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相妇教子(55)+番外

作者: 难寢 阅读记录

是夫人。

陈十年猛然回头,正对上那双清澈的眸子。面前的女子微微一笑,宛若那深渊之中稀疏少见的星光,“快过年了,我们出去逛逛罢?”

“好……好!”

他握紧了身后的锦色包袱,往身后藏了藏。

——

森严穆肃的皇城之中,午后的暖阳洒在那鳞次栉比的琉璃瓦上,在灰地上映出点点光圈。

御书房里,身着龙袍的中年人缓缓放下手中的朱笔。

一旁的侍奉的大监看出天子愁容,立时便递过了一盏热茶,“皇上,歇歇吧……”

元禹帝没有说话,只皱着眉头接过了那盏茶。滚滚热茶入喉,又让他想起那个在雪夜里挥墨的孩童。

他放下茶盏,转身侧问道:“太子……还未归?”

身着绿袍的大监躬身虚声道:“太子殿下,还没消息……”

“许是想在武安庙里多陪许太傅几日罢?”

元禹帝拄着手臂揉了揉额头,“已至年关,他还不想回吗?”

“这……奴才也不知啊!”

元禹帝冷哼一声,“还真是个倔脾气!”

大监站在一旁不知该如何接话,只屈膝道:“今日外边的天儿也暖和,听说御花园的晚梅开了,皇上不若去散散心罢?”

皇帝没有说话,只拂*袖走出了御书房。

确实是暖和。

枝头的晚梅在娇俏着起舞,似乎是在雀跃。

“朕与先皇后初见时也是这样一番场景……”

一袭微光将眼前的晚梅骨朵儿衬得耀人,清儿从深处踽踽走来,一袭青衫之上充盈着林中的竹松之气与晚梅淡香。

在高楼之上颂诗饮茶,同诸天荡气撕破云霄,她会与群雀共贺盛世,比肩明月,惊破山色。

她是朕的妻。

她向来一身傲骨,他也早该想到他们的孩儿也是这样一把硬骨头。

清儿回不来了。

但他的珩儿还在。

皇帝猛然转身,对候在一旁大监直声道:“李德海,派人递信去武安庙!”

“就说,太子不归,朕便亲临!”

老皇帝依旧站在当年那株晚梅树下,红梅落在他的肩头,就像她站在高楼之上劝诫他一般。

“你是君王,但不止是君王!”

这话是没错的,只是他似乎理解的晚了些时候。

能高立于玉宇之上,也能清白于华廷之中。

方是为君之道。

他做得不够好,所以才希望后来者能知晓。

西山落日,扑面的霞光姗姗来迟,晚梅依旧盛放,他也在大监的搀扶下背身回到了宫中。

光打在背上,光也照着远方。

风声摧打着枯草,是西山,也是奚山。

清河府衙内热闹却依旧蔓延,少年人的背影悄悄靠近,诉说着角落里无人知晓的爱意。

“来信了!来信了!”

突如其来的一声尖叫打破了陈十年沉醉已久的美景。

“嗯?!”

第37章 江迟方才闻声便匆忙迎了出去。 正撞上手中摇信归来的陈

江迟方才闻声便匆忙迎了出去。

正撞上手中摇信归来的陈六年,信函在夕阳里起舞,焦红的圆月被昏黄的西山吞噬,留下微薄的期盼。

陈十年站在三层石阶之上,遥看着面前情景,只嘴角微颤,漫漫道:

我有怒马一匹,陈往事旧年

更有鲜衣素尺,踏遍千山雪景

平芜之上,是今日夕阳

夕阳之下,是明日少年

她是少年,却也是他心中的那个温软的小姑娘。

左肩一重,他回头望去

是陈二年。

他本欲开口说话,却被陈二年先一步比了一个“嘘”音。

他没再说话。

他知道,这位二兄同他一样沉醉于少年之意。

与其说是少年之意,倒不如说是江迟的那颗赤子之心。

其实,他早就发现了二兄深藏依旧的秘密——是在他屋中的那幅画中。

江迟纵身跳跃着、追逐着,夺过陈六年手中的信函后,便猛然蹿回了正堂之中。众人也都跟着踱步回到了堂前。

“是老五的信罢?”

陈二年扯了扯身前披着的宽袍,嘴角上扬,笑意盈盈地走到江迟身旁。

江迟点头,“是!”

“快看看吧,指不定过年快要回来了,叫我们准备酒菜呢!”

江迟盯着手中的信函,封面上只写着“江迟”二字。她打开信函扫视了一眼,随即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信纸上是密密麻麻的小字

但,江迟不认识。

她不自觉地抖动着手里的信纸,心里充斥着无数个埋怨声,“这个老五!”

“明知道我识字不多,怎么还写这么多字?!”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江迟悄悄抬眸,扫视着堂中众人。

少女的眉心微微蹙起。

站在一旁的陈十年看穿江迟此刻的窘境,但他却并未戳破。因为此刻站在这正堂之中且能识字的人并不少,他也并不是她唯一的选择。

他希望成为她的选择,

而不是去决定她的选择。

他亲眼看着江迟的目光落在二兄的身上,或许在她的心里二兄才是她无意识的选择。男人沉默着,神态看上去极为复杂。

说不失落,是假的。

做出这样的选择倒也在情理之中,她与二兄青梅竹马,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并非是他所能攀比的。

他转身。

只随手抓起茶杯在手中随意地摆弄着,灰暗的眸子里看什么物什似乎都是黯淡无光的。

他不敢再回头,怕碰上他们的目光。

因为在这个正堂之中,只有他才是外来者。

上一篇: 回首阑珊处 下一篇: 渣了那个高岭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