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玖(140)+番外
宋琼道:“承蒙郡主厚爱。”便称长顺一声“姐”,长顺喜不自胜,刚要回一句“妹妹”,忽然“哦”一声说:“你上头还有一个二姐,不过她今日不在,待哪天她回来我再带你认识,这结拜仪式也等她回来我们再行,你觉得如何?”
“自然好。”
次日夜,殷四娘送完货物路过郡主府,带回了一车美酒佳酿。长顺执意留四娘多住几日,并着人搬下来十坛,先送到西苑松香阁去。
路上长顺拉着殷四娘,笑嘻嘻道:“今日你可逃不掉了!”四娘直嚷“慢点”,说:“不逃,不逃。”
松香阁地处僻静,景色优美,几座松石雕,一片紫竹林,一泓清泉于竹石之间涌出,散发出淡淡的醉人香气。如同洌酒。
长顺坐于案前,细细品着殷四娘带来的新酒,入口香醇,清甘细腻,不自觉夸赞:“整个燕国的酒都没你酿的好喝。”
“哎哟!郡主真是抬举我了,就几坛解渴消遣的,有什么好喝不好喝。”殷四娘悠闲坐在一旁,摇着团扇打趣,忽瞥见一旁斑儿来倒酒,想到许久不见宋琼和薛阿玖,便左右一看,问:“怎么不见我二位东家?”
长顺连应“差点忘了她们”,迫不及待道:“你这两位东家可与我投缘极了——斑儿,你快去叫琼妹她们来。”
殷四娘挑眉:“琼妹?”长顺继续说:“我刚与琼妹说好要义结金兰,今天的演武大会你没看见,险些我同栀郡的面子不保!不过琼妹一身武艺当真叫人钦佩。”
殷四娘虽面上无太大波动,却也听出她们对借兵一事势在必得,心想:“看来不需我帮什么忙了,正好,我也乐得清闲。”
片刻,琼玖二人赶到。
月色下,长顺发现宋琼换下了白日演武大会时干练的劲装,另穿一身墨青衣衫,高束的辫发有些松乱,面容微透,宛若一枝酒泉边生长的紫竹。她身旁的阿玖与白日打扮无甚差异,只是换了一件里衫,许是夜色朦胧,长顺觉得她唇上胭脂有些洇出。
“来来来,坐。”长顺热情招呼二人,给她们酒杯满上,中途不见四娘动作,扭头一看,殷四娘正掩面偷笑。长顺没多想,用手肘杵了一下她,道:“笑什么呢,喝酒呀。”
“我笑你呢,也不问问人家喝得喝不得,就把人家拉来,真是一点眼力见也没有!”长顺听不懂四娘的话,以为她是怕宋琼和阿玖不胜酒力,便呆呆问俩人:“你们能喝吗?”
宋琼举杯笑道:“我可是号称‘千杯不醉’的。”阿玖也笑:“我就是喝这个长大的,可以说‘万杯不醉’。”
长顺见二人一唱一和,也来了精神:“口说无凭,喝!”
酒过三巡,又三巡,已至更深露重之时。殷四娘扶着额头,直打哈欠:“我困得不行了,先回去睡了,你们继续。”
阿玖起身:“我送你。”殷四娘含笑不语,摇着团扇指了下酩酊大醉的二人,自己离开了。
阿玖回到酒桌,长顺正自觉与宋琼相见恨晚,执意要许诺宋琼一个心愿。如此大好机会,宋琼正揣摩要不要趁她醉意求诺借兵之事。阿玖却让宋琼待她清醒后再行此事。宋琼觉得这个良机可遇不可求,犹豫不决。
阿玖思索片刻,仍摇头:“酒后所言,不过一时兴起,还是等郡主心甘情愿,我们正大光明地提。很晚了,我们也回去罢。”
宋琼只得作罢。
这之后,长顺常带宋琼去军营,讲述练兵之道,以及治理郡城的心得。或切磋武艺,或对酒当歌,过了半月清闲日子。与长顺亦师亦友的关系,更让宋琼受益匪浅。同栀郡的男女老少无不对长顺郡主恭敬有礼,但这种礼数并非出于尊卑,而是内心钦佩。宋琼还发现长顺门客中女子众多,皆是足智多谋、爱民细心之人。
到了花灯节庆之日,上下一心,与民同乐。长顺邀请琼玖一同参加花灯节。漫天烟火,更甚银河。宋琼提着一只红豆花灯:“玖玖,你喜欢这个吗?”阿玖前日听闻四娘说宋国动荡,已出现叛乱,心中正自担忧要不要告诉宋琼,如今对上巧笑嫣颜,不想扫她兴,只得撑着笑容:“你喜欢就好。”
待烟花燃尽,黑夜重侵,宋琼与阿玖携手踱步街头。街上已冷清了许多,河渠还飘着许多花灯,一眼望去,宛若一条孤独的萤河。阿玖酝酿了许久才斟酌着开口:“阿琼,你想好怎么说了吗?”
宋琼沉默不语。阿玖继续道:“若你不便开口,我说也未尝不可,只是你肩负着多少人的期望,此事由你来说自然最好。”
宋琼想了想:“我会说的。”
此夜过后,宋琼便满心想着这事,只是仍旧找不到合适的时机提。直到某日长顺忽然问她:“琼妹你是否愿意留下来?我赐你兵土,我们一起管理郡城。”
宋琼见郡主待人真诚,为人热忱,而自己却有利图之,心中纠结本就不知如何开口,如今得她如此信任,更受宠若惊,不好作答,打哈哈过去了。长顺看出她心有顾虑,便暂按下不提,但仍给了宋琼军营令牌。回到东苑,阿玖看见宋琼日日端详令牌,总不提借兵之事,担心她乐不思蜀,宋琼只叹气说自己心里有数。阿玖怎会不知她所想,直言不讳:“你是不是不想回去了?”
“我没有。”
见她嘴硬不肯对自己说实话,阿玖有些愠意,轻嗔:“宋琼。”宋琼心烦意乱,转头走到院子里,折一树枝当剑,挥舞起来,誓要用树枝把烦闷都劈散在空气里。只是愁绪如抽刀断水,宋琼不堪重负,大喝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