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317)

所以当他带着一支队伍回来时,玩家们立刻欢欣鼓舞,抛下手上正在进行的工作赶来围观,完全不知道他差一点就被抓捕审问,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成为两边开战的导火索。

不过就算知道了,他们可能也只会在论坛上发帖子公开嘲笑他吧……

此刻的高富帅,完全看不出被捉时的狼狈,大步流星地走在最前面引路。

李鄘被亲兵和属官簇拥着,走在他身后。

本来,城中的守将和官员是不同意李鄘亲自过来的。就算真的是安西军的使者,也不代表就完全没有风险,何况他们还不能完全确定对方的身份?

但李鄘能从京兆尹的位置上被提拔为凤翔陇右节度使,就是因为他性情严毅、手段强硬,他决定了的事,自然无可更改。

至于李鄘本人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

只有自己做了统兵之人,才会知道战争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并不只是战场上的拼杀,还有太多的情况需要考虑。他背靠大唐、治理的是关中之地,尚且如此,何况西域?

如果安西军当真如那人所说,孤军坚守至今,他自当出城迎接、略表敬意。

但此刻,李鄘看到潮水一般从营地里涌出来的人,忽然有点不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了。

虽然已经知道城外这五千人只是护送使团过来,对他们并无恶意。

虽然按照高富帅的说法,出发之前那位雁帅就已经有明令:“未经许可,不许任何一位天兵踏上唐土。”

但是被这么多人包围,目光灼灼地盯着看,就是李鄘也有点挡不住,更不用说跟随他的属官和士兵了。若不是对方身上没有着甲,手上也没拿武器,看起来不像是要动手的样子,李鄘都想拔剑了。

就在气氛变得越来越古怪,李鄘的从人们也开始骚动起来时,忽然一道清亮的女声从人群后方传来,“都围在这里干什么,散了散了,帐篷搭好了吗,晚饭做好了吗?还不赶紧干活去?”

于是围拢在周围的人,又如潮水般退去……呃,没有退太远,就是往旁边让了让,然后手忙脚乱地假装干活,实则偷偷留意这边的动静。

看到这一幕,不知为何,明明还是被那么多人盯着,但是李鄘和从人都没了之前的紧张。

他收回视线,抬头看去,就见一个十分年轻的女子被人簇拥着走了过来。

她身着官服,手捧文书,身后跟着一队整齐划一、庄严肃穆的卫士,快步走到李鄘面前,先自报家门,行拜见之礼,再奉上文书。

流程很正式、态度很端正,让李鄘越看越别扭。

他是听高富帅说过,如今的安西四镇节度留后,是郭昕的义女,但是想着事急从权,安西总要有个管事的人,此女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得到郭昕的支持和其他人的认可,殊为难得。

何况她还是燕国襄穆公主之女,就算要挑剔,也轮不到李鄘来挑。

但李鄘没想到,她的属官竟也是女子。

不止属官,刚才过来围观的士兵之中,也有半数是女子。

不过正因如此,李鄘反而有些相信所谓的“召唤天兵”之说了。寻常的军队,去哪里找来这么多的女兵?

想到这里,李鄘再看向那些天兵,眼神又不一样了。

若这支天兵的战绩当真像他们自己说的那样亮眼,那朝堂内外、乃至大唐内外的局势,恐怕都要为之一变。

这本该是好事,但只怕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风雨欲来啊……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逝,很快就被李鄘敛去,他伸手接了文书,打开检查过,确定为真,脸上便露了笑,拱手道,“唐长史,得罪了。只是职责所在,不敢稍有疏忽。”

“应该的。”唐一也拱手道。

又寒暄了几句,李鄘便主动邀请使团入城,还道,“本来这些安西军的勇士,也该请入城中接待,只是不得军令,不敢放行,还请唐长史多多担待。不过诸位远来辛苦,城中别的没有,些许酒肉还是能提供的,万望不要嫌弃。”

“李帅客气了。”对方不仅是个好打交道的聪明人,态度也很和气,唐一脸上的笑容便也带上了几分真心,“按规矩来便是。”

两人说着话,就往陇州城的方向走,其他人急忙跟上。

李鄘上马时回头看了一眼。地方官员派遣使者入京,五十人的数量有点多,但跟五千人比起来,似乎又不算什么了。

出城时李鄘就已经安排人洒扫了驿站,使团进城之后就能住进去。

而后他又在自己的官衙里设宴,为使团接风洗尘。

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不显得那么生疏了,李鄘这才问起西域诸事——之前时间紧迫,高富帅只是大概讲了一些,并不详细,况且唐一是官员,她能说的东西肯定更多。

唐一微微一笑。

她知道,李鄘打听出来的这些消息,回头都会变成文字,落在奏章上,送到京城。这样,在使团进京之前,长安城内的皇帝和朝官们就已经对他们有所了解,说不定还能提前想好应对之法。

正好,她也有些话,要借李鄘之口,让大唐君臣知道。

于是她喝了一口酒,便也对着李鄘吐起了苦水。

这个官不好当啊,天兵绝对是世界上最难管的存在,因为他们对一切都没有畏惧之心,也不愿意好好听人讲道理,好奇心又强,什么都想去试一试,所以总能弄出各种意外。

以上,完全是唐一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