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快餐店[美食](240)
方盘中撒上一层香菜,红绿相间。
五花肉片下入大铁锅,料酒酱油去腥提味,豆瓣酱可以更好的在大葱与五花肉的味道之间做个过渡,薄薄的五花肉片卷曲起来,这时要迅速加入大葱,能够在五花肉味道成型之前,将大葱的味道融进去,勾火蹿的比朱莉的人还高,大铁锅离灶台,勾火立刻消下去,葱爆肉出锅。
灶头周围弥漫着大葱与油脂的结合,就连烟火味都可以拿来下饭,李青原咽了咽口水,他是看饿了,闻饿了,但职业操守在,肩上的摄像机仍旧稳如泰山。
花蛤焯水时间之短,已致李青原都来不及将摄像机调好角度就结束了。
大铁锅内葱姜蒜与花椒煸香,花蛤下进去爆炒,铁锅需不是离开灶台以控制火候,最后香菜点缀加增加风味。
芋头扣肉从蒸箱里出来的画面是摄像师期待已久的,秦岳从旁边扇了扇空气中的风,厨房才是人间天堂。节目录制过程中,会涉及到制作过程的提问环节,自然都是由秦岳出镜。
整个过程由于节目内容需要保密,这一天朱莉没有开直播。
朱莉没什么,整天守着直播间的观众不习惯,生活似乎缺了点什么。她提前一天在店里贴了告示,涉及到大厅部分,介意被拍到的可以改天再来。
这谁会介意?
尤其明珠小区的大爷大妈,他们可乐意出现在电视屏幕里了,这又是他们常看的节目,自己要是出镜了,那更是得守着时间点打开节目了。
小孙子上学去了,赵大爷虽然中午能抢到最前排,但他身边没牵个小孩,心里空落落的,不习惯。 “小刘啊,芋头扣肉葱爆肉都来一份,爆炒花蛤真是难得,来一份吧,再来个地三鲜和拍黄瓜……我还要打包一些,芋头扣肉,红烧大排,白斩鸡,清蒸狮子头还有卤鸭腿各给我打包三份。”
赵大妈一时不明白,“你要打包这么多干嘛?”话没说完瞬间想明白了。
赵大爷作为当天第一位顾客,自然是被拍到还要接受采访了,莓莓不需要任何的沟通话术,赵大爷很愿意被采访。 “……嗯我为什么要打包这么多份啊,给孙子他们带去,小孩儿过年都跟着我们来这里吃,担心他回学校吃不惯,他们住的远,我下午闲着也是闲着,送到他们家去。”
“您真是位好爷爷。”
“这不爷爷应该做的嘛。我孙子心里也想着我呢,”赵大爷必须得说说:“前段时间我生日,小家伙送了我一张贺卡,写了祝爷爷生日快乐,上面画了我喜欢的几道菜,他说最喜欢和爷爷奶奶一起来吃饭,你瞧这鬼灵精怪的。”
说完赵大爷回到正题,“我孙子自从来这吃饭后,吃饭不用管不用催,太省心了。我担心他吃不到又瘦下去,好不容易养出来的膘……”
后面的几位大爷大妈都被赵大爷这一句逗乐了,他们才不在乎有没有话筒,谁也挡不住他们说话,“这家店我们都是老顾客了,老板还没开这家店的时候我们就吃。”
另一位大爷说:“那时候就摆在我们小区门口,现在开了店,菜的种类多了,想吃什么就点。”
“我们都拿这儿当食堂,价格实惠,不用自己烧菜洗碗。干净卫生是最主要的,天天开直播都看得见,我两个孙女周末过来也带他们上这儿来吃。”
“我们是最早一批顾客了。”
大爷大妈们得意洋洋,小蔡排在后面无声抗议——我是第一位试吃员!朱莉摆摊之前我就先你们一步尝到了!
但人家话筒不递过来,小蔡也不会主动说这些,今天也是因为好奇电视台是怎么拍节目的,正好开学这段时间还没忙到脚不沾地,先到叔叔阿姨还有朱莉这边报道一下,把奇迹开餐店的开年第一顿吃了。
小蔡后面盛雨晴和陈佳乐,盛雨晴作为一个即将进入电影学院学习的学生来说,对这些摄像机啊,拍摄流程都非常好奇,一定拉着陈佳乐早早过来。
她俩听见大爷大妈说自己是最早一批顾客了,心想自己才是最早一批,奇迹快餐店最早是在他们自习室楼下摆摊的,但是这两位姑娘也不会主动搭话。
摄像机意外地转向她们俩,莓莓提问:“两位也经常来这儿吃吗?”
“天天来。”
“是在这儿附近上班吗?”
“不是,是考试复习在附近,奇迹快餐店就是我们食堂,营养均衡,脑子更好使。”在聊天中,莓莓了解到,朱莉为了给他们考研生补充精力,连续做了两个月的红枣当归汤,考试临近几天也是给他们行了很大的方便。
这算是采访中的意外之喜,不说能让节目内容更丰富,她自己也对这家店产生了更加大的好感,很少有店能这么灵活地为周边居民服务的。
莓莓感觉现在的人看待事情都有一套可笑的模式,人的脑袋和思维好像都活在框架里。老板一定和消费者反着来,顾客少的时候怎么都行,上赶着,多了就产生距离了,好像接近顾客会把他的神秘性破坏掉一样,她觉得奇迹快餐店就是自己一直寻找的,非常接地气,没有距离的一家店。
最关键的一点是,老板从开始营业的第一天到现在,始终如一,菜干净卫生,工作环境透明,待人真实真诚。
说起来简单的几个词,都做到很难,谁不是利益为先。
剪辑的几个要点,文稿的关键词脑中都有思路了。
店里顾客始终络绎不绝,与平时没有区别,大家自己顾自己吃饭,聊天,免费区域也是轻车熟路,玉米浓汤银耳羹,满足甜咸不同口味的需求,小酥肉与三鲜馅蒸饺,满足荤素不同饮食习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