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喵除了躺平也略懂权谋(180)
她看了眼封十二,见他神情不动,仿佛席间的话题与他无关。
她笑了笑,端起一碗木瓜羹,舀了一勺送入口中。
木瓜羹里飘着一颗颗玉米粒大小的糯米圆子,里面裹了青梅馅,酸酸甜甜很是爽口。
方桐不觉连吃几勺,就听封十二问:“喜欢吃这个?”
“嗯,”方桐小声回应,“若是把木瓜换作蜜桃,加些碎冰和山楂,用来纳凉正好。”
封十二:“回去让张婶试试。”
方桐悄然一笑,还未接话就见一名侍卫从高台下跑了上来。
“敬王殿下,大理寺司直刘银在外求见。”
侍卫高声禀报,洪亮的声音穿过宽阔的场地,引得在场众人抬头望去。
封玉扬露出一丝惊讶,抬手命奏乐的伎人停下。
“我与刘司直素不相识,这回也并未给他发帖,他来做什么?”他自言自语说了句,向侍卫道,“请他进来。”
不一会儿,侍卫带着一名穿着深绿官服的官员到来。
“下官刘银见过太子殿下,见过敬王殿下,见过诸位殿下。”刘银与众人一一见礼。
封玉扬坐直身子:“刘司直,我瞧你一身官服,这是刚从大理寺过来?”
刘银点点头:“下官本不欲叨扰各位雅兴,但事急从权,下官来此是为公务,还请诸位见谅。”
“什么公务?”封玉扬问。
刘银不答,他转眼环视四周,目光扫过众人脸庞,忽地落在一处。
方桐坐在案后,只觉这位刘司直的视线如鹰隼般攫住自己,不移分毫。
她心中蓦然一动,就听刘银道:“下官来此捉拿逃犯。”
“逃犯?”封玉扬诧异,“在座都是皇亲国戚,哪儿来的逃犯?”
刘银抬手朝方桐一指:“她!”
话音落处,有如惊雷,平地引起一片震动。
几十道目光齐齐朝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落在方桐身上。
一时间,众人心中各起猜测。
他们早见这女子与封十二同行,看似亲近却不亲密,不知方桐是何来历,此时听刘银说出“逃犯”二字,打量方桐和封十二的眼神就显得意味深长。
“她?”封玉扬率先出声,像是听到什么笑话,问道,“她是何人,刘司直可认得?”
“她是白鸟阁刺客丙七,亦是春日围场中,刺杀平王的凶手之一。”
第160章 人证
刘银言之凿凿,封玉扬不说话了。
他面上露出几分费解,朝方桐和封十二两人看了又看,勉强笑道:“刘司直怕不是认错人了,这位姑娘姓
方,是十二的好友,与本王也有过一面之缘。”
他张口为方桐辩解,刘银却不理会。
他举起手里拿着的一幅卷轴,冷冷道:“认没认错,一看便知。”
他唰地一声打开卷轴,只见上面是一幅女子的画像,画中人与方桐有七八分相似。
刘银高举画像,向全场展示:“诸位请看,这画上的人是不是她?”
众人皆不言语。
他们还没弄清这里面的利害关系,虽说得罪一个封十二不算什么,但封十二身后是太子,得罪了太子可不好办。
刘银见场中无人吱声,冷笑了下:“既然诸位都不认为不像,那一定是她了。”
这个结论很有意思。
他不需要旁人说是,只要没人说不是,就等于默认。
封十二淡淡道:“大理寺断案就凭一张画像?刘司直,我若以你的画像指认逃犯,你可认罪?”
刘银怒目而视:“十二殿下,我在这之前可没见过这位姑娘,她的画像是由我们擒住的白鸟阁刺客口述,由大理寺画师今早画出。”
“白鸟阁刺客?”封十二笑了下,“人在哪儿?”
刘银像是早知他会如此发问,冷冷道:“人证就在外面,十二殿下若不相信,我这就让他过来指证。”
“刘司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封玉扬在主座上开口,“我们在此享宴,你有什么事不能等宴席结束后再说?”
“敬王莫怪,”刘银道,“下官只是怕来得晚了,抓不住逃犯没法交差。”
封玉扬顿了下,看向封云兮:“太子,方姑娘是十二的好友,这事您看如何是好?”
封云兮眉眼轻动,正要说话,就听下方一个清脆的嗓音响起。
“刘大人,我不知你说的丙七是何人,但我愿与你找来的人证对峙,”方桐道,“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清楚,免得引人误会。”
她这样一说,反让刘银怔了下。
“好,”刘银道,“既然你咬死不认,我就让你心服口服。”
他转向主座:“太子殿下,敬王殿下,我要传人证,还请两位应允。”
封玉扬面露难色:“这……”
他看了眼封云兮。
封云兮道:“准。”
封玉扬轻哎了声:“太子殿下,大理寺办案不会无中生有,万一在这儿真问出些什么,您让十二如何自处?不如先让方姑娘随刘司直回大理寺,有什么话咱们也好私下交代。”
“不用。”封云兮道,“反正宴席已近尾声,大理寺要断案就在这儿断。”
封玉扬见他心意已决,不再劝说。
刘银见两人默许,立即命人将人证押了过来。
方桐看清那人面孔,心中一惊,这人她认得,正是在芙蓉院那晚,用弩箭射穿她肩膀的男人。
这人是青鸾的手下,知道自己的来历不足为奇,但他为何会落在大理寺手里?又怎会单单指认她一人?
刘银将那人带到方桐面前,指着她问:“你看看,此人可是你说的丙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