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王妃扛着火车连夜出逃(358)
在此期间,元和帝下令京城各处巡防加强人手,一旦发现类似瘟疫症状的百姓,及时隔离。
染了瘟疫的那名宫女,所用过之物统统销毁。
另宫中各个角落都需要清扫一遍,撒上石灰消毒。
虽然有大臣持反对意见,但元和帝心意已决,那些大臣也没有办法。
其实元和帝心里也是乱的,如今他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希望这次瘟疫只是有惊无险,他不相信会这么巧合,所有事情都会发生在一起。
不管怎么说,先熬过这个年关至为重要。
然而,往往事与愿违。
大年初一京城还一片祥和。
不管是宫中的开坛祈福还是万民朝拜,都进行得很顺利。
京城百姓也一片喜气洋洋。
然而到了大年初二,京城百姓突然一片一片的在家中病倒。
本来只是个别的民宅传出风寒,后来不过短短两个时辰,整个京中的百姓就开始咳嗽不止,浑身乏力。
京中的药店门口无一例外全都排起了长队,到最近因为生病的人太多,变得一药难求。
事情来得又急又突然,城防的领头向元和帝禀报此事的时候,元和帝正携大臣在别宫巡赏六艺。
当听到京中有百姓大量病死,元和帝心情顿时跌到了谷底。
他最害怕的事还是发生了,他稳着神情,急忙离开宴会场地,紧急召集各大臣到御书房商量对策。
事态,比巡防回禀的还要糟糕。
到了下午时分,街道中已经出现了浑身乏力,因晕厥而倒地不起的百姓。
且隐隐的还有扩散之兆。
至此,元和帝也不敢再犹豫,当即下令关闭城门,防止疫情扩散。
城防,刑部,大理寺,京兆府各司联合,将还在街中的百姓都赶回家中,另派出御林军防止百姓因恐慌而引起的动乱。
且另加派人手清洗城中各街道,撒下生石灰,防止疫情蔓延。
京城一切庆典就地取消,宫中所有宴会一视同仁,封锁各宫,不得擅自出入。
“如今事态紧急,望众位爱卿齐心协力,同朕度过此次难关!”
御书房议事的众臣立即跪地恭首:“臣定尽责尽职,以消皇上心头之患。”
第325章 染疫
疫情起,这些大臣哪有不怕的,只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些事只能由他们去做。
元和帝微一拂袖,众大臣便有条不紊的离开御书房。
他们刚离开,元和帝突然猛地扶额,一阵眩晕之感席卷,差点叫他没稳住。
刘仁才吓了一大跳,连忙上前将元和帝扶住:“皇……皇上?”
他心头一紧,难不成皇上也……
他脸色顿时煞白:“皇上等着,奴才……奴才马上去叫太医!”
然而当他才离开两步,就听到身后“咚”的一声,元和帝直挺挺的从龙椅栽倒在地上。
刘仁才彻底慌了,连双腿都开始发软,连忙上前:“来……来人!快来人呐!快请太医!皇上晕倒了!快请太医!”
与此同时,一道道消息不停的从外面传到京郊别院。
纵使宫里瞒着消息,可在余南卿跟苏挽烟的操盘下,元和帝晕厥的消息还是在京城不径而走。
若说前面百姓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如今见城门关闭,又听闻元和帝也如他们一般毫无征兆的晕倒,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染了病的身体虚弱没办法走动,而没有染病的百姓已经开始躁动,跑到城门前要求城防打开城门让他们离开。
他们没有任何症状,还能跑还能跳,若能活命,谁都不想留下来等死,更何况这其中还有拖着一双儿女的。
元和帝之所以派下御林军,便是要预防这种事发生。
京城分有四个城门,如今四个城门都围满了人,都嚷着说要离开京城。
没有元和帝的命令,城防断是不敢把城门打开,只能与御林军联手尽力将百姓挡回去。
然而此时全城都陷入恐慌,所有百姓几乎都涌了过来,到最后连染了疫病的百姓也要过来凑热闹,他们也不想在京城白白等死,说不定是京城染病的人太多,出了城他们的疫情便好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京城越来越乱,事态越来越难控制。
偏偏这时候,元和帝还晕倒了,众臣只能竭尽所能的稳住事态。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疫情传染迅速,宫里城里都有波及,这些办事的大臣又怎么能侥幸躲过。
直至大年初四,朝中过半大臣卧病家中,人手急速减少,朝廷压力空前绝后。
而太医院的太医,又无法在短时间内研制出防疫的药,一时间,对付疫情一事陷入僵局。
不仅是元和帝,宫中其他妃嫔宫里也陆续出现疫情,不管是宫内还是城里,情况都不容乐观,一片萧条。
大年初五,本来下令封禁在宫中的皇后,一脸担忧的出现在元和帝的寝宫。
如今宫中防守薄弱,夏云裳来的时候,身后的侍女还带了一个食盒。
不过,这食盒里的点心并不是要给元和帝的。
守卫推开元和帝寝宫的殿门,夏云裳端着仪态迈步而进。
刘仁才此时正寸步不离的守在元和帝床前。
见夏云裳进来,刘仁才心头微惊,如今各宫都在禁闭,没有传召不得擅自离开后宫,就是皇后也不例外。
但不管怎么说,刘仁才还是第一时间上前行礼:“奴才见过娘娘。”
“起来吧。”夏云裳柔着声音。
“谢娘娘。”
“娘娘您怎么来了?”现在可不是到处走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