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归渡(6)

作者: 一颗子弹 阅读记录

人有时候真是不能学太多知识。想我刚来侯府的时候,虽然什么礼数也不懂,但也不怕丢脸。马车内壁上还挂着族人送我的熏鱼呢,就这么进京了。现在想来,侯夫人把一身鱼味儿的我揽进怀里,也挺不容易的。

懂得多了,即使是最期待的出门,我也有些不自在。小舟安慰我,说:「王妃娘娘不会与你说几句话的。剩下的,你得罪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我的心落回肚子里。到了地方,惇王妃果然很忙碌。和我一样的「世家贵女」,她一边拉着一个,夸赞几句,我怀疑她甚至连人和脸都对不上,就换下两个人了。

小舟告诉我,老惇王爷是当今圣上早逝的兄弟,两人一母同胞,老惇王自小残疾,一心辅佐圣上登基,可惜在圣上登基前,就为救圣上而死。他死后极尽哀荣,儿子直接袭了王爵,现在也深得圣上宠信。

我听这些东西脑袋痛:「你到底是怎么记住的?」

「熟能生巧。」

「那为什么要记这些啊?」

小舟眨眨眼:「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

等了好一会儿,惇王妃前头终于排到了我和小舟。她一手拉上一个,还没等我自报家门,说几句吉祥话,周围的夫人太太全围过来了。

惇王妃饶有兴致地问:「你就是元清先师嘴里那个异瞳女?」

我本能地觉得有些不舒服,但还是说:「正是民女。」

她身边就有一个贵妇人说:「这异瞳,我只在书里见过,没想到今天借王妃的光,也能开开眼了。」

「林家妹妹博学,」有人接话,「也告诉我们是哪本书?」

「《后陈书》嘛。陈国最后一位亡国公主,也是这样一玄一碧的眸子。」

「琴阳公主!太祖还写诗赞颂她的刚烈呢。」

我站在那,听她们就这样聊起了不相干的事,把我和小舟晾在一边,心里有些不忿。侯夫人还在外间坐着,我看向小舟,发现她的整个脸庞都涨红了。

小舟气成这样吗?

惇王妃身边的那个妇人又说:「可惜她的后人,早就没有这样的风骨咯。」

众人掩嘴而笑,惇王妃松开我们的手,饮了口茶,面上神色未动。

小舟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我一惊,连忙跟她一起跪了。就听她说:「王妃娘娘明鉴。琴阳公主殉国,是天下一等刚烈之举,然人有所死,也有所生。太祖留我陈氏一脉,是不世之恩,也是不可违之命。苟且偷生到如今,皆是为了「忠」之一字而已。城阳侯夫人所言风骨,是为君之时;如今明君在上,我等为臣,实在担当不起,也不敢担当。」

一时寂静无言。我只觉得小舟给我的文化特训白干了,又听得我一脑袋糨糊。惇王妃倒是微笑地望向小舟,向她伸出手去:

「好孩子,起来。」

另一手又把我也扶起来。

「陈中孚竟养出这样的女儿,倒叫我刮目相看。今日,」惇王妃向众人说,「蒙恩侯府的两位小姐,都是我的贵客。你们不许胡言,惊吓了人家。」

夫人们纷纷应和起来。我看向小舟,她还没从方才的激动中缓解过来。大袖子底下,我轻轻绕过去握住她的手。

这些人、这些话,我实在都不明白。只有一件事我知道得很确切——小舟的手在抖。

第12章

后来我再想起惇王府的宴会,发现那根本不能算是一次出游。它就像我后来参加的所有宴会一样,只是从一座宅子到另一座宅子,甚至见的人也都差不多。这就是小舟那句「熟能生巧」的真正含义,这样的日子她已经过了许多年。

那天夜里,小舟和我分说蒙恩侯府的家史。原来这位琴阳公主,是亡国之君陈后主的妹妹,也是我们的「姑曾祖母」。陈后主荒淫无度,琴阳公主倒是想有一番作为,只可惜积重难返,无法施展。城破之日,她痛斥兄长,声称自己有死无辱,在大殿上饮剑而亡。

「所以,」我努力把这些事和自己联系起来,「今日那位夫人,她是……叫我们去死么?」

小舟还教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没想到我连己都不知,完全没有参战的机会。

我有些呆住了。那些夫人看起来云淡风轻,怎么谈笑之间说的竟然是这样的事呢?

小舟说:「没事,都过去了,不要害怕。」

她是笑着的,可是眼里好像窝了一汪水。我问:

「外头的人不喜欢我们,是不是?

「她们以前也这样么?还是因为我,看见了我的眼睛——」

她打断我:「不是。小桨,你不要多想。」

但是我已经隐隐想到了。一件我一直想不通,或者是不敢想的事,答案好像呼之欲出。

我轻声问:「小舟。南海和京城,隔得那么远,我们怎么会被抱错呢?

「因为我的眼睛会引起风波……所以有人把我送走了,对么?」

什么都知道的小舟,这一回没有回答我。我们呆呆地并排躺在一起。我们今年十三岁。今天有人质问我们为什么不去死。

很长久的沉默后,她说:「小桨,给我讲讲关于海的事吧。」

「要是在海上,这时节该刮西北风,」我吸吸鼻子,「风向一转,桅杆和帆的位置也得跟着调,不然船就走偏了。」

「就靠风顶着帆走吗?」

「风浪太大的时候,帆就不顶用了,得快点撤下来,靠桨划着走。」

「那你肯定很会划。」

「我划得是不错。」我笑起来。

小舟问:「你觉得我能学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