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155)+番外

作者: 梅兰塔 阅读记录

“没事,那时候大家都放寒假了。”俞妙则觉得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南荣敏在下学期就要成年了,现在可指不定是谁先收到一大堆情书。

南荣敏就嘟囔着说,她才不会谈恋爱。

拿上衣服和澡盆,两人就过去浴室洗澡。

这个时候的浴室里人还不是很多,到相邻的两个位置拉上浴帘,然后哗啦啦地开着水洗澡。

洗澡的时候也是最热闹的,会有人在浴室里和朋友隔着浴帘讨论各种奇形怪状的话题,爱吃瓜的人就喜欢在洗澡的时候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八卦。

甚至还有同学在浴室里和左右大谈研究课题,然后在准备延伸骂战前,才及时停止了这个话题。

俞妙则也跟南荣敏一帘之隔地延续起晚上和林文盈讨论的话题。

这年头做研究不容易,尤其是才半只脚踩在门槛上的新生更难;组队难,选题难,出成果更难,很有可能孵了很久最后才发现是个坏蛋。

南荣敏也是准备今年十月就申报选题,对俞妙则的苦恼深有体会。

可惜她们两人的方向确实是很难凑合在一起碰撞出火花,现在只能产出双份烦恼了。

水流哗啦啦淌着,两人也便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等到洗完澡从浴室出来,却有人在后面叫住了她们。

“你好……“对方也是刚从浴室里出来,拿着澡盆,肩上搭着浴巾,圆圆的脸蛋被水汽蒸得红通通的,还有没擦干的水滴从脸上滴下来。

她的目光在俞妙则和南荣敏身上徘徊了一下,便好似有些踌躇地说道:“我叫童欣,童年的童,欣慰的欣,我是工程力学的大二学生。”

童欣是来毛遂自荐的。

她说她在浴室洗澡的时候听见她们正在讨论着课题组队的苦恼,恰好童欣也在考虑着往这个方向进行探索,所以想要和她们接触一下。

听到是工程力学的学生,南荣敏给俞妙则抛了一个眼神,表示这是来找你的。

俞妙则很乐意和其他专业的同学进行接触。

要不是她认识的学长学姐很多都已经处于研究中期,她也不至于还停滞在这一步。

接触后说不定可以碰撞出新异的火花。

她便拿出手机,提出先和童欣添加对方的联系方式。

毕竟她和陈锦如已经完成组队,而接下来的成员当然也要看陈锦如的想法。

但是在洗澡的时候就遇见寻找课题组队的,想起来还是觉得有些离奇的。

回到宿舍,俞妙则就发信息跟陈锦如说了这事。

因为她们之前就讨论过交叉学科的可行性,陈锦如同样也没有意见。

于是俞妙则给她们拉了一个三人小群,也更方便交流,然后约定线下再碰撞一下想法。

航空航天和工程力学的部分底色是相似的,这段时间的课后她们就一起看论文,顺便俞妙则也在准备着给正在招收本院大学生暑假实习生的课题组的简历。

在确定了几个大方向的选题后,她们决定在暑假期间将大方向完善一下。

这部分就有点类似于论文开题报告,主要是为了论证这个课题的可行性。

听见俞妙则的话,陈锦如有些欲言又止。

倒是童欣就很痛快地说:“行,那我们暑假出来讨论一下。”

童欣说她暑假找了一份实习,晚上还是回来学校,问她们的意见。

俞妙则说她还在等消息,不过就算暑假回家也不会太久。

七月中旬考完试,等到七月末也得回来;但是如果能进吴教授的课题组实习的话,她就不回去了。

相比于其他老师来说,她对于吴教授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而且吴教授同时在海市研究所有项目组。

无论是俞妙则规划中的研究生发展,还是对于系统给她布置的任务都能有推进。

她向学长学姐们打听过航院老师们的情况,吴教授每年的硕士研究生名额是四个学生,而本硕连读和保研的学生想要拿下吴教授的名额,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进到吴教授的课题组进行暑假实习。

所以这份要给未来导师看的简历就显得尤其重要。

和上学期的寒假研学实践相比,暑假实习生面试显然更为正式严格。

同样是在期末考试前接到面试通知,时间正好是在期末考试第一场的前一天。

课题组的几位导师都亲自来面试这批学生,其中也有给大一学生上过课的老师。

对于早已见过各种类型学生的老师来说,这次进来的是个大一的小女孩,也并不稀罕。

俞妙则对于自己的科研想法和未来的方向都侃侃而谈着,以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并不比多学了一两年的学长学姐们差;大学给了学生们充分的展示平台,这个过程不仅是从老师的教学中学习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动性。

她的学习能力已经在过去得到验证,这也是系统所说的,俞妙则最大的优势。

任何老师都会喜欢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至少一日三次地将老师气死。

“你的能力很强,专业知识也学得很扎实。”其中一位导师向她问道,“但是你还太小了,如果你以后想要选择其他的研究方向,也许你会后悔过早做出的选择。”

看过她的简历的老师都知道她是奔着吴教授来的,但是吴教授的项目和火箭及空间站研发有关,想要在涉密行业深耕就无可避免要坐得住冷板凳。

和学长学姐们相比,俞妙则的劣势也显而易见。

她选择专业的时候才十四岁,所有人都觉得小小的姑娘对于这个专业的向往只是觉得酷,因为这是大部分航院学生选择专业的初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