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蛤蟆公主(23)

作者: 米花 阅读记录

方为道忍不住笑:「我说的话,公主皆信吗?」

「嗯,我信。」

「那真是不巧,我刚好有句话要告诉公主殿下。」

「什么话?」

「听命于自己者,永不会受命于他人,所以殿下除了自己,谁都不要信。」

「什么?你也不能信吗?」

「能信,但不可全信。」

「……方为道,你真是个怪人。」

「公主当知,诸相非相,怪人不见得是坏人。」

「我能问你一些问题吗?」

「不能,公主莫问。」

「我知道,像你这样的高人,定有很多不可言说的秘密,你放心,我只问你一个问题。」

「我不会回答。」

「你三番两次地救我,究竟是因为什么?」

「臣不是说过,举手之劳而已。」

「可你这手伸得也太长了。」

「殿下想多了,臣所谓的举手之劳,是真的举手之劳,略施小计帮了你而已,于我而言算不得什么。」

我若有所思地看着方为道,点了点头。

也许他说得对,在绝对强大的实力面前,丁点儿的小恩小惠,真的不值一提。

他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厉害。

就像是一位显赫皇子,给过街上濒临死亡的乞丐三次馒头。

乞丐会记他一辈子。

而他并不会把乞丐放在眼里。

就好像我筹谋许久,又想了很多种法子来对付淑昭仪,她却在听闻魏将军死后,惊惧交加,大病了一场。

无常。

真乃世事无常。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我心中充满了茫然。

而方为道此人也真的如他所言,能信,但不可全信。

我不知道他哪句话是真。

这世上有些人,也许真的强大到不怕天谴报应。

如我问他,魏将军的死会不会使他沾染上天命垣的因果。

他啊了一声,慢悠悠道:「害他的是贶水蛟,与我方为道何干?」

我:「……」

第43章

淑昭仪的病一日比一日重了。

因为我又开始精神焕发,拿着一把凌霜剑,去她殿外大喊大叫——

「昭仪娘娘节哀!表舅舅虽然死了,但是五弟又长高了呢!表舅舅在天之灵会很欣慰的!」

侍卫拦着不让我进,我便又跟他们打了一场,然后扬长而去。

凉王这边又吃上了方为道献上去的丹丸,因他脑痛症又犯了,总是难以入眠。

方为道告诉他:「臣早就说过,并未发现北天异常,宫中无邪祟一说,陛下为何不信?

「昭仪娘娘请来捉拿妖物的尘济道人,此番触怒了玉清真王,因而连累了陛下遭罪。」

凉王一怒之下想要杀了那白胡子老头。

白胡子老头倒也聪明,早在事发那晚便带着徒儿逃出了宫。

后来我数次想要见凉王那老泥鳅,尽孝道问候一下他,均被内监拦在外面。

老太监道:「陛下旨意,赏赐公主禄田八顷,食邑千户,许您迁府外住,可自置官吏,若公主不愿离宫,在宫内住着也成,总之别来见他……陛下不愿见您。」

我生气了。

真的生气了。

老泥鳅这是把我当瘟神往外轰呢,我气得跳了起来,在他殿外大喊大叫:「父王,儿做错了什么?!儿做错了什么!你说呀!你倒是说呀!别躲在里面不出声!」

淑昭仪见不到,凉王也见不到,我一生气,兽性大发去找了安宁公主。

她总不可能一直躲在寝宫。

于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与安宁公主玩起了「猫捉耗子」的把戏。

但凡她带着宫人想要出来,我便揣着一把剑,阴恻恻蹲在外面等她——

「景宁王妹,你好呀,今日风和日丽,天气甚好,姐姐带你去割喉咙……哦不,放风筝。」

安宁公主啊的一声,吓得拔腿就跑。

我举剑在后面追,冲她大喊大叫:「放风筝!真的是放风筝!不是做人皮灯笼!」

「你不要过来啊!」

「啊啊啊,姐姐来啦!」

第44章

我有了更多时间,每日去蓬莱池找小蓝。

但是很奇怪,小蓝越来越心不在焉。

我对它道如今整个北凉王宫我都可以横着走,可它还是不愿跟我搬去景怡宫生活。

我问它到底在想些什么,莫不是在外面有了别的蛤蟆,小蓝欲言又止,一声叹息:「小蛙,我说不出口。」

说不出口?

好办,我可以去问蟋蟀弟弟。

对了,不久前我们找到了蟋蟀弟弟。

它就躲在不远处亭台草丛的石头下。

只是不似从前那般有活力,明显地萎靡了。

蟋蟀的寿命通常只有半年,但是印象之中,蟋蟀弟弟已经陪了我们好些年。

它真的是一只很高寿很高寿的蟋蟀了。

我如今不太好意思唤它弟弟,于是同小蓝一样,叫它催织。

我用一只好看的荷叶罐,将它装在里面,并且做了个布兜,无时无刻地把荷叶罐带在身上。

我问催织,小蓝怎么了?

催织一动不动,半晌,发出「瞿瞿瞿」的叫声。

我顿时张大嘴巴,整个人都愣住了。

反应过来,又哇哇大哭,指着小蓝道:「你真的有了别的蛤蟆!」

是的,小蓝在外面有蛤蟆了。

这事要从王宫灭虫一事说起。

小蓝和蟋蟀弟弟逃出凤寰殿时,在前往蓬莱池的路上救了一只名叫小曦的蛤蟆。

它同我一样,有着属于蛤蟆的美丽皮囊。

但是蟋蟀弟弟说它脾气比我好,很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