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328)

不过白居易之所以选择到这里来,是因为今天跟他同行的,不只是杨汝士和杨虞卿兄弟,还有妻子杨氏。比起去街上人挤人,自然还是佛寺更清静一些。

从城门处走到这里,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他们这一行人不似旁人心急,还能找地方坐下来饮茶说话。

但话才开了个头,就听到了下方传来的歌声。那声音响遏行云,惊得塔上众人纷纷挤到栏杆边,然而往下一看,使团的队伍却还在很远的地方,只能看到模糊的身影。

唱歌的是楼下的百姓。

“这么大的动静,只怕禁中皆闻。”杨汝士赞叹道。

杨氏也抿唇笑道,“安西军真有趣。”

白居易去年才刚刚新婚,妻子的年纪又比他小很多,自然更添怜惜。他原本没什么表情,听到她开口,才笑着应道,“的确与我想的不同。”

那些藩镇的使者进京,哪个不是飞扬跋扈,仗着朝廷拿他们没有办法,就肆意妄为?

像这样的场面,倒是从未有过。

军歌唱了几遍,队伍终于缓缓行到此处。

凭栏下望的人群看到玩家身上披着的红旗,又微微骚动起来。

安西军心系大唐——再没有任何时刻,能比眼前这一幕更能让人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

今上登基之后,先后平定两次藩镇之乱,朝野之间尚武的风气渐渐又抬了头,今年更是重开武举。但白居易是朝中极少数反战的人,认为战争虽然能带来功绩,却要不停征敛,葬送无数军士的性命。

所以对军功赫赫的安西军,他心中始终存着一份警惕。

因为他们的到来,必定会让尚武、请战的风气越演越烈。

随着“天兵”的种种消息在京中扩散,就更让他忧心忡忡了。这时候的白居易还不是那个“好神仙”的他,读的书越多,就越觉得传言荒谬。可越是这样荒谬的消息,反而能传得越广。

天兵是否真的不会死尚未可知,可是这种消息传多了,难免会形成一种看轻生死的风气,于民无益。

可是此刻,看到那一个个的“唐”字,白居易心中也不由得有些触动。

所以等到使团走过了这一段,塔上的观者渐渐散去,寺中的知客过来请几人在壁上题诗时,他也没有拒绝。

……

虽然走了一遍朱雀大街,但其实今天皇帝并不会接见使团。

所以游街结束,使团会先被安排住下,递上国书奏章,等朝廷那边安排陛见的时间。

吐蕃使团由鸿胪寺的人领走,安排在四方馆中,安西军的使团,却是跟着徐复的使团一起,去了京中的驿馆——到了一定品级,外官回京都要先在驿馆住下,等候宫中的安排。

皇帝有空就会召见,没空的话中书那边会给个条子,让他们去衙门交了差事,然后才能回家。

不过这一回,不管是徐复的使团还是安西军的使团,皇帝都肯定会召见的。

可见皇帝有没有空,也要视工作的重要程度而定。

让玩家有些不满意的是,在宫中给出安排之前,他们住在驿馆里,是不能乱跑的。所以网友们期待的“大唐长安城旅游攻略”,只能等过段时间再出了。

第二天一早,玩家正在院子里排队切磋,就见负责接待他们的礼部官员一脸兴奋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徐复跟他是同事,便直接问,“看你满面春风,莫非是宫中有消息了?”

“宫中哪有这么快。”礼部官员摆了摆手,别人不知道,礼部的人还不知道吗?关于怎么给安西军的那位雁帅封赏,朝廷可是伤透了脑筋,在有眉目之前,多半是不会有什么动静的。

“那你高兴什么?”

“昨日安西军进城,今日就有不少诗作传出来了。”礼部官员从袖子里摸出一叠纸,“连白学士也写了诗!”

今年三十六岁的白居易,虽然还不是那个“缀玉联珠六十年”、名动天下的香山居士,但已经写出了《长恨歌》这样流传千古的诗篇,如今又任翰林学士、左拾遗,是皇帝的笔杆子,正是仕途最为得意之时,诗名和文名也都极盛。

能被他写进诗里,跟青史留名也没什么区别了。

徐复果然也是又惊又喜,连忙伸手接过,“我来看看!”

不过展开纸张,他又忽然想起什么,回头招呼在一边看人打架的高富帅,“高郎君,有白学士的诗,是写安西军的,你要不要看?”

玩家原本还没意识到“白学士”是谁,等徐复特意招呼这一嗓子,才总算是反应过来。

白学士,白居易!

“看看看看看!”所有人一瞬间拥了上来,就连正在切磋的那两位也扔下武器,跑得比谁都快。

但人毕竟还是太多了,徐复被挤得站不稳,只能道,“别挤,别挤,我来念!”

众人这才不再万千拥挤,但还是一个个伸长了脑袋,眼巴巴地等着。

雁来正好巡查到这里,见玩家这副样子,像极了一群长颈鹅,不由得动手拍下了这个画面。

唔,游戏好像又有很久没出宣传片了。

素材+1

徐复已经开始念了,“五十年来无消息。”

“好!”玩家立刻大声称赞,好在哪里不重要,反正肯定是好的。

徐复嘴角抽了抽,但还是接着念了下去。

等念到最后一句“万人齐唱《从军行》”,玩家更是巴掌都拍红了。这不仅是白居易的诗,还是白居易写安西军的诗,要是能让白居易本人抄写一遍,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奇物。

虽然《安西四镇》这款游戏并没有出这种图鉴,但是没关系,玩家可以自创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