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种田娇妻不好惹(445)
卫大感慨道:“还是闺女贴心啊,几碗热汤喝下去,我这病就好了。”
李原笑道:“云儿也没少忙前忙后的。”
卫大看看李灵又看看自己的小儿子卫云,便笑而不语。
卫大他们的身体稍一恢复,众人就继续出发了。
他们走走停停,饿了就在沼泽里捉鱼采些水藻野菜果腹,就这样一路到了华国边界。华国边关的士兵并不是把所有的人都放进去,他们会留下发热发烧的,身体明显有病的,不让进,说是病好了再让进。就怕有什么病传染给华国人。
卫大李原他们真是心中暗呼庆幸,幸亏他们的病好了,要不然还真进不去了。
刘家和田家的不少人都没能进去,只有田氏一家人进了关。
进了关,众人一看到那巍峨的城门,再看看衣甲鲜明的华国士兵,个个都觉得新鲜、兴奋。
守卫边关的将军还不错,给每个流民都发了一个杂面饼子。
接下来就是大家伙决定最终去处的时候,因为再往前走一点就是三岔路口了。李原李义还有李灵最终说服了何氏,她答应跟着卫大他们一起去炎城。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田氏一家人竟然也要去炎城。
田氏一路上拼命地跟他们套近乎,但是大家伙摸透了她的为人,谁也不想搭理她。田氏脸皮厚,倒也不觉得为难,照旧跟他们说话。
一到了炎城地界,他们的日子就好过了许多。
一路上时不时地有施粥施饼的好心人,也有不少废弃的房屋供他们居住。有时还官府还给提供住处。
他们终于到了流民开荒的地方——石城。
不过,到了石城,人们才发现,怪不得这里需要流民哪,这都是什么地方呀?田地贫瘠荒芜,几十里地不见人烟。所谓的田地净是大石头小石块,那地硬得用钉耙都耙不开。
远处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山下有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取水倒是方便。
大家伙去了河边的高地上扎帐篷搭草棚子。卫大把大伙安顿好后,就去石头府衙一趟,说是看看亲戚在不在那里。
到了第二天,卫大跟着一个官差模样的人拉着一车东西喜气洋洋地过来了。
原来,这个官差也姓卫,是卫氏族人,叫卫满。他就在石城府衙当差。现在就负责他们这块的流民。
这一车东西是他和他们的同僚们凑钱买的,还有一部分是石城的人钱人家捐赠的,有粮食有被褥旧衣服等各种东西,官府的救济要等几天才能下来,这些让他们先用着。
大家伙一见了卫满都涌上来问东问西。
有的问:“卫大人,这田地真的是三年免税吗?”
卫满说道:“肯定的,都下了文书了。”
有的问:“可是这片地太差了,还有好些的田吗?”
卫满无奈地摇头:“整个炎城净是这种田地,稍好些的,都被头批流民给种了,你们来晚了。”
大家人也是无奈。
卫满看大家兴致不高,又赶紧补充道:“不过,炎公子说了,地虽然贫瘠,但他们会给流民提供农具和耕牛。还借给你们一笔钱盖房子。三年内还就行,不要利息。”
大家一听,觉得这个主意甚好。
卫满又给大伙说了一些华国和炎城的律令,这一点,各个诸侯国都差不多。像是杀人者偿命,抢劫徒刑五年,奸淫妇女要入狱十年等等。
第三百五十八章 田园锦绣(九)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自己选建房子的地方和分田地。
房子为了取水方便,大家自然要选离河不太远的地方,田地也是。
因为地广人稀,建房子的地方倒可以选大些。
李灵一家人选了一个离大河不远的一处平地上,房子后面是山,占地约有十来亩,前后都可以种菜。
卫大家离他们的不远,再挨着是白家。不过,让他们不高兴的是刘家一家离他们也不远。但是你也不能不让人家选这里。
住的地方选好后,大家先用树枝之类的东西搭个棚子先住住,然后再慢慢建房。之后便是选田地。
虽然田地很多,但是考虑到人力有限,他们也一家也就选个几十亩地也就够了。几天后,官府的救济粮和衣服都来了。一人两身粗布衣裳,每人五十斤高粱或是豆子,任选其中一样。李家一共四口就是二百斤粮食。李灵让家里人选了一百斤粮食一百斤豆子。
现大家伙有吃有穿有住的,便开始耕田种地了。官府又开始发农具,耕牛是要向官府租赁的,可以几家合伙租赁,每天十文钱,还要负责牲口的吃喝,并且不能让牲口生病,要是病死累死了还得赔钱。
李家卫家白家就合伙租了两头牛。至于刘家就和另外几家散户合伙租了两头耕牛。还有就是借钱,李家一共借了五十两银子。他们盘算得好好的,三十两建房子用,二十两种地安家使用。反正没有利息,他们以后慢慢还就是。
耕牛一租来,三家的男人全开始耕地了,他们先把各家的菜地给梨出来,好赶紧种上菜,如今正是早春时节,正是种菜的好时候。
菜地一整出来,女人们就有事干了。她们种菜,男人们继续耕地。至至盖房子的事只能再往后推了,赶农时很重要。
因为这地方离石城不近,他们要买东西只能是攒一起,托一个人进城去买回来。像种子就是这样,是李原去买的,李原把府城里能买到的种子都买回来一些。什么菠菜、白菜、萝卜、油菜、南瓜、冬瓜、韭菜等等,回来再按分发给大家。大家伙互相帮衬着赶紧把菜给种上,浇上水。何氏和卫陈氏她们也去了一趟石城,买了油盐酱醋有和些杂七杂八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