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种田娇妻不好惹(444)
李原忙问去哪里。
卫大说道:“离丰都五百里的地方——炎城。”
李原和李义都不太了解炎城的情况,卫大就开始跟两人讲解华国的大体情况。
原来华国国君有四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陆锦,陆林,陆淼,陆炎。这四位公子都有各自的封地。不过,封地的大小与位置自然与受宠程度有关。其中最受宠的当数三儿子陆淼,他的封地是云城,占地宽广,水陆便利,这片沼泽以及东南一大片水域就属于他的封地,这里是鱼米之乡,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不过听说这个陆淼性格强横,为人飞扬跋扈,其手下的人也是这样。那日来挑选家奴的红衣公子有可能就是他的属下。
二公子陆林,因为外祖家势力大,封地也不可小觑,不过,他的封地在南方,叫林城,太远。得穿过云城才能到达那里。
大公子的封地在东边,叫东齐,离都城很近,但是听说,大公子治理得很严格,不知道愿不愿意接收流民。
至于四公子陆炎,他是几位公子中年纪最小的,又是最不受宠的,封地虽然地方不小,但是地方偏僻,多是山林荒漠,土地贫瘠,人口稀少,交通不便。还与西边的胡人接壤,每年都有几次边患。不少百姓都涌向更为富裕的云城林城和东齐去了。
李义问道:“卫伯,那您的意思是要我们跟你去炎城?”
卫大苦笑一下,说道:“是啊,这个地方不是很好,所以我才问你们愿不愿意去?”
李原问道:“卫兄能说说你们为什么要去炎城吗?”炎城是五个地方中最不好的,为什么卫大还要去那里,这里面肯定有缘由。
卫大想了想,说道:“实不相瞒,我们在炎城有亲戚,这些年也时常通信来往,而且我还有族人来往于炎城做生意,他们说,那地方虽然土地贫瘠,但是民风还好,四公子虽然年纪小,但是治理能力却不错。赋税收得不高,商人的地位并不低贱。而且流民去了还分地。前三年免税,三年以后,田地就是自己的了。”
李原一听到这个条件,不免有些心动。三年免税,三年后就是自己的了,这是多好的事情。他想着哪怕土地再贫瘠,只要他们好好干,又不用交税,无论如何也够一家人吃饭的了。
李义也有些心动,李原就说要跟妻子商量商量,再拿个主意。
卫大说道:“这是大事,是该好好商量商量。对了,李贤弟,你们最好这几天就拿主意,因为咱们再走一段,过了这片沼泽地就是岔路口,往南是云城,往西走是炎城,往东就是丰都了。”
李原点点头,当下他们一家人就到一边商量去了。
第三百五十七章 田园锦绣(八)
何氏听到有田地分也很心动,不过,她听到每年都有边患,青壮年男子可能要上前线打仗,心里又有些不放心。毕竟,她的义儿可是正年轻,若是征兵,肯定跑不了。
李义倒不怕这个,他说道:“娘,我学习武艺一是为了保护家人,二就是报效国家,驰骋疆场,那西边的胡人三番五次地侵袭中原,儿早就想教训教训他们了。”
他们无论是陈国宋国还是华国和别的国家,虽然他们之间征伐不断,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北边的匈奴和西边的胡人同仇敌忾。
一家三口在热烈讨论,李原看到女儿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便问道:“灵儿,你觉得咱们该去哪里?”
李灵想了想说答道:“爹,我觉得我们该去炎城。”
李原和李义异口同声地反问:“为什么?”
李灵给他们一一分析道:“据刚才卫伯所说还有咱们前日所见,那三公子的手下如此飞扬跋扈,动不动就让人做他们的家奴,想必三公子也好不到哪里去。那二公子离咱们又太远,大公子选人很严格,咱们这样的去了也是垫脚的。还不如去炎城搏一搏。炎城百姓少四公子才会善待百姓。”
何氏在一旁接道:“我就是怕去了不安生,万一你哥被人拉去打仗,万一胡人进关,烧杀抢掠怎么办?”
现在一家人有了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
他们也没办法,只好暂时搁置,反正还有几天时间考虑。
一家人没商量妥当,在外面呆了一会儿,便各自回去睡了。
当天夜里起了冷风,风呼呼地吹着,半夜时分还下起了雨。卫陈氏和何氏她们赶紧起来,让外面的男子进帐篷躲雨,可惜帐篷太小,就算挤满了也装不下这么多人。
最后年纪大点的和小些的进来躲雨,年轻力壮的就撑着块布雨布在外面硬抗。
李灵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和雨打帐篷的声音,心里不由得直感慨,真是乱世人不如狗呀。这一降温,哥哥和父亲还不得生病啊。这个时候生病可真是要命啊。
李灵是忧心忡忡,其他人也是一样。众人煎熬了一夜,好在第二天雨过天晴,不过气温下降得厉害。更可怕的是李原和卫大等人都开始咳嗽起来。
卫陈氏和何氏等人都是一脸担忧,但又毫无办法。
李灵想了想问道她们谁带有生姜,卫陈氏和何氏说带的都用完了。她又问别人,最后她用半条烤鱼从别人那里换来了一块姜。
李灵和李义和卫云等人又去树林里找了半天,只找了一些车前子,李灵回来就开始用锅烧水煮姜汤,为了避免病情恶化,她把这几天积攒的灵泉水用了个差不多,只希望他们能赶快好。
好在李原和卫大他们都很争气,一锅热姜汤喝下去,发发汗,休息半日就觉得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