了点香菜,喜欢死这个味道了。
辛母此刻累都飞了,“觉的香就多吃点。”
这顿饭辛承望足足吃了三大碗米饭,菜也一扫而空。
肉香汤好喝,荠菜炒鸡蛋更是鲜的不得了。
辛母看着儿子大口吃饭,大口喝汤就高兴。
饭后辛承望还端着娘给盛的一碗锅巴去书房,等会当零嘴吃。
*
太阳偏斜,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听着书房里传出来的读书声,树底下纳鞋底的辛氏脸上满是笑容。
李氏推门见到的就是这情形,白天巷子里哪家子没关门的,虚掩着都是。
也不怕小偷,住在这多少年了,家家户户都认识,生人来一个抓一个。
“妹子,我有话跟你说。”李氏对辛家超熟悉,直接厨房里拿了个木凳坐到辛母身边。
“你家孩子没跟你说早上去哪了吧,都怪我家那臭小子”
辛母摇头给李卓说好话,“跟我说了,李姐,可别怪小卓,出去活动活动也好,中午吃的多。”
李母一乐,“要不说你家孩子好呢,什么都不不瞒你。”
心里记着这事了,自家那臭小子还得她使招,真是欠揍了。
“妹子,我来就跟你聊这事的,
我听家里小子一说就觉的那顾家五娘子跟你家承望蛮配的。”
“啊,姐呀,你怎么会这么想啊,我可没想过这事。”辛氏被吓的穿错了地方,怕伤着自己干脆放腿上不纳了。
转头正经道,“姐,我听着是也可怜那女娃,但可怜归可怜,可真不想扯上什么干系。”
李母一愣,“为啥,嫌弃那女子不能生娃啊。”
“不能生?”辛母惊讶道,最先想的不是儿子没给她说,而是更怜悯那女子了。
一个女人不能生,这世道可更不会容了。
李母一见这样就知道缘由了,承望那孩子是真心善,私下也不会说败坏人的话。
辛母:“年纪轻轻的,哎。”
李母:“谁说不是呢,所以我想着你家承望反正都有儿子了,那女子肯定拿当自己亲生的,感情处处,将来黑蛋肯定拿当亲娘一样,不差啥。”
辛母听这话还是直接摇头,“姐,以前我也问过给黑蛋重新找个娘,承望那孩子根本不同意,提都不让提,再说就黑蛋儿一个我真觉的太少了。”
“等过些日子我就打算再探探儿子口风,若是点头,我就托媒婆去乡下找个过日子的女子,到时候再多生他两个孙子,家里热热闹闹的。”
像她们这年纪,都信奉多子多福。
辛氏当初也想多生的,但辛父读书耗心力弄得身体不好,就要了一个不敢再要了。
当初承望生下来就比其他孩子瘦小,这一辈子觉的亏欠。
听辛家妹子这么说,李母觉的可惜但也点点头。
乡下人哪个都愿意把自家女娃嫁进城里来享福的,更能少个张口吃饭的,这么好的亲事那可真得抢,承望那孩子又长的俊又是读书人,找媳妇容易事。
可惜她午饭都没好好吃掐着点来,事没成。
李母也不纠结,拍了下手,“不成就不成吧,我只是那么一寻思,你到时候要是去看人可得叫着我一起,别忘了。”
凑热闹可少不了她,当然得一伙去。
辛母意料之中,顿时乐了,“行行,有准信我就跟你说。”
把人送出门,辛母跨进家重新坐下纳起鞋底来。
不可能的事,可不花心思去多想。
第6章 舅家嫌弃个毛
夜晚,黑暗笼罩下的县城内此刻唯有打更人举着灯笼,敲着梆子来回探查扫视。
这声人人都已习惯,还很助眠。
若有意外,梆子声就会变成敲锣声,再加上大嗓门,他们自然都会惊醒。
比起其他人从出生就听,辛承望自然是得适应。
半个月下来,熟悉了倒也听着心安,并习惯那打更人独特的拖长音调。
也是多亏了这个,对时辰二字也惯用了。
一个时辰对应两个小时,至于时辰倒是取了巧,子鼠,丑牛,寅虎戌狗,亥猪,专门把十二生肖背的滚瓜烂熟。
就用这个方法,什么子时、丑时等虽还是有点磕绊没那么熟,但是排序是弄清楚了。
至于晚上俗称的几更天还是得下点功夫,从一更到五更天光对应不上是哪个时辰。
辛承望对这个也不急,慢慢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