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穿男之一眼入心(9)

作者: 爱杰辰 阅读记录

天刚微微亮,东边像撕开黑布一道口子,县城内随之苏醒。

街道两旁店铺拆开木板,洒扫门口,整理货物,开始一天的迎客;

巷子口或里面吃食小摊已冒出热气,香味飘几里,这边吆喝着,那边摆好桌凳,期待今日能多少客人来吃,多赚些铜钱;

城门口也已排起长队,周边村庄的人家或背着柴或提着鸡蛋或扛着扁担一一等着入城,眼神内全是对新一天的展望;

动静像水流似的传着,直到整个县城处处热闹。

院子里响动没多久,辛承望起身穿衣束发。

他不起床,爹娘只会早饭做完才来喊,这让内心想赖床的他只得抛弃这想法。

早晨起来很忙活,洒扫院子和巷子,灶台生火煮稀饭还得挑满水缸里的水,杂事多。

辛承望自然是啥都不让做的,但会不会另说,坐那添个柴、递个东西,他还是可以的。

上辈子是迟到扣工资的精神绷紧,这辈子是良心早起,倒是没想过会有如此变化。

把头发都拢上去,蓝色的布条转几圈系上,勒的紧人都精神了。

至于疼,别问,哪有不疼的,成习惯了。

打开房门就见娘已扛着扁担,正把木桶里的水倒入缸里,爹正在那劈柴。

听着动静,院中夫妻俩一起转头,辛父:“怎么不多睡会?”

辛母:“就是,望儿,等会我去给你买肉包子吃,不过既然起了就先洗脸吧。”

说着已经舀水递上擦脸布了,态度强硬,还把木凳放屋檐底下让拾掇完坐着。

收拾好的辛承望无奈一笑,不由开口想找点事做。

辛父辛母,“不想闲着就坐那看书吧,你念好书就是天大的事,比干啥都更让我们开心。”

辛承望一怔,明明他念好书受益的还是自己,这份爱子心真是让他羡慕又感动。

老天,这是在补偿我吗?

好好学的念头更深,不只是为他自己,也是报答父母。

*

稀饭煮好,包子从纸包拿出还散发着热乎的香味,白胖的摆在面前。

而辛父辛母吃的则是窝窝头,黄色与褐色掺着的颜色,神情来看吃的喷香。

这种稀奇粗粮记忆里除了减肥的没人吃,但这年头却是好的。

黄豆和高粱等粗粮磨成的粉添水捏了,蒸熟做成。

辛承望瞧着,但辛父辛母没在意,没有外人在自然没啥讲究,边吃边商量着事。

听着说打算今个要把安安接来家,他一愣。

一秒后想起来这是原身儿子辛沐岚的小名,还有个贱名叫黑蛋儿。

本来辛父是读书人对这个半信半疑,但出生那日的事到底把一家子弄成了心里阴影。

对于辛母取贱名的事,一致同意。

不过等小孩大了些,辛父教导念书就不想喊这个名了,另取了安安叫着。

于是就有了三个名,大名、小名和贱名。

此刻虽然有些紧张,但他还是开口提议跟娘一起去接。

辛父辛母诧异的看向儿子,几秒后交换个眼神。

这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对那娃生病前从不过问。

看来这病一场,真是从内到外都成熟了,不再那么孩子气。

两口子笑着点头,“这好啊,早该如此。”

事就这么定下来,辛承望此时心里不由紧张的模拟相见时的场面,自己该怎么做。

饭后,辛父换上藏青色的长衫,戴上同色的方巾出门。

这身衣服是专门去铺子干活穿的,戴方巾、穿长衫是读书人的标志,都这么打扮。

辛母也从屋子换了身布裙出来,胳膊跨了个篮子,脸上全是笑。

辛承望看着也乐呵,父母一打扮可真是年轻好几岁。

或许正是辛父辛母都高个子,长相也都可,才生下八尺有余、肤色白净的他。

他在这想的谦虚,事实上一出门旁人就打趣辛母,你儿子长的真俊啊。

等母子俩走远,妇人们还在言语不停。

“说也奇怪,之前那娃死气沉沉的,见人呀看都不看,这怎么突然变了?”

“就是就是,刚才朝我们笑着打招呼,我还以为见鬼了呢。”

“去去,瞎说啥呢你。”

“开个玩笑这不是。”

一众人笑个不停,归咎为病好了长了心眼,更懂事了。

*

辛母在前应和跟谁都聊两句,辛承望在后保持了一路的微笑。

除了笑的有点僵硬,这感觉不错。

反正有娘在前面,他就在后面充当个背景板,还能仔细观察人。

不过没想到舅舅家离得一点不近,自家在县城东边靠中间,目的地却是西边偏南。

一东一西,横穿县城。

不过跟自家那边靠着官学和几处私塾的清净不同,这里满街都是商铺,商铺前还有小贩叫卖着,辛承望看的时不时顿住,还得让辛母返身拉着走。

越走空气越难闻,混杂各种味道,辛承望不由捂住口鼻。

躲避牛车骡车时,低头才发现青石板都已是黑色的,像被时间带上了标志。

明明两边店铺可见繁华,就是这路着实有点不美观 。

见儿子时不时皱眉低头,辛母偷笑,往常让来怎么都不来的,嫌弃难闻、吵闹,想来没有下一次了。

不过没成想,这孩子捂住归捂住,竟没说一句嫌弃的话,就跟着她身后走着。

离商业街远些,味道就淡了,辛承望放下手不由打量四周。

这里的巷子别看窄,但是家门口都洒扫的可干净,还有扎着冲天鞭的娃娃们在那尖叫玩闹,看的人止不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