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个将旗帜取下来的士兵犹豫片刻,还是道,“我……我还是想带上它。”
“哎,你怎么……”其他人顿时急了,“带上这东西可能会找来祸患啊!”
“不会的。既然是神女和天兵的东西,怎么会随便害人?应该是庇护普通人才对。”
“可我们又不是她的子民。”
“那我们就带上这面旗帜,去焉耆城投降怎么样?”
“咦?”
溃兵的去处一般有三种,要么被己方找回去,要么被敌方抓回去,要么跑远些,找个地方偏僻、人迹罕至的小村子安家落户,变成普通百姓。
不过西域地理环境特殊,只有一个个围绕着绿洲建立起来的城池,第三条路基本是走不通的,所以他们只剩下两个选择。
被吐蕃人找回去也是继续跟天兵和回鹘人作战,这次能逃出来,下次就不好说了。
不如去投焉耆。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跑出来?”有人发出灵魂质问。
当时直接降了多好,省得提心吊胆地跑回来。
众人陷入沉默。
不过将旗帜带上这事,却是定下来了。
一行人又往前走了一阵,发现这面旗帜并不是特例,道路两侧竟然都插了不少旗。有个士兵突然灵光一闪,“我知道了,这些旗帜是用来指路的!”
在沙漠里迷路也不是玩家的特权,而是常事。
论洛丹率军出征,还从焉耆带走了一队向导,就是为了防着这个。
沙漠里大片大片的黄沙和戈壁,能用来做路标的不多,要么是树,要么是死人的骨骸。像插旗子指路这种事,当然不是没有人能想到,只是往往刮几阵风就没了。
但如果是天兵的旗帜,那自然不同。
旗帜能庇护人,本是虚无缥缈的说法,但不知怎么,这会儿大家看着这些旗帜,莫名就增添了几分安全感。
他们干脆重新回到了路上,这边更好走。
但是才上来没多久,忽然有人道,“什么声音?”
众人一听,果然好像有种从远处传来的响声,似乎连大地都因此而在震颤,像山崩,像沙陷,听得人心中惶惶。
正不知所措时,一个士兵突然叫出声,“这是、是大军行进的声音!”
这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哪里来的大军?
哦,焉耆城来的……这个念头让人心头一跳,那来的岂不是天兵?
有人提议赶紧离开大路,把地方让出来,也有人觉得这是个机会,正好投降。
争论一阵,投降派胜出,因为他们来的时候就走了三四天,回去估计也要这么久,但身上没有食物和水,根本熬不到那时候。
一群人惴惴不安地等着,那个抱着旗帜的士兵想了想,干脆用长枪将旗帜举了起来。
没一会儿,他们就等到了跑在最前面的玩家。
……
玩家其实早就看到前方的红名了。
稍微想想就能猜到,大半夜不睡在这荒郊野外乱跑的红名,会是什么人。
他们跑这么快,就是为了赶时间,在后面的玩家进入地图范围之前,先把功劳抢到手。
上回游悠悠她们走在路上就捡了两三千俘虏的事,哪个玩家不知道,哪个玩家不羡慕?
本来他们因为落在了第二批,没能赶上夜袭,还有些失落。虽然按照指挥官的说法,待会儿他们到了,还会有第二次夜袭,但效果肯定不会有第一次那么好。可是现在,路上白捡俘虏,顿时感觉“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都是缘分呐!
尽管就是奔着功劳来的,但是玩家也没想到,这些溃兵会那么配合。
不仅举着唐军的旗帜,而且离得老远就跪下去了,动作丝滑无比。
搞得已经准备拔刀的玩家还有点失落。
不过转念想想,又觉得这样也好。这条路上必定不会只有这么几个人,得赶紧到前面去,流程自然越简单越好。
将溃兵们叫起来,一个玩家陷入沉思,“你说,跟他们交代一下,等后面的人过来,就说已经被我们抓住了,有用吗?”
“肯定没用啊,你在想桃子。”另一个玩家毫不犹豫地说,“换你你认吗?”
那必然是不认的。
对玩家而言,路边的无主之物人人可捡,有能者居之。抢怪这种事,需要理由吗?
“留一个人吧。”队长想了想,这些俘虏走得太慢了,带上不方便,就说,“前面还有那么多野怪,他们应该不会在这里浪费时间的。”
说着指定一个玩家,然后就带着剩下的人风风火火地跑了。
一旁从头听到尾的俘虏:……总觉得这些天兵跟他们想象中的不一样。
路上有俘虏的消息很快就传出去了。
玩家们也不赶路了,到处去抓俘虏。
真的很好抓,走着走着就会遇到一波,多的几十人,少的三五人。不过很快玩家就发现了不对劲,怎么这俘虏越抓越多了呢?这一战跑出来这么多人吗?
而且,其中怎么还有回鹘人呢?
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之前吐蕃和回鹘的战斗中陆续逃出来的。
每一战都会有不少溃兵,虽然战斗结束之后,主帅会派人出来收拢,但总有些人不愿意回去,想方设法躲了起来。
这回玩家抓俘虏的声势太大,跟地毯式搜索也没什么分别,反而把他们给找出来了。
赵猫猫发了个统计贴,将所有队伍报上的数字合计了一下,最后得出的结果十分惊人,光是这一波就抓到了三万多俘虏!
还得是论洛丹啊,带了十万大军过来,这羊毛薅起来就是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