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家子弟考科举(245)

“不会。”宁毓承走上前,他叩了几下门,扬声喊道:“赵东家,我是宁毓承,与大哥有事找你。”

门内仍然不见动静,宁毓承再叩,道:“赵东家应当出了事,大哥,我们让人来收拾。”

宁毓华怔愣了下,刚要说话,大门“吱呀”,打开了一条缝,胖乎乎的赵老抠站在那里,皮笑肉不笑道:“两位宁公子心善,忙着救人,我们家人好着呢,不敢劳烦两位公子操心。”

说罢,赵老抠就要关上门,宁毓承伸手推挡住门,道:“赵东家莫要生气,我是宁毓承宁七郎,这是我大哥宁毓华。我们是来找你做买卖,只赵东家不应,只能借此敲开门了。”

赵老抠暗自恼怒不已,他更清楚,宁毓华宁毓承要是想进来,赵家的院墙肯定拦不住他们。先前躲在门后听了许久,见他们一副不休不止的架势,才捏着鼻子开了门。

“两位公子请进来吧。”赵老抠不情不愿让开了身,将门缝打开得大了些许。

“这里清净,没什么人,瘟疫面前,要主意保持距离。我们随意些,就在这里说吧。”宁毓华转身走向下马石,宁毓承也走了过去,两人分开两边坐了下来。

赵老抠暗自松了口气,赵家的大门从没开过,家中从上到下迄今安好。宁氏两人不讲究,能主动避开,赵老抠的神色,勉强缓和了些,他靠在门框上,问道:“县城现在城门关着,大家都不敢出门。不知两位宁公子,想要与在下做什么买卖?”

宁毓华笑笑说道:“城中还是有铺子开张,比如杂货铺,粮食铺,卖油盐柴禾的,这些可不都关张。”

赵老抠顿了下,道:“要是都关着,大家吃甚?两位宁公子考虑得周全。”

“赵东家难道不想开张赚钱?”宁毓华问道。

“家中老小睁眼就要吃喝,现在外面的价钱肯定贵。这场瘟疫,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完,我家那点东西,还是留着吧。”赵老抠很是警惕,呵呵推辞道,

“城中的瘟疫,已经渐渐好转了。再过个十天半月,继续做好防范,基本上无甚大碍了。”宁毓华说道。

“那敢情是好事!”赵老抠真高兴起来,他很快问道:“那城内恢复了寻常,我的铺子也就能开了。”

宁毓华不与赵老抠周旋,直接道:“赵东家,我想买你手上的所有饴糖。”

赵老抠脸色微变,他虽抠门,脑子却灵光得很。瘟疫的方子,盐虽有朝廷控制,但是并不缺。只饴糖向来金贵,且不易得。

要真如宁毓华所言那般,城内很快没事,饴糖就不再如瘟疫时紧俏,宁氏买饴糖作甚?

“庆安县基本没事,但是府城有些麻烦,我打算将饴糖送到府城,将府城的饴糖价钱压下来。”宁毓承见赵老抠精明的眼神,他不再拐弯抹角,直言了当告知。

赵老抠脑子转得飞快,马上想到了府城的饴糖价钱,肯定变成了天价。眼珠子转动了下,赵老抠缓缓道:“我的饴糖也不多,庆安县穷,饴糖只有富人吃得起,满打满算,也不出百斤。”

宁毓承一听,就知道赵老抠先喊难,称饴糖量少,是在试探价钱。要是价钱让他满意,他就再多“找”些出来。要是价钱不满意,迫于无奈,他将不到百斤的饴糖拿出来,损失也少些。

毕竟是为了钱财守到最后,坚决不肯离开的赵老抠,宁毓承看了宁毓华一眼,沉吟了下,道:“在以前的价钱上,添三成。”

赵老抠转动的眼珠,停滞了下,他呵呵道:“既然两位宁公子上门来,又是庆安县的大善人,我身为庆安人,这份恩情肯定得记着。我家中连着主仆,共有三十余口人,自己也需要留些,余下的二十斤,宁公子全部拿去吧。”

听到这个数,宁毓承就知道,饴糖的价钱,离赵老抠所要的甚远。

“赵东家,饴糖吃多了,对人身子不好。人还是吃煮熟,干净的饭菜最养身。”

宁毓承委婉劝了句,话锋一转,道:“赵东家可知,庆安县划归了江州府?”

赵老抠自不知此事,他即刻瞪大眼,道:“什么?庆安县不归青州府了?”

“是,庆安县归了江州府,我小舅父乃是江州府的知府,他为了庆安百姓,会想尽办法找饴糖。饴糖乃是甘蔗浆熬煮而成,甘蔗已经逐渐成熟,正是熬煮饴糖的时候。小舅父已经下令,所有的甘蔗,全部用来熬煮饴糖,不许做成蔗浆,紫沙糖,冰糖。”

大齐已经有了甘蔗,甘蔗并非后世制糖的甘蔗,糖分不高,江州府也多有栽种。制糖技艺还属于比较保密的阶段,农人只会熬煮蔗浆。基本上都在甘蔗成熟之后,卖给制糖铺子,制糖铺子用来制作各种的糖。

沙糖乃是能流动的黄褐色糖浆,紫沙糖就是红糖,冰糖称作霜糖,是红糖过滤结晶糖。饴糖又称霜糖,顾名思义乃颜色白,如霜一样细小,与后世的白糖相近。

糖贵,饴糖最贵,吃得起的只有权贵富人。制糖铺子做得并不多,还是以紫沙糖,蔗浆为主。

饴糖经过了多次挤压,提取,纯度以及蔗糖含量最高。其余糖的含量,宁毓承无法准确测量,不能用来做口服的补盐液。

赵老抠脸色变了又变,宁毓承所言非需,甘蔗逐渐成熟,一直要到年后开春,甘蔗都是正当时。

制糖铺子为了赚钱,就是夏恪庵不下令,也会将甘蔗全部拿来熬煮最贵的饴糖。

赵老抠心几乎快滴血,要是他早点将饴糖拿出来卖,远不止赚现在这点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