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聊斋修功德(156)+番外

作者: 忘鱼鱼 阅读记录

“大白,你去拿!”宋玉善使唤道。

秦缘又收获了四期报纸,最近的那期,前天凌晨才发行。

没多久,看完了,熟悉的被吊胃口的感觉又来了:“师妹~”

“这次我这个老板也不顶用了,下一回,得下个月初才发。”宋玉善说。

下一回,她都还没来得及写呢!

“若水先生是何人?家住何方?”秦缘问。

宋玉善摇了摇头:“阴世书局收的稿,我也不清楚,说不准若水先生压根不是人呢?”

“是哦,是鬼先生吗?”秦缘后悔自己这么早看了,没看到结尾,浑身难受。

在师姐继续打听若水先生前,宋玉善及时转移了话题:

“师姐,我待会儿打算去书坊,让伙计们把观中的藏书印一份出来,到时候放到藏书楼里,原本藏在乾坤袋里保存,既方便翻看,又不怕遗失。

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瞧瞧?中午我请你去福满斋吃白食!”

秦缘这才把注意力从话本上稍稍转移了一些出来。

她还没见过书坊印书呢!

“《阴世杂报》也是在书坊印的嘛?”秦缘问。

“是,书坊后面还有一个焚烧场呢,专门烧送去阴世的东西的。”宋玉善说。

“那我要去!”说不准能看到正在刊印的第十六期报纸呢!

第141章 招人

到了书坊,宋玉善先带师姐在书坊四处转了转,然后去生产区域,带她参观了造纸坊和印书坊,满足了师姐的好奇心。

秦缘一圈转下来,明显感觉到,师妹家的书坊内部好像自成一体。

男女老少,分工明确,各有各的事情做。

青壮年,无论男女,读了书的,大多做的和文字有关的活儿,比如记账、校版、管考勤之类的。

没读过书的,干的就是体力活儿和技术活儿,比如拉车搬运的、调墨晒纸、做饭这些。

小孩子要么在庭院公共区域嬉闹玩耍,要么在内部的学堂里读书。

老人照顾孩子的同时,还领了打扫卫生的活儿,还有的做了管事。

彼此之间,还十分熟悉,问过才知道,一个家庭,基本上都在书坊做工,彼此还都是街坊邻居,干活儿的氛围非常好。

她虽然没有见过别家的书坊是什么样,但她能看出,在这做工的人都很快乐。

宋玉善把印观中藏书的活儿安排了下去,空出一班人来,专门做这个。

然后把藏书乾坤袋交给了师姐保管,让她从旁协助。

等秦缘抱着乾坤袋,被抽掉来印刷这批书的人围住请教时,她“可爱”的师妹已经不见人影儿了。

说是和书坊的管事开会去了,要扩大经营,把生意做到郡城去,好赚多多的钱。

看在赚钱的份儿上,秦缘才勉强原谅了师妹抓壮丁的行为。

与此同时,有师姐代劳,解放了双手的宋玉善,已经与书房中的大小管事齐聚一堂,在听他们汇报这小半年的书坊经营情况了。

书坊管理都很成熟,她以前在扶水县的时候也经常当甩手掌柜。

离开这么长时间,书坊按惯例办事,并没有出什么纰漏。

听完了管事们的汇报,宋玉善肯定了大家的功劳,按功劳和职位,给大家定了不同级别的奖金,连普通工人的也没落下。

没有什么比发钱更让下面的人快乐的了。

宋玉善年纪轻轻,能在书坊的声望这么高,与当初她制定的奖金制度,按劳分配原则和各项福利政策有很大关系。

发了奖金,宋玉善才说起了接下来她对书坊的安排。

“大家也知道,我之前去郡城寻师门去了,这次回来我不会久留,不多时就要回郡城去修行。”

刚领了奖金,喜气洋洋的管事们高兴不起来了。

从前知晓小姐成了修士,越修炼,越长寿后,书坊后继无人的担忧就没了。

只要小姐修为上涨,最少接下来几百年都不愁。

所以他们都很高兴小姐踏上修行路的。

可现在小姐越走越远了,他们这些人还留在原地。

他们可全仰仗着小姐才能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

此时听小姐这样说,一下子就担心起来。

宋玉善见气氛沉闷了下来,还有些不解:“这是怎么了?都苦着个脸?”

她才刚铺垫了几句呢!

“小姐,您修行为重,我们会努力管好书坊,不给您添麻烦的,或者我们也可以陪您举家牵去郡城啊,您能不能别放弃我们?”

有个小年轻管事没忍住,说了出来,委屈的都要哭了。

“咳咳!”宋玉善差点没被茶水呛死,她什么时候说不管他们了?

这小年轻管事是看门的马老伯的孙子,名叫马小茂。

是唯一一个被送到县里书院读了书,成绩还不错,却不打算去考取功名,而是回来给书坊添砖加瓦的孩子。

她没记错的话,马小茂今年也才十五岁,书院那边没有读了。

现在应该是在庆叔手下做事,今年才开始做小管事,庆叔跟她说过,是打算把这孩子当接班人培养的。

当然,庆叔选的接班人苗子也不止他一个。

宋玉善此前也只见过他一面,还没怎么同他说过话,以前看着还挺稳重的。

能放弃考功名的机会,回书坊做事,也是个有想法的。

但今天之前,她都不知道,这家伙还是个哭包。

宋玉善无奈的说:“我以后确实要长居郡城,不过两地距离,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此次我从郡城回来,只花了半个时辰。所以小马管事,你多虑了,修行也是要花钱的,我才不舍得放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