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千人说是护送使团过来的,听听就得了,实际上想干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一路上,玩家也没少折腾出意外。
什么在野外吃了不知名植物上吐下泻啦,什么看到路边的野生骆驼想要去驯服结果陷入流沙啦……总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已经死回去了好几个。
李鄘和陪客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跟高富帅说的不一样啊!
在高富帅的描述里,玩家不怕苦不怕累,甚至连死都不怕,指哪打哪、所向披靡,正是靠着他们,雁来才能在西域站稳脚跟,甚至对周边势力形成威胁。
所以在众人的想象中,天兵是一支跟安西军一样纪律严明、战力出众的强军。
结果听唐一这么一说,怎么感觉天兵根本没有纪律可言,甚至是那种还在战场上,就能为了抢战利品抛下敌人,自己先打起来的存在?
李鄘使了个眼色,一个官员就端着酒杯起身,给唐一敬了酒,然后才道,“唐长史过谦了,安西军既然能够驭使天兵作战,想来内部自有一套管理他们的法子。”
唐一苦笑道,“我们安西军内,根本不管他们。我们这些官员,管的其实是安西境内原有的百姓,天兵都是随他们去的。”
“这……”那人有些狐疑,“难道作奸犯科也不管?”
“自然要管。”唐一说,“但通常都是让其他天兵去处理,他们对这个很在行。”
众人顿时无言。
李鄘抬眼看了另一个人,此人便也起身敬酒,问道,“可是听之前那位高郎君所言,安西军战力强大,就连吐蕃和回鹘的精锐大军,也不敢直撄其锋。如此强军,怎会如唐长史所言这般?”
“唉,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唐一长叹一声,“天兵之所以在战场上肯拼命,那都是冲着雁帅的奖励去的。”
这是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但仔细想想,又似乎确实如此。
自从府兵制变成募兵制之后,大唐的军队其实也差不多,犒赏丰厚,便肯拼命,稍不如意,就要作乱。
当初泾原兵变,不就是因为朝廷调动大军去平叛,却没有给予犒赏,士兵们心存怨恨,干脆直接冲进长安城抢掠,把皇帝都逼得仓皇出逃吗?
这么一想,都不免心有余悸。
天兵是一柄双刃剑,可伤人,亦可伤己。可是正如朝廷没有选择,只能使用募兵,安西也同样没有选择,只能依靠天兵。
陇州城的文武官员们,一时都心有戚戚。
陇州守将忽然想到一事,脸上的表情都扭曲起来,连忙问道,“依唐长史所言,那之前高郎君说是,雁帅有命,不许任何一个天兵踏入唐土的话,也不作数了?”
泾原兵都敢冲击长安城了,天兵比他们更厉害,万一不愿意在城外风餐露宿,真的不会来攻打陇州城吗?
“这倒是不必担心。”唐一连忙道,“天兵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只怕雁帅不再召唤他们,所以这话他们是一定会听的。”
她顿了顿,话锋又一转,“不过诸位也知晓,真到那个地步,就是鱼死网破了,无论是雁帅还是天兵,都不愿如此,所以这一招是杀手锏,不可常用。”
众人了然地点头。
天兵如此桀骜不驯,自然不愿意被人威胁。所以这种话说多了,只会影响双方的关系,必须要留到关键时刻。
这么一想,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为什么会有五千天兵护送使团这么离谱的安排?因为这根本不是安西那边的安排,而是天兵擅自行动。但雁帅虽然管不了他们的行动,却可以划出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不管怎么说,不会打起来就好。
……
夜已经很深了。
李鄘坐在书桌前,还在斟酌这封奏章要怎么写。
到他这个位置,写奏折当然不能只是把情况交代一遍,其他的都等上面安排。他要在奏折里,给出自己的处理方案和建议,以便陛下与朝中诸公能够早作准备。
如果天兵只是一支跟安西军一样强大的军队,那虽然可能会对局势造成种种影响,但处理起来倒也没有那么麻烦。
最坏也无非是又多一个不听朝廷号令的藩镇。
但天兵若是唐一所说的那样混沌桀骜,反而叫人不知如何下手了。
好半晌,李鄘才缓缓落笔,写下“静观其变”四个字。
不过奏折写完了,他没有立刻就让人去送,而是打算这两天让下面的士兵去跟天兵相处一番,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与唐一所说的内容印证一番,再将之送出。
所以第二天一早,李鄘就叫来了自己的亲兵队长,让他亲自带着人去城外送犒军的物资,顺便摸一摸天兵的底。
昨晚的接风宴,亲兵队长也在场,只不过长官们坐着吃喝,他在门外站岗而已。
但该听的都听到了,自然也明白李鄘的意思,当下领命而去。
本来听了唐一那些话,亲兵队长心里是有些打鼓的,生怕天兵都是穷凶极恶之辈,不好相处。但实际接触下来,却只觉得他们虽然很多地方都表现得十分无礼,行事也过于随意,但又绝不显得粗俗。
转念一想也是,这毕竟是天兵。
虽然亲兵队长有些见识,不至于跟普通百姓一样目之为仙人,但是就连京畿地区的百姓也比外地的知书识礼些,天兵这样的表现也不足为怪。
不过胆大妄为也是真的。亲兵队长过来的时候,玩家正商量着要派一支小队回秦州去,打探一下徐复他们大概什么时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