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178)+番外
“他是谁?”俞妙则下意识就问。
“这都并不重要了。”系统却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转而说道,“关于系外飞行器的信息,系统所能帮到你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亲爱的宿主,希望你能够成为那个阻止这场灾难发生的人,希望在未来无论再遇到多大的困难,你都能够克服困难战胜团难。”
系统的这番话,就像是在向俞妙则做最后的告别。
随即,俞妙则便看见一行红字缓缓出现在她面前。
【自2005年6月15日绑定宿主,系统已经陪伴你走过4113天】
【2016年9月18日,逆时空拯救系统已完成任务】
【俞妙则,我相信你不会辜负我的期待!】
俞妙则静静地看着最后也将消失的红字。
原来你根本不是什么学习系统!原来……
她心中还是有无数的感慨。
直到红字消失的前一刻,她追问出来:“以后我们还会再见面吗?”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再见的。”系统说道。
这便是系统最后留给她的话。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她们会真正的再见的。
那便那可能会是在很久很久以后了。
四千多天的陪伴,她真的已经将系统当成重要的存在。
骤然有一天,系统将要离开,这让她觉得很不适应。
但是也没空再想系统的事,俞妙则就将天文望远镜安装在窗前。
只不过这边的云层也确实是不适合进行天体观测。
她透过浓密的云层,还比较模糊地确定了这个系外飞行器的飞行方向,然后通过这几次拍摄的数据来进一步推断飞行器的飞行速度。
但是还需要更多的、时间间隔更长的数据,现在还没有办法得出结果,只能再等接下来几天持续的数据作为支撑。
晚上在郊外第一次捕捉到飞行器的行踪时,她能够很确定看到的“小行星”是燃烧状态。
但现在她再捕捉到的“天体”却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
俞妙则就拿起笔记本,翻开到第一页,查看着被记录在笔记本上的每一条数据。
恰如系统所说,关于这个系外飞行器的观测信息,最早是来源于今天晚上的一个牧民的观测结果,当时是被误以为是流星。
而接下来的十几天,则是出现了不同层度的流星雨。
流星雨的形成是因为天体碎片进入大气层后燃烧,而这场流星雨很显然就和这个系外飞行器有关。
俞妙则只能仔细研究起现有的所有信息。
其实仅仅是通过答案条兑换的信息,就已经能够得到关于这个飞行器的大部分信息。
如果以近地点为回归点,从现在到2020年4月,再到2023年10月,它的回归周期是三年半。
所以尽管这是属于系外飞行器,但在天体运行的问题上至少还是遵循力学原理的。
但是在2023年10月坠落到地球时,却被记录为陨石。
这让她不禁有些猜测。
但是一切还要看数据说话。
等到第二天去上班后,俞妙则都还在想着系外飞行器的事。
只要想到系外生物的飞行器已经到了距离地球很近的地方,她的心里就不太能平静下来。
到中午的时候,她便打电话给蔡晴学姐,跟蔡晴学姐打听最近有没有观测到新的天体。
蔡晴学姐在天文台工作,但是他们那边看起来还是风平浪静的。
“昨晚我在观星的时候,看见在火星轨道上出现了一个小行星。”俞妙则说道,“根据轨道推测,这颗小行星的运行距离应该会被木星影响偏移的,但是它没有偏移。”
“这也不足为奇。”蔡晴学姐显然并未get到俞妙则的真实意图。
并且观星的时间久了,在宇宙中什么十万分之一的概率都有可能会发生。
而且这些年的流浪天体越来越多,天上飞过来一颗小行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俞妙则决定今晚再继续观测。
不过回去后又是翻看各种论文,以及把从前在学校时做的大量关于天体的笔记拿出来,将每一项数据做成表格,也就能看得更加直接明确。
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取系外飞行器的数据。
夜幕降临后,俞妙则便提前架好昨晚刚用心愿石兑换的天文望远镜,然后按照昨晚的焦距倍数位置一点点地往回调节起来。
但是这个“天体”的行进速度很快,也并不容易寻找,在夜空里只能看到灰蒙蒙的一团东西,看起来就像是笼罩在周围的气态体或者尘埃体。
这到底算是什么东西啊?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这是一个飞行器,在飞行着千万颗天体的区域范围,寻常也根本不会想到这种可能。
但是俞妙则更好奇,这个飞行器之余那个星球的人来说,它的任务到底是探测还是执行。
这些外星生物对于地球的了解又有多少。
而关于外星人的一切,他们都一无所知。
到第二天时,俞妙则还特意过去一趟资料室。
但也显而易见,关于地外生物的任何资
料都没有。
这次外星生物危机,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等到差不多晚上十点的时候,就看见有零零星星的两三颗流星从天边闪过。
但那就好像是一场闪现的梦,那两分光亮很快就消失在夜空中。
不过天文爱好者论坛里依然有人拍摄下这一幕,分享在论坛里,说今晚有流星雨。
评论区就都在问,流星雨是什么时候,他们都没有看到。
今晚俞妙则已经收获到一部分数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