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209)

论洛丹不愿意接受失败,但凡还有一点点希望,他都愿意去搏一下。若不是这样,他也不会制定出这一次的作战计划。

只是现在,似乎连最后一丝希望也看不到了。

到了这种时候,论洛丹自然也会更圆滑一些,先图自保,才有以后。

次仁斯塔害怕回到鄯善之后,会受到论洛丹或者朝中的责罚,所以不敢逃又不愿降,只能死。

但论洛丹不怕。

他是吐蕃任命的河西节度使,同时节制鄯善、且末、焉耆数地,偌大的西域,也就只有于阗和疏勒不在他的管辖之中。

作为这片地方的最高长官,没有人能断他的罪。

至于国中……次仁斯塔不知道,但论洛丹很清楚,国中因为赞普崇佛之事,与信封苯教的贵族之间的冲突越演越烈,势同水火,根本就无力再管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西域。

只要能回去,他就还是那个风风光光的节度大使。

但还是要尽量带走更多的人——特指吐蕃军队,毕竟其他地方虽然还有驻军,但不方便调动,这支大军才是他的根基。

至于那些别部,能够为他制造撤退的时机,就算是物尽其用了。

这样还能节省些粮食。

第77章 抢怪这种事,需要理由吗?

沙漠虽然广阔,但是真正能走的路就那么两条。尽管是从吐蕃营地里逃出来,但除了少部分慌不择路的,大多数溃兵并没有乱跑,而是顺着来路,往焉耆的方向跑。

顶多只是怕有追兵,干脆偏离主道一段距离,远远地顺着相同的方向走。

焉耆城被安西军占领的消息,虽然中上层尽力隐瞒,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强,而这种消息又传播得足够快,很多人其实都已经知道了,只是不敢也不愿相信,或者干脆只是觉得这个方向更熟悉,也就更安全。

然而走着走着,他们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那是什么?”有人指着前方的沙山问道。

夜里风很大,沙山上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飞,远远的只能看到一个隐约的、庞大的轮廓,不像是鸟,更像是什么奇异古怪的存在。

三更半夜、荒郊野外、大漠黄沙,突然出现这种异象,让人心里发毛。

溃兵们磨磨蹭蹭、战战兢兢,半晌才走到沙山附近,也终于看清了,那似乎是风吹动什么东西在飞……像是某种布料?

是风就好……他们壮着胆子又靠近了一些,眼尖的人终于认出来了,“原来是一面旗帜!”

可是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怎么会有一面旗帜?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决定爬上沙山,将旗帜取下来,可以用于夜里御寒。

沙漠里的昼夜温差极大,这个季节虽然冻不死人,但野外也没那么好过,他们逃得仓促,什么都没带,这么大块布料,会有很多用处。

等到旗帜被取下来,借着星月的光芒,一群人终于看清了上面的字。

一个金线绣成的“唐”,在暗夜里仿佛也散发着淡淡微光。

“是唐军!”一个士兵小声惊呼。

“唐军怎么了?”也有人不明所以。

军队里等级分明,异族尤其如此,因为他们在身份上就直接分了贵族、平民和奴隶。

会在战斗爆发的第一时间就选择溃逃的士兵,几乎都是贵族和平民,他们的命不值钱,在军队里也只是边缘人物,不受人待见,消息也不灵通,很多人甚至根本没听说过“天兵”两个字。

但现在他们知道了。

世上不可能有真正的秘密,连上面有意保密的焉耆城易主的消息也没能真的瞒住,何况这件事知道的人那么多?

有人连天兵两个字都没听过,有人却知道得太多了——

在流传的过程中,关于天兵的来历不仅演变得越来越完整,有头有尾,甚至还视传播者的不同,出现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

不过大概的意思都差不多,总而言之,天兵的主人是某位神明的爱女(此处神明的身份根据各民族信仰不同而有所变化),神明因为遭遇强敌,无法顾及她,就送她下凡转生,还派遣了很多天兵天将在她身边护持。

之所以以前大家都不知道这事,是因为神的爱女年幼,无法发挥神力,现在她长大成人,就能召唤出天兵天将了。因为她召唤的只是天兵天将的化身,所以这些化身虽然实力低微,却可以死而复生。

至于为什么神的爱女会转世成为郭昕的女儿,那是因为神明是天上的战神,而郭昕是人间的战神——早十年前,郭昕确实也在西域闯下了赫赫威名。那时,这些部族也大都是唐军的附庸,如今虽然已经转投吐蕃,可是今昔对比,反而更怀念那时候的日子。

大概也就是因为这样,这个故事才流传得那么快。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论洛丹那样,遇到这种事第一反应是质疑和警惕。身为统治者,他们也经常用这一套神神鬼鬼的东西来糊弄底层,所以现在,大家接受起来也毫无障碍。

何况这故事编得确实有板有眼,就算是雁来本人在这里,听到这个融合了神话传说,结合了历史事实,又掺杂了自身想象的故事,估计也只能叹服。

总之,有了“神的女儿”和“天兵化身”,现在的唐军早已不是原来的唐军,所以才能打得次仁斯塔的队伍节节败退,甚至连焉耆城都给占去了。

在沙漠里留下旗帜这种事很奇怪,但如果是天兵,那做这种非常之事也就没什么好奇怪了。

这旗帜多半也是他们留下的,当然不能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