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后和宿敌结婚了(303)

战车上下,一片沉甸甸的默然。

“你……”此话击得凌云诺面色一白,“是李家窃国在先!你身为皇族血脉,背信叛主,为何你不懂国仇家恨的滋味?”

“我是不懂国仇家恨的滋味。”群青笑笑,“但我一步一步爬到三品之位,手刃仇人,而今持节站在你的面前,只为换回我活着的阿娘。芳歇,我告诉你,北戎皇族的女人,父死子娶,兄死弟娶,你的阿娘贵为长公主,为了助你要受如此折辱,你在她托举之下,方能号令这万人之军。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你身不能庇母,还妄言什么国仇家恨?你若有半分血性,就先把她从北戎接回来,再谈其他!”

群青的声音清凌凌荡过来,声色俱厉。

眼看凌云诺面色泛白,急火攻心,朱英出声劝道:“少主,你身子未好,下去休息吧!”

说着,叫人强行将他带了下去。

朱英沉默地望向城上群青的身影。

数年未见,她比别时长高许多,亦更加成熟。甚至已经成婚了。她的性子也变了许多,不再是从前那沉默瑟缩的小娘子的模样,这是书信上看不出的。

能厉声斥人,几乎令朱英惊讶。但如今的群青身着绯服,立在金灿灿的晨光下,仿有桃李之艳,剑拔弩张之势,骄阳莫能争辉。

就在她们分离的几年中,她长大了。

只可惜离得太远,无法看清五官长成了什么样子。

“你都知道了?”朱英慢慢走向车前缘。可即使这样的距离,还是不能看清她的脸。

发现这一点,朱英便停止了步伐。

见朱英一言不发,转身要折返,群青叫住她,强令自己的颤抖的声音平稳地飘过去:“禅师,人质的名册在我手上,其中有我的母亲朱英。我已找她三年了,女儿想问她,她愿不愿跟我回家?”

朱英的步伐突然停住。

“你不怨我?”半晌,似觉得奇怪,朱英终于回过了半张脸。

“生身之恩,是第一恩;保命医术,刺杀功夫,读书万卷,她教我的这些,到底也保我在乱世中走到了这一步。”群青的发丝在风中乱飞,“如果是他人,六娘该叫一声恩师!为何换成父母,就要心生怨怼?”

沉默,长久的沉默,似有百年那么长。

群青只见朱英宽大的紫色袍摆在风中摇摆,却无法看清朱英的表情。

朱英极速地返回,再也没有回头,离群青越来越远。她举起令旗,嘶声指挥道:“推车,攻城——”

冲车喀嚓嚓的声音响起,群青的眼泪从面颊上无声滑落,她伸手擦了干净。

好,很好。

她问出口了,她也等到了。今日心结已了。

这就是她的母亲,给她的回答。

第135章

呐喊声中, 冲车带着地动山摇之势撞在墙上,地动山摇!

高塔上细小石子如雨降落,帷帐中, 群青闭了闭眼,任凭旗杆折到而下, 砸到她的裙边:“把彩幔放下去!”

“马上就好!”竹素大喊道。

“放弩!”群青眼中渐渐模糊了冲车, 还有冲车上紫色的身影。

朱英立在冲车上,城墙迎面而来。

密集的箭雨削碎了头顶的空气。

……长安的校场, 那个一丝不苟的武将拿弓挡开飞箭走过来,目不敢看她,直直跪在昌平公主面前。他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袍, 沉默许久, 却说出了令她惊讶的话:“公主不必问属下愿不愿意,其实,属下并非不认识她。听闻守将的旧衣, 是朱英姑姑补的。针脚平整,每每抚摸,都觉心中熨帖。有如此细心女子为伴,是属下之幸, 愿以余生相护, 永不相问。”

烟雾与喊杀声中, 火光飘飞。

……这个男人握住她干瘦冰凉的手, 跨过火盆, 于沉默中践行了他一声的诺言。无论她去做什么, 他都不问,只在她外出时烧好热水,铺好床铺, 再用零碎的时间打好一只结实的木摇篮。

身旁不住有人中箭,热血四溅,痛呼着跌下车去……哗啦哗啦,稳婆把刚出生的女婴放在金盆内用热水浣洗,水声混杂小猫一般微弱的哭声:“真白真瘦啊,懂事的孩子,没怎么折腾你阿娘就出来了。乖啊不哭,金盆洗洗,以后小娘子是富贵命……”

这不过是一团血肉。从生出来开始,母女缘分就尽了。当时,蜷缩在床上的朱英是这样想的。就当是她剜去的腐肉,可却有手脚,会长大。

冲车重重撞击上城门。……无论被多少次用力推倒在地,总角孩童,都会哭着爬起来,伸出双手撞进她怀里。

半截城匾额应声掉落,城上的砖石瓦砾像下雨一样摔落下来。

豆大的雨滴滚下来,跨进门,她看见小娘子在窗边眺望等待的身影。望见了她,她拿住伞翻窗跑出来,把伞撑在她头顶,小娘子望着她漆黑的眼眸中,充满了纯真的孺慕。

咯吱巨响中,冲车后撤。

她一把推开了她,一瘸一拐走进雨中。回头望一眼,身后这双眼睛睁得大大的倒映着月光有担心,有疑惑,有无措,有依恋。这双她所憎恶的眼睛,竟然含着她在别处永远不曾得到的昂贵东西。

她教她剪下飞鸟的形状,透过窗光把密语映在墙壁上。

“阿、娘、好”。这是小娘子拼出的内容。她笑容收敛,一把夺去她手上纸片,小娘子疑惑地停顿了,再度剪出了“阿娘好”,投在洁白的壁幕上。

她冷漠地检查任务内容,再伪造生病无力的文字,最后纸笺上细致盖下腾蛇印,调动这枚精心打磨的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