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归渡(15)

作者: 一颗子弹 阅读记录

不知在混沌里又过了多久,有人带着圣旨来了。殷显的案子,三司会审,圣上亲听。

第30章

我再见到小舟,是在会审的当场。

她也被收押了一段时间,我一看就知道。但她跪在那里,腰挺得那么直,我就也知道她没有被打垮。

惇王正脱了官帽,向圣上痛陈有子不教之过。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他。蒙恩侯在家里提起来都得向王府方向作个揖的人,现在全身抖得厉害。

这里的人多奇怪啊。可以视有些人的人命轻贱如此,又可以视某个人的意愿高于一切。可以一向视律法如无物,又可以突然采用最好的审判来彰显正义。

惇王和他旁边跪着的惇王妃还在不断地磕着头。圣上挥手,对小舟说:「陈氏,你来说。」

小舟深深地拜了下去。我听见她说:

「妾妇与夫君,有夫妻之义。亲亲得相首匿,夫君即使有罪,妾妇也该隐瞒。」

「这话不错。那你为什么还递御状?」

「圣上容禀。妾妇家学,以忠为始。圣上以律法为理国之绳墨,以仁爱为治国之大道,而夫君素以律法为无物,视人命为敝屣,以仁爱为妄言。夫君之所为,可谓不忠,妾妇如加隐匿,更为不忠之甚。

「王爷与王妃,拳拳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然爱子之心、夫妻之义,皆须在忠君之后。非此,众人渐相隐匿,不从圣意,乱由此生也。」

她的声音,一字一句响在每个人的耳朵里。我看见惇王妃看小舟的眼神,里面居然是恐惧。

小舟只是回以微笑。

圣上说:「惇王,你可明白了?」

这时节明明天气已经很凉,惇王脸上却渗出晶莹的汗珠。到底是在朝堂上浸淫了多年,他没再理会惇王妃投向他的求救似的目光,重重地磕了一个头下去:

「臣,明白。一切听凭圣裁。」

第31章

这一年的史书里,惇王三子殷显,因滥杀无辜,论罪当死。

史书里没有记载的地方,泥土里翻出许多白骨,在家乡的土地上,被再一次细致地安葬。

第32章

陈端仪再一次走进大牢里的时候,已成为自由身。

她顺着皇帝的意思行动,皇帝也愿意给她行方便。是以她说已经尽忠,仍想探望殷显以全夫妻情义的时候,没有遭到什么阻拦。皇帝需要聪明人。用她这种完全的『孤臣』,敲打尾大不掉的惇王,实在太合心意。

至于她和殷显看上去是不是有私仇,一个将死的废人,又有谁会管呢?

她嘴角泛起一个笑。铁牢的大门在她面前缓缓拉开。殷显抬起眼,似乎想看清来人,又被纷乱油腻的头发挡住了视线。

「是我,夫君。」

陈端仪贴心地说。自从她在大殿上把夫君这两个字和罪人绑定,她就特别爱这么说,或许在殷显死前,她还有不少机会说。

「贱人!贱人!」

殷显挥舞着手臂,又被铁链锁住,够不到陈端仪分毫。他在地上徒劳地翻腾,就像一条将死的鱼。

「你以为我会状告你什么?」陈端仪离他又近了些,逗他再用些力气,「殴妻?那没有人会管的。」

她轻轻地笑了一声。

「没关系。大周律管得到的,让它管。管不到的,我自己管。」

一道亮突然照到殷显脸上,原来陈端仪掏出了一把匕首。

殷显用手撑着退后:「你不敢把我怎么样。我……我父王不会不管我,还有我母妃——」

「你母妃已经叫你父王休弃了。」

「不……怎么会?她为我父王生儿育女,她服了我爷爷的丧……」

「你父王,急着和你们母子俩撇清关系,自然什么都做得出来。他如此识相,皇帝会给他娶一位新妃。」

陈端仪踱步,欣赏他的挣扎。

「你现在只是个将死的囚徒。死前怎么样,究竟怎么死,谁会关心?你死了,天底下所有人都会拍手称快。」

她转了一下刀,削下殷显的一块鼻子。牢房里顿时爆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陈端仪转身,朝后说:「我试过了,是开刃的,你也来吧。」

殷显不可置信地看着云姨娘走了进来。他连疼痛都觉得有些麻痹了:「怎么会是你?连你也……」

云姨娘接过刀的手是颤抖的。但马上,她就又准又狠地扎了进去:

「这一刀是替我妹妹还的。」

殷显来不及问妹妹是谁,就剧烈地翻滚起来。陈端仪皱着眉头,一脚踩上他手上缠满铁链的地方,好将他固定。她附身下去,轻声说:

「夫君,才刚开始,你要记得数啊。」

第33章

从牢里出来,我见了季行之。这段时间,他好像也迅速地消瘦了下去。他急切地说:

「端识,我是从家里逃出来的。我父亲母亲都说要退婚,我不愿意。我想现在就带你走——」

「退婚吧。」我说。

「什么?」

「从我决定要冲撞仪仗开始,我们俩的婚事就不可能进行下去了。更别提你还差一点也被我卷进牢里。如果我是你父母,我也不会同意的。」

季行之的眼眶一下子红了:「你当真一点也不留恋我吗?」

「我很感谢你。」

不论是为了他的一点感情还是为了公义,季行之确实做了我需要他做的事。这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仅仅如此吗?」

我没有再回答。然后我看着他的眼睛黯淡下去,手不自觉地攥起来。

我说:「你有自己的前程。你在我身上觉得新奇,甚至向往成为我这样的人——但你有自己的前程,而且我知道你不可能就此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