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太子妃后我躺赢了(419)+番外
胤礽就那样直勾勾的看着,眼神不带一点转弯,两口子的眼神彷佛都开始拉丝了,这让躲在暗处原本想要叫额娘的静怡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咦,不打扰阿玛和额娘的相亲相爱了,有什么问题还是等等再过来找额娘吧,不过要是我以后也能遇见像阿玛这样的额驸就好了。”
这一刻,步入青春期的静怡也开始春心萌动,思考未来额驸的标准了。
不仅仅是春天,秋天也是个恋爱的季节。
弘晔是在几天后回来的时候才知晓自家妹妹已经学会做饭了,对于妹妹的好厨艺,那当然是大夸特夸,不过夸赞过后,弘晔也提出了,静怡是亲王府的郡主,是皇家的格格,只需要会一点厨艺就行,没必要整日里去做这些粗活。
他希望妹妹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不管是琴棋书画,亦或者管家理事,这些可比厨艺要实用多了。
布尔和在旁边听得是连连点头,就是胤礽也不得不承认,自家这个大儿子在对待静怡的问题上比自己还要上心,想来以后等他和福晋百年之后,这些弟弟妹妹们弘晔都能够照顾的很好。
想到这里,胤礽在当晚晚膳过后找到了弘晔,聊起了关于静怡未来额驸的事情。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事,虽然提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弘晔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去了,但是还是给出了一个人选,那就是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瑑,算是张英最小的儿子了,和静怡同年出生。
提起这个人,胤礽倒是有点印象,之前好像听张廷玉提起过,是他父亲的老来得子。
说来其实张廷玉的儿子才是最好的联姻对象,一来他是自己的伴读,多年心腹,性情什么的不用多说,静怡要是嫁过去,肯定会不错。二来,张家可是汉臣,静怡嫁过去也算是符合阿玛这些年提出的满汉通婚国策。
可是,很可惜啊,衡臣他这些年一直不成婚,以至于到现在膝下还未曾有过孩子。
不过,弘晔提起的这个人倒是可以提前考虑观察一下。父子两人又在书房里讨论了一会关于弘晔在宫里的生活之后,才各自休息不提。
第213章 弘晔的想法
重新回到尚书房继续上课的弘晔也没有待上多久就被魏珠请去了乾清宫,说来也怪,小儿子大孙子,老头子的命根子,康熙怀疑防备他所有成年儿子,即使是之前一直疼爱着的十四阿哥,在他上一次去江南回来之后也不再放在心上。但是对这个在自己眼前长大的大孙子,却是一直宠溺着的,不仅如此,还时常让他来乾清宫带在身边一起学习,不管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是政事,亦或者是民生,让梁九功有时候都怀疑主子是不是在培养好圣孙。
不怪他有此想法,而且皇上现在对弘晔的态度比对年幼的胤礽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许是因为年龄和阅历上来了,康熙在培养弘晔的时候好像更多了一些为君之道。
当然,对于这种现象梁九功肯定是举双手赞成的,别的不说,光光弘晔阿哥是宸元亲王的儿子这一点,就已经让梁九功永远维护了。
弘晔来的很快,康熙刚刚处理完今日的奏折,他就推门进入了。今日的乾清宫可没有什么红袖添香,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大臣们,就弘晔与康熙爷俩。
康熙挥挥手招呼弘晔,两人一起往慈宁宫方向步行而去。原慈宁宫已经拆开搬到了孝陵,现在这座只是后来仿照太皇太后生前所住建造的,虽是仿照,但是一草一木也能够找到以前的影子。
康熙走的不快,沿着慈宁宫的屋檐慢悠悠的走,边走还边抚摸上面的窗户,柱子,在走到正门的时候,挥退梁九功只带着弘晔进去。
康熙:“这里是朕小时候长大的地方,一草一木还是当年老祖宗在的时候的模样。你看那里,那个桌子的拐角处有一个凹坑,那是朕小时候调皮,那刻刀挖出来的。
你再看看这个四不像镇纸,这是当年朕与老祖宗争论,非要去找鳌拜麻烦,被老祖宗阻拦之后气愤之下将她送给朕的镇纸直接摔断了,这一块是后来朕过意不去,亲自雕琢的。不过因为手艺不行,那时候小又没什么力气,最后就做成了这么个四不像。
现在想想,朕那时候哪里能够这样巧找到教授雕刻的师傅呢,还不是老祖宗摸清楚了朕的脾气,由着朕的性子。这块镇纸最后也被老祖宗要过去,这么多年,一直放在慈宁宫的书桌上,即使又更多更好的,也不曾更换过。”
康熙说这些的时候,还时不时的抚摸那些印记,那镇纸更是直接拿起来,一寸寸的看,彷佛透过镇纸看到幼年的时光。
弘晔安安静静的跟在皇玛法的身后,倾听他说幼年的往事。
康熙也一直陷在过去的回忆里,久久没有动静,又过了好半晌,他才回过神,伸手拍了拍弘晔的肩膀,带着他找个地方坐下。
康熙:“弘晔,你是朕看着长大的孩子,也是朕最喜欢的孙子,朕今日想要问你,你老老实实告诉朕,你想不想要朕这底下的皇位?”
弘晔微微一怔,接着摇摇头:“皇玛法,孙儿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孙儿来说,太遥远了。”
康熙神情严肃:“你可以现在想,你也不小了,读了好几年的圣贤书了,再过两年也是时候进入朝堂为朕办差了,很多事情也是时候想一想了。”
弘晔:“皇玛法,孙儿这...”
康熙:“不急,你可以认真想,朕等得起,朕就想听听你有什么想法。”
见到皇玛法这样子弘晔也知道今日自己不讲出个子丑寅某来,皇玛法是不会放过自己的了,没办法,只能老老实实坐在那里人很思考皇玛法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