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家子弟考科举(286)

夏柱子的菜地锄成一垄一垄,菜长得旺盛,竹筐齐整挂在墙壁上,一看就手脚勤快爱整洁,与夏贵儿简直判若两人。

宁毓承道:“我们等下就要回县城,就不进屋坐了。我见到你屋边堆着树桩,我可能看一看?”

听到宁毓承的话,宁毓华与黎融生都转头四望,看到在草屋西侧的角落,有几根树桩露出了头。

夏柱子脸色变了,结结巴巴道:“就是几根当做柴禾烧的树桩而已,贵人要看,我去取一跟木柴来给贵人过目就是。”

宁毓承忙道:“那是养木耳的树桩。木耳不好养,也好养。木耳本就生在枯树上,今年收过之后,来年还会再生。”

宁毓华顿时双眼一亮,禁不住疾步朝堆放树桩之处走去。夏柱子急了,上前就要拦,宁毓承拉住他,安慰道:“你别急,我们不会抢你的。”

夏柱子与夏贵儿关系不好,前面宁毓承他们去看草棚的灰兔时,他远远听过几耳。

府城的大官与县令前来,的确不见大动干戈,也没有使唤他们干活,怔粮索要钱财。

夏柱子犹豫着停下脚步,不过还是不放心盯着宁毓华,急着道:“贵人别乱碰!”

三间屋子的后面,堆放着近二十根枯树桩,树桩湿润,上面盖着厚厚的草。一眼看去,与寻常当做柴禾烧的枯树无异。估计是树桩太多,实在藏不住,才露出了一截。

村中其他人家,冬日柴禾都劈开了,架起来方便干燥好烧。

夏柱子家也有架起来的柴禾,且后院露出来的树桩,一看就是枯树,湿润,已经开始腐朽。当做柴禾烧的枯树,要趁着天时好时晒干,赶紧烧掉。

宁毓承知道枯树上会长野生木耳,一看湿润的枯树桩,就猜到了怎么回事。

宁毓华绕着树桩打量,头也不回道:“我不会碰你的!”

夏柱子还是走了上前,在一旁死死盯着,像是护着金子一样护着枯树桩。

“你养几年了?”宁毓华好奇问道。

“只养了一年,没收几朵木耳。”夏柱子见藏不住,只能白着脸闷声回道。

宁毓承夸赞道:“你能想到将长木耳的枯树拿回来,很是聪明。”

夏柱子低头不吭声,宁毓承话锋一转,道:“只你可曾想过,枯树总有一日会彻底腐朽。好比是地里种庄稼,土结块,没了肥料,庄稼肯定长不起来。等树桩彻底腐烂,你的木耳就没了。你可能会再去山上捡,只哪有那般容易,你这树桩养木耳,就你这间小院,也藏不住。要是搬到别处去,气候,地势等都不同,今年长了木耳的树桩,明年说不定就只是一根枯树桩。”

夏柱子瞠目结舌看着宁毓承,道:“贵人懂得如何种木耳?”

“我不懂。”宁毓承摇头,指着树桩道:“木耳跟韭菜一样,割掉一茬,来年还会长,这树皮下面肯定有东西。”

他只知道木耳是菌丝,培育菌丝广泛人工栽种。夏柱子长在横山岭,靠山吃山,兴许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但对木耳习性的了解,肯定比他们这几人都要深。

启发夏柱子动脑这钻研,比他与宁毓华去琢磨要有意义。

“你这般费时费力,还不如春上时,砍几颗长木耳的椴树等树木,去阴湿之处放着,过一段时日,待下雨后就去收,说不定比你辛辛苦苦弄到屋后藏着的收成还要多。”

宁毓承见夏柱子神色若有所思,笑道:“村中肯定也有懂得木耳之人,你可考虑一下,与其合力种木耳。遇到不懂,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与大哥兴许能帮到一些忙。我们不要你的回报,不与你们争名夺利。要是有人敢来争夺,你也可以找我们。”

说完这些,宁毓承就与宁毓华离开,一行人赶回县城。

两人同坐一车,宁毓华感慨道:“夏氏兄弟还真是,脑子都灵光得很。可惜野猪沟太穷,将他们耽误了。”

宁毓承道:“还有一种可能,因野猪沟靠着横山岭,他们才有这份灵光。木耳与野兔,是横山岭这片大山的赐予。”

宁毓华一愣,笑道:“你说得倒是。横山岭满山的宝贝,就是路不通畅,山上的宝贝不值钱,野猪沟的村民,放过着穷困的日子。”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句诗,也能用在此处。比如猎户猎来的猎物得不了几个大钱,从江州府贩卖到别处的商贩,卖野味的酒楼,他们占了大半的利。

宁毓承道:“只靠着横山岭的宝贝发不了财,也过不上好日子。只运送这一道成本,就太高了。”

虽说改进了车轴,车厢还是颠簸不止。宁毓华手撑着车壁稳住身子,叹了声也是。

只沮丧了片刻,宁毓华很快高兴起来:“看到种木耳的枯树桩与灰兔,尤其是夏氏兄弟他们这份聪明劲,简直比我自己钻研出来还欣慰。这大齐烂糟糟,天底下还是有数不清的人才,认真努力活着的百姓!”

翌日,他们又去了野猪沟。早起出发时,宁毓华就开始心神不宁,想着灰兔的情况。

到了野猪沟,车一停下,宁毓华就大步前往养兔的草棚。夏贵儿正在门前忙碌,见他前来,赶紧起身见礼。

宁毓华摆了摆手,急声问道:“今朝灰兔的情形如何了?”

第138章 ……

夏贵儿还是穿着昨日那身脏皮裘,人倒是收拾了下,脸依旧黢黑,不再如昨日油腻。听到宁毓华的询问,他看上去喜忧参半,忙放下手上的活计,打开草棚帘子。

宁毓华探头看去,草棚漏风的大洞用树藤缠堵住,地上的脏土被铲走,洒上了一层薄薄的草木灰。木笼子被垫得高了些,笼底铺了干草,盛水的石槽也清洗过,里面加了清水。灰兔在里面嚼着草,看上去比昨日要有精神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