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本喵除了躺平也略懂权谋(181)

作者: 岁时早起 阅读记录

那人抬起头,直直看了方桐一眼:“是,她就是丙七。”

“如何?”刘银道,“人证在此,丙七,你还有何话说?”

“仅凭他一句话就能指认我的身份?”方桐道,“刘大人,大理寺断案,人证、物证、口供,缺一不可,请问他如何证明他的话足以采信?”

刘银微微眯眼,扬起手中的画像:“他若不认得你,如何能说出你的相貌?”

“天底下多有相貌相似之人,”方桐道,“何况我日日在外奔忙,他在哪儿见过我也不一定。”

刘银冷笑:“他若与你非亲非故,为何偏偏指认你,而不是别人?”

“我也有一事不解,”方桐看向那名刺客,“大人从何处抓到此人,又如何确定他是刺客?”

“本官自有法子。”

方桐轻笑:“我常于市井间行走,也曾听过白鸟阁的传闻,听说白鸟阁的刺客都是穷凶极恶之辈,不知可有此事?”

刘银冷道:“你说得没错。”

方桐点点头:“可我听此人声气十足,不像受过重伤,更不像用过大刑,难道大理寺抓他没费什么工夫,更不用大刑伺候他便招了?”

刘银面色一淡。

两人说话时,席间落针可闻,人人都竖着耳朵听这边动静,此时闻言,不约而同往那人证身上多瞧了几眼,果然见他站姿正常,面色虽有些憔悴,却不像受过酷刑的样子。

“刘司直,这名人证你从何而来?”封云兮开口。

刘银微顿了下:“当初陛下命大理寺下发海捕文书捉拿脱逃的刺客,并让各地衙门严查白鸟阁据点,此事正由下官负责。这几个月白鸟阁设在各地的分坛已被一网打尽,不少白鸟阁余孽纷纷向官府自首,这名人证正是其中之一。”

“刘大人如此相信他,想来不只因为他自称白鸟阁刺客,”方桐道,“必有其他信物能证明他的身份?”

刘银面色变了变。

他本不想回答方桐的问话,却见在场诸人都瞧向这边,他若不答,未免显得气短。

他傲然道:“此事不日便将公之于众,说与你听也是无妨。”

他环视四周,言语中隐有得意:“此人名叫甲五,他于今晨献上白鸟阁阁主的首级以求脱罪,经多方辨认,那颗首级确是匪首无疑。”

话音未落,席间响起嘈嘈低语。

这个名叫甲五的人证,能够拿出白鸟阁阁主的首级,足以证明他的确来自白鸟阁。

有了这一佐证,他对方桐的指认就显得更加可信。

当即有人想到,当初白鸟阁派人刺杀平王一案,在朝中激起不小的波澜,白鸟阁刺客声称受太子指使,平王一系正要借此向太子发难,却被封十二横插一杠,当众扯出百戏坊纵火案,让平王吃了个哑巴亏。

平王自顾不暇,那几名刺客又意外暴毙,对太子的指认便不了了之。

大家本以为此事已风平浪静,没想到此刻又冒出一个刺客丙七。

倘若这位方姑娘真是那名逃走的刺客,她和封十二是什么关系?

换句话说,这刺客的身份,太子知道吗

第161章 七哥

眼看越来越多怀疑的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太子封云兮面无表情。

封玉扬见状,朝他轻声道:“太子殿下,这儿人多眼杂,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不如先叫刘银退下,莫扰了大伙儿兴致。”

封云兮抬眼看他:“都到了这个份上,说不清楚也要说。”

封玉扬犹豫了下:“可方姑娘与十二相熟,万一引起什么误会,众目睽睽之下,叫十二如何分辩?”

封云兮朝封十二的方向看了眼:“为何要分辩?就凭一名自首的刺客,就能指认方桐的身份?三弟,你不信十二,我却相信。”

封玉扬微微一滞:“我怎会不信十二,但我听说这位方姑娘是他南下途中捡回来的孤女,俗话说得好,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此事是有人故意为之,十二岂不成了别人攻讦的靶子?”

他看看封云兮的面色,又道:“到时不只十二,只怕连太子殿下您也会受到牵连。”

封云兮唇角倏扬:“孤还怕受牵连么?”

他极少在人前用上“孤”的自称,此时语调微冷,身为储君的气势瞬间全开,引得周遭的人纷纷侧目。

封玉扬微怔了下,苦笑:“是我多虑了,但愿十二不辜负您的信任才好。”

此时,刘银说出甲五的来历,看向方桐的眼神越发锐利。

“你若承认你是丙七,或可少受些罪,否则入了大理寺,休怪我不客气。”

“敢问刘大人如何不客气?”方桐道,“屈打成招么?”

刘银见她坚决不松口,忍不住笑:“看来你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拿出点证据,你是不肯认的。”

他话音一变,用在场人人都能听到的声量问道:“你左肩上可有一个青色胎记?”

他问话时,两眼紧紧锁住方桐的脸,不放过她脸上任何一丝神情变化。

只见方桐眼睫微闪,那双棕褐色的瞳孔轻缩了下。

刘银在大理寺断案多年,对犯人每

个表情都观察入微,见方桐隐有躲闪之意,又道:“你曾与甲五交手,肩上挨过他一箭,想必伤疤仍在,你可敢让我查验?”

方桐听到这儿,慢慢仰起头。

她绷着脸,冷冷道:“我在临水县被歹人所掳,险些掉下山崖,背上是有一些伤疤,但刘大人凭什么说那就是甲五所伤?”

刘银冷笑一声:“箭伤和摔伤自有不同,何况还有胎记为证,天底下就算有相貌相似之人,也找不出连胎记也一样的,方姑娘,你该不会想说这些都是巧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