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渡(12)
她脸上那种异样的苍白终于泛上血色。她说:
「你不应该和我这样说话。」
她仿佛是攥了一下拳头,又徒劳地松开。
「出嫁从夫,女人都是这样的,谁也不会一开始就有十全十美的亲事。端仪现在是吃了苦头,可是等她以后生了儿子,守着儿子过,就会好些……这是命,端识。你不能鼓动她去幻想更多,那样她永远也不会好——」
「这不是命。更好的东西也不是幻想,」我说,「在我们那个地方,对自己家里人拳脚相加的人,会被整个部族合力丢进海里。男女之间不和,就分开,再找一条新的船……」
「这里不是你们船上!你们也不是我们!」
侯夫人突然向我吼道。她胸膛止不住地颤抖,口型停留在最后那个字上,突然以手捧面,转为无声嚎啕。
我看着侯夫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平静的她是假的,崩溃的她是真的。她以为如果自己是假的痛苦也会变成假的,于是她得以存活。现在,她也教自己的女儿这样存活。
我开口,感觉十分艰涩:
「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都是人啊,母亲。我们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
三年来,我第一次开口叫她母亲,或许是在她认为最不可能的时刻。她忘记了哭泣,看着我的眼神几乎是惊惶失措。
我说:「您有机会的。您一直有机会做个真正的母亲,您有机会爱您的女儿,无论是真的那一个还是假的那一个。您有机会爱她们,而不是说一些生了儿子就会好的狗屁。
「您也生了儿子,您的日子好了吗?没有。因为您知道,那一个人,那一个制造您生命中全部苦难的人,还好好地活在您眼前,活得那么畅意,那么愉快,并且仍然主宰着您的命运。」
「我告诉你你父亲的事,不是为了教你去恨——」
「您不恨吗?您恨啊。您是恨了太久了,久到一开始觉得必须报复回去的伤害,已经在心里咀嚼了一千次一万次,变得没什么味道了。久到您看着女儿身上崭新的伤痕,第一反应不是心疼,而是您比她更有资历。
「您原本不是这样的。二十多年前,您刚嫁到侯府,比我还要小。如果我能回到那时候,我愿意听您说话。现在,您愿意听我说吗?」
我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冰凉、颤抖,生第一个孩子落下的病根,没有因为生第二个孩子就养好。这一切、一切的谎言,堆积成她的命运,堆积成现在站在我面前的女人。
「十六年前,您看了我一眼就昏过去,我被人换走了。如果能回到那时候,您会怎么做?」
她怔怔地说:「我会一直睁着眼。」
「您现在又有一个这样的机会。又有机会,做一个真正的母亲,保护您的女儿。」
我说。我看着她的眼睛里我的眼睛,两双不一样的眼睛,流着一样的血。
「母亲,您睁开眼。您睁开眼啊!!」
母亲的两行泪,迅速地划过她的面颊。她背后大雨倾盆,模糊得看不见侯府,也看不见侯府的主人了。她说:
「我要怎么做?」
第26章
「娘娘,三少奶奶娘家来了人,说是蒙恩侯病了。」
菡萏一面说,一面服侍惇王妃穿衣裳。惇王妃问:
「病得重么?」
「说是病得急,一下子……下不来床了。」
「也是稀奇,」惇王妃说,「都没个差事给他,清闲享乐了这么久,怎么会突然重病呢?」
「依奴婢看,这还是心病。」菡萏笑说。
「老三媳妇的父亲,也是由得你胡吣的?」惇王妃挥挥手,「出去罢,别让我看着心烦。」
菡萏不以为意,仍然是笑着退了出去。陈端仪正在院门口,要来问安。
「三少奶奶,您且在偏间稍坐,」菡萏行个礼,「王妃娘娘午睡才起,还要做功课。」
陈端仪道了声好。惇王妃年纪越大,越信佛了,常常拉着儿媳讲经,说经。每日的功课,就是跪经、捡佛米。
她望着自己面前那堵墙。薄薄的,隔不住什么声响。她听到惇王妃的脚步声,「阿弥陀佛」的念诵声,一颗一颗佛米,掷进簸箩里。
然后她听见惇王妃似乎是在向谁说:
「老三媳妇,从上次回侯府,乖觉了不少。以前,就是个小孩儿,受了磋磨,心里不服,面上还露出来。现在,看着稳重许多。」
「娘家不帮,还能怎么样呢?」这是有人在附和。
「总不至于为这点子事去报官。」
「她不要脸面,难道娘家人也不要吗?」
惇王妃似乎是笑了一声。她接着说:「拢住男人的心,就好了。老三不是很宠那个什么——」
「云姨娘。」
「什么云啊雨啊的。老三媳妇现在看着好了,妻妾之道上,我还是愿意提点她的。老三屋里,一天到晚的事,也该让她把起来。」
「三少奶奶是有福气的。」
「是啊。」
话声淡下去。簸箩里不知道又添了几颗佛米,惇王妃终于派人来传她过去。陈端仪缓步慢行,看见惇王妃朝她伸出手,嘴角噙着一种志得意满的微笑:
「好孩子,来。」
做功课确实是有用的,陈端仪想。惇王妃的脸,不比年轻时锐利了。
也不如年轻时聪明。
那天,在回侯府的马车上,她对小桨说:
「殷显杀过很多人。丫鬟,小厮,因为他自裁的也有。这些事从前有王妃处置,以后……如果我听话,会交给我处置。我想了很久,小桨,就算父亲母亲允我归家,我也不能这么轻易地从王府脱身。我跟他的恩怨,没有了结;这些罪孽,也没有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