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太孙在东厢房,群青蓦地清醒过来,周身浸满汗水,睁眼便见陆华亭官服齐整,眸光漆黑,他按住她的手:“乳母我抓住了。你可以不用起来了。”
方才外面的动静,却又分明让她感觉不对。群青还是快速披上外裳,出了门去。
外间灯笼明亮,聚集了几名婢女和暗卫。群青走到跟前,已有婢女抱着哭泣的皇孙,那名乳母头发蓬乱,被竹素反剪双手提在半空,她的神色阴沉可怕地瞪视着众人,与先前所见判若两人。
群青没有仔细看她,她嗅到了空气中的血气,地上满是血迹,门槛外寥落一根染血的铁钩,群青心中一沉,立刻跑进屋内:“若蝉!”
若蝉趴在床榻上,听到了呼唤,勉力抬起头,泪汪汪地看着她,却发不出声音。若蝉的脸色已近惨白,眼眶通红,后颈处的血源源不断地染红了白绸带,两名婢女不断地按压止血。
群青一手拉住她冰凉的手,一手取出随身带的参片塞进若蝉口中。看到摇荡的小老虎上也全是血点,她转头问医官:“她没事吧?”
医官道:“流了这么多血,便是命保住了,身体和嗓子也会受到影响。”
婢女道:“夫人切勿自责,都是奴婢的错。乳母半夜起床,悄悄将一包药粉抹在乳上,想要喂给太孙。被奴婢当场抓住,打斗之间,她拔出若蝉娘子刺绣用的铁钩,想砍杀太孙,若蝉娘子把太孙护在怀里,就砍在后颈了。”
“拖下去审吧。”陆华亭立在门外道。
“姐姐……”群青只觉得手被若蝉握了握,她忙附耳贴近若蝉唇边,若蝉冲她小小,气若游丝道:“姐姐不要自责,我本就是清宣阁的奉衣宫女,咱们做奴婢的,能保护主子就是最大的用处,死了也没关系。”
群青见她这样,止住她道:“有我在,你不会死的,别说这种话。”
若蝉抿了抿唇,又道:“今日不是废太子妃来见太孙的日子吗?你先带着太孙过去,不要让她看到我这样……”
群青心中抑制着心中沉甸甸的愧疚,为自己曾怀疑过若蝉,为自己设计引出乳母,却没有告诉若蝉。
若蝉一向胆小,此时才露出了要哭的表情:“姐姐,你拉着我的手。我就不怕了。”
群青一直紧紧抓着她的手,直到她昏睡过去。
第122章
群青回到阁子内, 狷素和侍女们都退下,在屏后留出了一块空地。
一个宫装女子紧紧地抱着李璋,她拉下襁褓, 露出婴儿的脸,啜泣一声, 旋即用脸颊贴上了他的脸。
这宫装女子正是郑知意, 群青的脚步放轻。
今日下元节,她让郑知意作宫女打扮, 才能混出宫。郑知意满眼含泪,转过脸来,一张满月般的脸已变得瘦削苍白, 沙哑唤道:“青娘子!”
群青以为她还要再与李璋相处一会儿, 却不想郑知意把襁褓递给侍女,拉住她的手,一下子投入她怀中。
群青抱着细瘦冰凉的郑知意, 如同抱着一只猫。在群青心中,她自己还是个小娘子而已,却已做了母亲。酸涩漫上来,群青拍拍她道:“可是被若蝉之事吓的?若蝉已没事了。”
郑知意摇了摇头, 只是呜咽。
“太子妃受苦了。我房中有茶点, 来吃一点吧。”群青令其他人都暂时回避, 将郑知意领到内室, 又拿出了她从前最爱吃的甜食。
郑知意拈起一块, 又放下, 突然站起来,向群青郑重行一礼。群青忙将她扶住,郑知意擦擦泪, 道:“我知娘子一路相护。这孩子命苦,连宝安公主都为我们母子求情,圣人却还是态度不明。李玹已然失势,自古废太子妻儿,就没有好结果,我绝不可再拖累你了。今日我来,是向青娘子告别的。”
“告别?”群青一惊。
“萧皇后曾召我说了话。她是天生的皇后,我想大宸有她,会比我好得多。”郑知意哽咽道,“萧皇后说娘子曾为我求情,她也辗转反侧,想要保我周全。为今之计,便是要我效仿前朝与青灯古佛相伴的妃嫔,放弃尘世身份,圣人自然不会再赶尽杀绝了。”
群青已是反应过来:“你要与德坞一起回琉璃国?”
郑知意此时泪干了,道:“小和尚竟是琉璃国的王子呢,他愿意帮我剃度。他说琉璃国也有草原,有山,有马,剃度也不影响骑马,剃度还可以还俗。那我觉得剃度没什么不好。”
群青哽了一下,郑知意终究是离开宫闱,倒是了却她的一桩心事。只是太孙的事却有些难办:“近来有战事,就算圣人同意你走,恐也不会让李璋离宫。山高路远,若是被细作所获,恐要起事。”
“这我自然是明白的。”郑知意的眼圈又红了,她垂眼半晌,终是望着群青道,“娘子一路帮扶,我都记在心中,难道我要做菟丝花,须得托付于人,随波逐流吗?今日我来见李璋一面,看到他的样子,便了却了心愿。既然进了宫,便如刀尖舔血,岂能为了这个孩子便不活了?”
“无论李璋能不能随行,我都会去琉璃国,我会记着娘子的话,先让自己立足,好好地活下来。若娘子将来用的上,请书信一封,我也想帮你,想尽全力帮你!”
这时,狷素匆匆进来,向群青禀报:“圣人派的医官带着药材来了,已经进了府门。她先看了若蝉娘子,马上要过来看夫人了。”
是为了提醒郑知意迅速离开。
群青和郑知意的手终是放开,群青放下茶盏,向侍女使了个眼色,两人立刻挟着郑知意从后门离开。她平复一下心情,将桌上茶盏藏好,摘下发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