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女子“厂牌”风靡全京城(21)

作者: 顾白三 阅读记录

“是曼娘托的你?”苏锦心也一下子坐正了,虽不是特别清楚柳曼儿如今的境遇,但单凭她不愿意接近自己几人就可看出,她的日子过得不会多好,如今她若是有求,必是重要的大事儿,“这我倒真不是很清楚,没关系,我明儿就去找她问问,一定托她找个合心意的好地方。”苏锦心郑重应下。

这算不算扯着虎皮做事儿。

沐云舒有一刻小小心虚,不过很快又恢复原样,自己这也算是正儿八经的头等大事了,等回头再慢慢和三娘道歉吧。

详细和她把具体的要求说了清楚……

沐云舒想要开间剧院。

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一时兴起。

刚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有些迷茫和无措,其实完全没有对未来的打算,一颗心忽上忽下的,悬在半空中,没有丝毫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慢慢地,融合了原身所有记忆的她甚至有些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

如今眼前的一切是一场梦,还是那个现代,才是自己做的一场匪夷所思的梦,她已经分不清楚。

困顿又茫然,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和虚幻。

这样爱着自己的家人很虚幻,一觉醒来,她可能又是那个一无所有,只余一腔孤勇闯荡社会的小经纪人。

整天的为了那些“星星们”忙碌奔波,谈项目谈代言谈活动谈剧本……还可能要帮他们摆平很多突生的波折和八卦消息,忙得脚不沾地,可到头来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偶尔唯有看到他们在聚光灯前闪闪发亮的样子,才会感到一丝慰藉。然后当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空无一人的漆黑房子里,望着镜子里那个即便妆容依旧完整,却毫无灵魂的人,心里头空无一物。

她好像早就淡忘,踏入这个圈子,成为一名经纪人的初心。

所以最初穿越而来的日子,她始终不爱说话,不爱回应,因为不知道如何接受这陡然发生变故的一切。大概也吓坏了几位娘亲,成天的待在她的院子里,陪她发呆,陪她难受,陪她哭,念念叨叨地说起很多很多以前的故事……没有指责和不耐烦,只有最温暖的笑容和怀抱。

她们用满满的包容和关爱理解了她所有的任性和突如其来的坏情绪。

那时候自己就想:啊,好羡慕她啊,羡慕原身这个幸运的小姑娘。

为了这群把她当做家人的可爱女人,她也好想做点什么。

冥思苦想过到底可以做些什么?

没有自带的所谓金手指,不懂现代的高科技原理,似乎只能做个妥妥的躺平小废物。

直到偶然看到几位娘亲闲暇时兴起。

抚琴击鼓,翩翩起舞,和着天籁般的歌声,于万花掩映中,带来最动人心魄的表演。

没有刻意的编排,就那么漫不经心的,随意的,展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沐云舒再次感受到了心脏的悸动。

“扑通扑通”

带着最强烈的电流和震撼,直击人心——那是第一次,当拼尽全力带出来的小花获得满场掌声轰鸣时,她曾感受到的快乐。

想让更多人看到,属于这些女人,属于更多蒙尘明珠的魅力。

她好像又找到了,她存在于此的意义。

办个古代版的现代剧院,打造本时代的闪亮之星。这听起来,就非常带感。

这是独属于她的领域,唯有这件事,她可以自信张扬地说一句:没我不行。

第13章 顾子川“我可以试试”

--

交代完事情,送走六娘,沐云舒心情颇好。

抽出一旁的话本子,摸了摸封面上“菩提苦果”几个字,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往嘴里塞着坚果,一边浅浅翻了起来。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自幼便有“神童”之称的男子,不爱功名利禄,偏偏醉心山水,在江湖上一路游历的所见所闻。

他借着进京赶考的名头,一路从家乡往京城去。路途中跟过商队,行过游船,被抢劫到身无分文,也结交过义气汉子;历风霜雨雪,品春夏秋冬,识人间烟火,端是潇洒走一回。愣是把一两个月的路程走出了几年的劲,在最后,更是于殿试之上,一篇《天下惊闻》述百姓疾苦,讲真实人间。洋洋洒洒百余字,震惊全场。

没有结尾,整本话册陡然结束在了这里,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余地。

沐云舒意犹未尽地品读了一遍,又返回去重新回顾了下中途游历部分讲述的奇闻趣事,人情世故。

不得不说,这个菩提苦果的确是个当作家的料。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一波三折又能牢牢勾住读者的视线,整体叙述流畅自然,渐入佳境。

更为重要的是,话本中字里行间,虽有对官场倾轧,官官、官商勾结的痛恨和驳斥,却并无一蹶不振的颓废之感。他或许无法改变糟糕的现实,却在积极为自己谋求新的出路。若这菩提苦果确是顾子川这位落魄书生,那么这话本子中潇洒走江湖的主角形象,未尝不是他对自己的希冀和期盼。

沐云舒眯着眼睛,嘴角弧度缓缓上扬。

云渺侧头一见这副模样,摇头叹息,小姐这一看就是在心里算计谁呢,只能提前祝他好运了。

---*---------------------------

另一头。

顾子川的日子过得乏善可陈,波澜不惊。

自从所谓的串通舞弊判决之后,原本门庭若市的宅院不再有人登门,众书生秀才们都恨不得离自己远远的,再狠狠地踩上几脚以示风骨与自身品性,连租屋子给他的房东也不愿再续租,嫌他丢人又晦气。只好来到这最城南的靖安坊,寥寥写几个字画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