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本喵除了躺平也略懂权谋(104)

作者: 岁时早起 阅读记录

她原本没打算出门,但小年给她找来的书特别有趣,她一晚上就看完了三本,听说那家书肆还有许多杂闻怪谈,她实在很想亲自去挑选。

“我打听过了,从驿馆到书肆,步行不到一盏茶的工夫,附近住的都是知根知底的百姓家,这一带又邻近府衙,已经许久不曾有人滋事,”方桐对封十二道,“我最多两日出门一趟,借了书就回来。”

封十二见她一脸老实,轻笑了下:“这么爱看书,那些字都会写了吗?”

方桐默默瞪他一眼,她习惯写简体字,在封十二看来就是缺胳膊少腿。

“我会拼音,你会吗?”她脱口反问,说完就对自己翻了个白眼,这么幼稚的对话,连三岁小孩都比不上。

却见封十二点点头,认真道:“我想学,但你不教。”

方桐噎了噎。

“等你出差回来,我教你。”

“出差?”封十二对这个陌生词汇不大理解。

“就是出门办差,”方桐道,“当天不回,一去好多天那种。”

她听说了封十二这回的巡察路线,往返少则七八天,多则十几日,如果遇上天时不好不便赶路,还得耽搁更久。

封十二盯着她,想了想,说道:“只要一切顺利,不用很多天,我会尽快回来。”

“你也说了得一切顺利,”方桐说到这儿,蓦地拍拍自己嘴巴,“呸呸”两声,“不能乌鸦嘴,你一定会顺利。”

封十二见她捂着嘴,两眼瞪得溜圆,在烛光下既明亮又水润,嘴角扬了扬:“你是白的,不是乌鸦。”

直到他走出房门,方桐才反应过来那话什么意思,不就是说她是只白猫吗?

她在心里哼哼,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

封十二走后,方桐每日在驿馆看看书,逛逛花园,很是自得其乐。

她手里有了银子,每次去书肆都会顺道在附近的店铺买些吃的回来,与侍卫和驿馆的吏卒分享。

大伙儿见她性子好,待人又大方,都乐得拿天南海北的故事讲给她听,驿馆几名吏卒吃了她几回酒食,待她更是热络,时不时从家里捎带些自家媳妇做的家常菜,招待她和侍卫们品尝。

固州人嗜甜,眼看天气渐热,各种糖水凉食多了起来。

这日傍晚,一名吏卒的妻子送来一篮子自家蒸的蜜糖果儿,还有一大瓦罐用井水湃过的乌梅雪泡饮。

蜜糖果儿沁甜暄软,乌梅雪泡饮甘醇微酸,极好地中和了蜜糖果儿的腻。

方桐吃了两只果儿,喝了一大碗雪泡饮,完了咂咂嘴,觉得封十二一定不爱吃这果儿,但雪泡饮却不妨让他一试。

想到封十二,她屈指算算日子,才发现他已经走了九日。

不想倒还罢了,一想竟不免有些牵挂,她去书肆的路上与陪同的侍卫虎子闲聊:“十二殿下走到哪儿了?”

虎子道:“上前日收到传信,殿下的行程已过半。”

“还顺利吗?”方桐问。

“应是很顺利。”虎子道。

方桐见他说不出太多,料想封十二忙着办差,传来的回信一定简略无比,当下不再多问。

她进了书肆,将借来的书还给店家,重新寻了几本新的。

她守在柜台边等店家登记造册,忽见虎子面色不好。

“怎么了?”她小声问。

虎子面露微赧:“出门前喝多了雪泡饮。”

方桐了然。

人有三急,没什么可丢人的。

“书肆后院有个看书的亭子,我在那儿等你。”她贴心道。

虎子涨红了脸,向她赔了声不是,匆匆出了书肆大门,往街角的民溷而去。

固州府城作为敬王的封地中枢,物阜民丰的同时,城市建设也做得不错,每隔几个街口便有一处民溷,形同现代的公厕。

方桐心知虎子不会马上回来,抱着借来的书去了书肆后院。

这家书肆主人极好风雅,在不大的后院修了一个小花园,园中假山上立起一座小小的凉亭,供客人看书休憩。

因着临近饭点,书肆里客人不多,后院更是无人,方桐登上凉亭,坐在长椅上翻开书本。

她刚看了一页,就听院外传来“哐啷”一声。

她从书本中抬头,按住被风吹乱的额发,朝响声处望去。

凉亭的地势居高临下,正好让她将院墙外的景物一览无余。

院外是条小巷,一个男人扶着外墙,摇摇晃晃往前走。

他身后倒着一个花盆,盆里的泥土摔了一地,不知是谁家把盆放在墙外,大概被他踢到,才发出了那声异响。

方桐定睛细瞧,却见那人抬起头,朝天上望了眼。

他这一眼正好对着她的方向,两人的视线碰个正着。

方桐看着那张黑瘦的脸,只觉有些眼熟。

她正自回想在哪里见过此人,就见对方“咚”地一下栽倒在地。

第93章 死亡

方桐已经想起这人的来历,黝黑的脸,削瘦的身材,应是前些天在驿馆见过的那位姓柳的王府属官,事后她听人提起对方名姓,叫柳从文。

她见对方倒在地上,挣扎了几下再次伏倒,这回一动不动,不知死活。

她沉吟半秒,抱着书跑出凉亭。

假山对面就是后院的角门,离柳从文倒下之处不远。

她跑回店中,本想让书肆老板叫人一起去后院看看,却见书肆门前人影一晃,有人往店中探头探脑。

那几人身着市井装扮,瞧着像是寻常路人,但眉眼凶悍,更是方桐这几日从未见过的生面孔,绝不是住在附近的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