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瓣之下[先婚后爱](41)
姜莱和陈蕴舟走到庭院的一角,那里摆放着烧烤用的长桌长凳,此时被月光照得微微发亮。
“星星好亮啊,”姜莱抬起头,语气里带着难得的惊喜,“感觉永远都在低头赶路,已经很久没有抬头看过天空了。”
陈蕴舟没有答话,只是看了眼女人身上穿着的白色睡衣,然后脱下外套垫在板凳上示意她坐下。
“为什么突然想来看星星?”姜莱坐下后,侧过脸看向陈蕴舟,目光中透着些许探究,“还以为你不会在意这些浪漫的事。”
陈蕴舟微微一顿,缓缓道:“偶尔也想试试。”
姜莱听到他略显笨拙的回答轻笑了下。
夜空中繁星点点,明暗交织,陈蕴舟觉得有些像她唇上的钻石,让人移不开视线。
各怀心事的两人并肩而坐,谁也没有主动打破这份沉默。
不知过了多久,姜莱轻轻侧过头,声音柔和地问道:“陈蕴舟,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这段婚姻,不是吗?”
第22章
你偷男人去了? 姜莱,能不能给我一个……
她的声音很轻, 像是怕打破夜的宁静,但每个字都无比清晰地砸在陈蕴舟的心上。
他本在低头看地上月影斑驳,听到这句话后, 目光却凝滞了。
“不需要这段婚姻......”他低声重复道, 微微扬起唇角的样子有些勉强,“为什么那么说?”
他试图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 可还是难掩那一丝急切。
姜莱微微侧过头,手指不自觉地捻着衣角, 在斟酌要不要把心里话向男人诉说。她低垂的睫毛在月光下投下一道浅浅的阴影。
“刚刚, 我妈给我打了一通电话。”她声音压得很低,压抑着心底复杂的情绪, “她告诉我,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
说完, 她自嘲地笑了笑:“是不是很荒谬?我想不明白, 一个女人前二十年的人生过得有多么糟糕,才需要一段婚姻来赋予她新的生命。”
“更荒谬的是, 我内心有那么一瞬间,认同了她的观点。”姜莱垂着眼,紧抿着唇, 眼中闪过一丝悲怆。
宋婉之或许是对的。姜莱觉得自己二十多年来活的太累了, 所有的光鲜亮丽只是表面, 没人知道她严重的时候每天都要去做心理咨询, 试图从一个陌生人那里寻求短暂的慰藉或解脱。
正是因为这样, 姜莱不得不承认,她当初鼓起勇气找陈蕴舟结婚,抱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
她某一刻,也是希望过这段婚姻可以赋予她新的人生。
如果她被母亲控制的前半生如漆黑幽深的沼泽, 那她和陈蕴舟的婚姻就是池边唯一的救命稻草。
因为童年的心理阴影,她无法进入一段正常的亲密关系。
就像曾经蒋时南对她讲过的一句话:“姜莱,你的喜欢让我感到窒息,能不能放过我?”
这句话像是一根刺,扎在她心底好多年,每当她深夜梦魇时,总会出现那双痛苦的眼睛。
“姜莱,抬头。”这句无比熟悉的话又出现在她的耳边,语气低沉。
再抬起头时,姜莱眼中的晶莹在那瞬间滑落,明明只是一瞬,却被陈蕴舟敏锐地捕捉到。
他没有拆穿女人此刻的脆弱,只是缓缓说出自己的想法。
姜莱永远都会记得,她和陈蕴舟第一次并肩看星星的晚上,他对她说的那番话。
他的语气柔和却坚定:“女人绝不该被局限在婚姻、家庭,甚至是任何一种单一的角色里。”
“所谓女性的价值,是她的思想、独立和面对生活的勇气。无论是选择在家庭中默默付出,还是在职场上打拼,都不是别人评判的筹码,而是她对自己人生的追求和定义。”
“我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我在她生前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段话。以前我特别恨她,恨她的懦弱无能,恨她的自私冷血。但是当我看到这些以后我突然就原谅她了。”陈蕴舟语气停顿了一下,神情释然,“她不仅仅是妻子、母亲,她首先是她自己,所以她的生命是自由的。”
“姜莱,你不用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你也是自由的。”
当晚,姜莱在床上辗转反侧到了凌晨都难以入睡,耳边不时回荡起陈蕴舟在庭院里说的那番话。
姜莱难免有些好奇陈蕴舟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心里觉得有些遗憾,因为仅仅只是听到女人日记里所写的那些,姜莱就能感受到作为女性的力量。
她脑海中的思绪有些混乱,想得最多的其实是陈蕴舟。
她从未想过在某一天会从除了心理咨询师以外的人那得到安慰,更没想过是陈蕴舟。
心底产生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姜莱形容不出,她好像对陈蕴舟的看法悄然改变了许多。
姜莱觉得这种改变让她不安,往往抱有期待的事,通常结果都会让她感到难堪,这是曾经尝过苦头的经验。
就这样,一夜无眠。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房间里,姜莱顶着两个黑眼圈从床上爬起来,像是刚从丧尸文里跑出来。
谭笑洗漱完回到房间便看到了这一幕,脚步一顿难以置信道:“姜莱,你昨天晚上偷男人去了?”
姜莱哽住,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过了几秒才略显心虚地否认道:“没有,就是失眠了。”
“你那黑眼圈都快掉地上去了,等会还要上镜,你多拿遮瑕盖一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