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一个糙县令(306)
火光映红了在场每个人的脸。
沈京墨站在人群最后,看着石碾上意气风发的陈君迁,脸上不禁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同意他这个疯狂的决定那日她就知道,他不会止步于解救长寿郡。
他正在走的这条路就像一个火坑,他跳进去之前,她有无数担忧,只想将他拉得越远越好。
她这一生从未做过如此冒险的事,可如今他们都跳进去了,便没有回头路可以走。
那就陪他走到底好了。
反正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这一个选择,至于将来会遇到什么麻烦……
他们总能想到办法度过去的。
-
时至正午,指挥军队将城中打扫干净后,和尚找到陈君迁,告诉他沈京墨在老地方等着他。
他们刚刚进城,一切都没有头绪,亟待整顿,他忙了一上午,早都累了,跟和尚说了几句话,便往城墙根下走去。
年初被困在长寿郡里的前几天,她每天晌午都会到这里来给他送饭。
陈君迁边走边拍打着身上的尘土,路过一口井时,他打了些水,把手上脸上的血和土都洗干净了,这才去见她。
城墙下的背风处,沈京墨提着一个食盒,看着他迈着大步跑过来。
夫妻二人席地而坐。
过去几天身边总有许多人,如今总算只剩下他们两个,陈君迁这才松了口气,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从怀里掏出一条“越”字旗:“你那一箭射得真有劲儿,好几个人拔了半天才拔出来。”
沈京墨淡笑不语,揭开了食盒的盖子。
食盒有两层,最上面是一碗面,清汤寡水,上面漂着两颗翠嫩的青菜。
陈君迁颇感意外:“还有面?”
沈京墨笑着看他:“不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了?”
他怔怔地算了算,也笑了出来:“我都忘了。”
今天是他二十六岁的生辰。
“哪儿弄来的长寿面?”他端起碗来闻了闻,“真香。”
“来前就猜到你这生辰不能在家里过,悄悄让程大哥帮忙带了些面,方才借了一户人家的厨房煮的,青菜还是那家人送的,”沈京墨揭开食盒下一层,“大人的面子可真不小。”
陈君迁拿过筷子,唏哩呼噜几口就把一碗面吃完了。
沈京墨微笑着看他吃,等他把面汤都喝完,才与他一起吃起其余的饭菜来。
只是没成想,刚吃没两口,守在城门上的谢遇欢突然派人下来找他。
“大人,城外来了一支军队!”
陈君迁一愣,与沈京墨对视一眼,赶忙放下碗筷,匆匆跑上城门。
他们才刚刚夺回长寿郡,南羌就得到了消息?怎么可能!所有守城士兵都死了,谁给他们报的信?
他跑到城楼上远远望去,只见一支足有上万人的大军已经来到城下,为首那人打马上前,冲着城头高声大喊:
“城里的南羌狗贼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速速开城受死!爷爷留你们一条全尸!”
陈君迁越听这个声音越觉得耳熟,趴在城头上使劲瞅了半天,不可思议地朝下喊:“赵友?”
城下那大将一愣,手忙脚乱地扒拉起头盔往上看。
“……都尉?!”
第119章
分别 “年前我一定回来接你!”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靠近北城门的一条长街上,沈京墨为最后一个受伤的士兵包扎好伤口,站起身来捶着发麻的双腿,看向城门的方向,一脸担忧之色。
和尚啃着块烤饼路过,瞧见她凝重的表情,大步走到她身边,跟她一起眺望城门:“还没回来?”
沈京墨轻轻摇头:“已经去了整整一下午了。”
晌午陈君迁在城头上认出赵友后,就在他的盛情邀请下去了他的军中。
沈京墨与赵友不算熟识,但也知道在长寿郡卫府里,他是陈君迁最信任的下属。
可那是半年之前。
半年前逃出长寿郡后他们就再没见过面,谁知道这半年之中他经历过什么?人是会变的,如今赵友突然领着数倍于他们的大军出现在城外,陈君迁又孤身一人一去半日,她怎么能不担心?
“他们不是早就认识吗?你也别忒担心,”和尚的饼也不啃了,安慰沈京墨道,“要不我出城看看,就说喊他回来吃饭?”
沈京墨没有被他的玩笑话逗笑,忧心忡忡地往城楼走去。赵友的军队驻扎在城外,就算相隔太远瞧不见他在哪座军帐,她也想去看看。
和尚不放心,跟她一起上城门。
两人刚走到上城楼的长阶下,就听见头顶上传来一声“陈大人回来了,快开城门”。
沈京墨已经迈上第一个台阶的脚步顿时收了回来,转身朝城门跑去。
沉重的朱红大门缓缓打开,陈君迁一眼就看见了翘首等待他的沈京墨。
他把手中的缰绳扔给身侧的士兵,快步向她走来,握住她微凉的手,察觉到她一脸的担忧,他看向和尚,问她是怎么了。
“还能怎么了,以为你让人骗走扣住了呗,”和尚浮夸地说完,啃了一口凉掉的烤饼,笑呵呵地看沈京墨,“这下放心了吧?”
沈京墨眼眶微红地看了他一眼,和尚更乐了:“得,我回去吃饭去。”
陈君迁跟和尚道了声谢,等人走了,他也握着沈京墨的手往城中走。
“我去了太久,害你担心了,”天马上黑了,街上没什么人,陈君迁一边帮沈京墨暖手,一边给她解释在外逗留一下午的原因,“赵友带我见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