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燕迟(33)

作者: 苌苌楚楚 阅读记录

他甚至还觉得此法甚好,向徐遣投来商讨的目光。两人对视一眼,徐遣压下心里的怪异,默认了此法。就现在来说确实是只这么办最好了。

那么现在还有一个问题,众人将目光投向了萧翎。

萧翎一抬头对上怎么多目光顿时无从适从,“……看我干嘛,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别想让我回去!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嘛……”

“那么,阿翎你……”他顿了顿,有些无奈道:“你跟着吧,但一定不要私自行动。”反正让他回去他也不会回去。说完他将目光转向居良二人,询问意见。

这个年轻人投来的目光不像是建议,更像是替他们做好了决断,徐遣默默想到。

他肯定是想让萧翎回去的,但是不好当着萧翎的面说出来,怕被这小世子记上一笔。

于是徐遣和居良俩个人互相相讨了一会,也同意了,不过让那个被派出去的小吏再去陈王府禀报。

这么短的时候料想也不会出什么事。

因为就算是让萧翎回去了,估计也会悄悄跟在他们后面。

萧翎眼光亮了亮,他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刺激的事,心里隐隐有些激动,还想着陆晏不会不让他参与罢?他自小看些江湖侠客风花雪月的话本,最是向往行侠仗义,每每看到精彩处心中蠢蠢欲动之心更甚,如今终于是有个机遇。

他摩拳擦掌,想着大干一场,做一回解救孩童的侠士,此时的他没想过此事会有多么危险。

他只知道今夜必须要救那些无辜的孩子。

况且他今天为了在陆晏面前展示一下还特意带了件武器……

※※※

烛火葳蕤,宋罡忍着疼痛疾步走过连廊,他走路生风,引得烛火摇曳。

这地下暗室千回百转,暗门众多,要是不熟悉的人进来必是要找不着路的。他到现在还是有些不认路凭着记忆走到祭祀的那间暗室,“嘎吱——”一声,沉重古朽的木门打破寂静。

他脚踢到了什么软物,“哎呦,谁!”那醉汉被人踹了一脚扰了美梦,半醉着挠着头就要起身。只见这来人举着个火把,脸色漆黑,身材魁梧堪比罗刹,是宋罡!

那醉汉一下子酒意全散,哆嗦着想要从地上爬起来。躺在他旁边的那几名醉汉明显被吵醒,注意到宋罡赶忙想起身。

宋罡看到他们这幅样子气不打一处来,猛踹了那醉汉几脚,“让你们看几个孩子都看不住!老子在外面奔波,你们倒喝得痛快!”

那汉子被他踹得连连求饶,其他汉子也纷纷替他说些好话。

没错,这几个人就是昨天看丢孩子的那几个,也是喝的酩酊大醉,不省人事,醒来后就看到小六已经跑了,人影都找不到个,也不晓得那绳子绑的好好的是怎么跑掉的。

宋罡正踹得起劲,好似要把这几天受的气都撒在那汉子身上,突然被人拍了下肩膀打断动作,宋罡带着满腔怒气回头:“那个不长眼的……”待他看清,瞬间收声,哑口无言。

只见来人身着一身素白,只在领口处绣着青面兽纹,身形是格外的消瘦。

脸上带着一丝图案都没有的纯白面具,只在双眼出开了两个小孔,在幽暗的烛光下看着就如地狱归来的厉鬼,说不出的诡异。他就是七杀教的教主,教徒们都叫他万教主。

旁边站着翟闻,正一直给自己使眼色。

翟闻这人生着副好皮相,面若繁花、色若桃李,一股子书生斯文气,说气话来也文绉绉的,手上更是一点茧子都没有,走出去定会被认作是来求学的秀才。宋罡一向是瞧不起这小白脸,觉着一个大男人看着一点血性都没有。长得比女人还白算什么汉子?

他看到万教主立刻挺背站直,如同见了猎户的狼,任凭在外如何的张牙舞爪此时也是夹紧了尾巴,有些心虚的开口:“教主,我……我正在教训这些喝醉了……”

万教主摆了摆手,“翟闻都同我讲了,少了个祭品。”

宋罡怒目瞪着翟闻,后者轻轻瞥了他一眼直接无视,不予理睬。

“是我问他的,罢了,时辰快到了,先举行祭典罢。”他的声音空明凄厉,如同鬼魅的低吟,显得格外渗人。

宋罡听罢,低声应到:“诺。”

第17章

树影婆娑,月影清凄。

西市的巷落里寂寥无声,偶尔几只猫狗跑过,发出几声若有若无的声响。居良领着他那二十禁军并着徐遣的四十府兵皆是猫着腰放轻脚步跟着李小六的步伐。

西市里头房屋杂乱无章,巷子纵横交错,兜兜转转已是不知是何方向。

这西市本是先帝年间由前户部尚书方谦主持修建,本意为修建锦京最繁华的官办坊市,当年征民夫数千,声势浩大,曾经还未修成时一间商铺要价五百银却依旧被商贾趋之若鹜。可就在即将修建成时方谦被检举与意图窃国谋反的康平王有书信往来!且那信中净是些朝野要事!此事事关重大,方谦当天举家老小就进了刑狱,后经审问他也是供认不讳,意图勾结康平王以谋求从龙问鼎之功!

先帝震怒,命人将其及其家眷斩于西市门前,唯独方谦堂弟因检举有功不仅未受牵连反而还升了官。

这里是方谦最后主持的工程,也是他血染埋骨之地……

此事之后西市的工程就一直被搁置了,当时西市空凉,恍若一座孤城,更有传闻夜半无人时总有方家老小孤魂不散,在西市游荡。但因为屋舍店铺近乎修整完全,后来大虞与胡人建立互市,与西域诸国开通商路,来往行客络绎不绝,一批又一批的西域行商不远万里进入锦都。他们不信这些孤魂索命传说,悄悄搬进来,后来百姓们见那些胡人搬进来不仅没事,更是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并且还没有租金,便也纷纷效仿,西市也就逐渐成为锦都最大的民间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