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最初的震惊、慌乱过后,又是窃喜。
不怕天兵闹腾,就怕他们不闹腾,现在天兵都快把天捅出个漏子来了,不用他们做什么,皇帝就会先忍不了。
这回的事,他们可是占理的!
他们在路上给自己做好了心理按摩,甚至还趁机碰了个头,达成了初步的联盟,于是等到紫宸殿时,一个个看起来都理直气壮。
直到看到了端坐上首、面沉如水的李纯,才敛了神色,开始哭诉。
一时间,殿内吵吵嚷嚷,让李纯更加头痛。
“都别吵了!”他一拍桌案,沉声开口。
声音并不响亮,但作为这个大殿内绝对的核心,所有人都在明里暗里地关注他,此言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李纯见状,心境才重新平和下来。
“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就当着朕的面,一件一件分说清楚。”他说着看向郗士美,“和夫,你来主持。”
审案这种事,肯定不能让皇帝亲自上,跌份。
“是。”郗士美越众出列,应下之后,才侧身看向殿内一干涉事之人。卷宗已经全都在他的脑子里了,根本不用翻看,他直接点了第一个案子相关人员的名,并且将事情的始末叙述了一遍。
简单来说就是玩家看到有人勒索街上的商家,上前阻止,双方发生冲突,玩家打赢了,但很快对方又叫来了靠山,事情闹大,靠山主动叫来了金吾卫,结果金吾卫认出玩家,干脆把人全都抓了送京兆府。
李纯听到这里,眉头不由一皱,“金吾卫是怎么回事?”
之前他看过郗士美的奏折,但是总共六七个案子,没法写得这么详细,还真不知道金吾卫竟是这样的表现。
同样被皇帝拎来旁听的金吾卫诸将,闻言不由得面色发苦。
大唐的中央军分为南衙和北衙,南衙守备京城,宰相可以调动,北衙拱卫禁宫,直属皇帝管辖。
安史之乱后,皇帝以宦官统领禁军,对北衙的信重也与日俱增。南衙被北衙打压得抬不起头来,拱卫京城的职能也被抢走,彻底沦为巡街之流,随便什么人都能将金吾卫呼来喝去,受尽了闲气不说,现在事情闹大了,他们也脱不了干系。
就连平日里可以欺负一下的京兆府,也开始在皇帝面前给他们上眼药了。
几人对视一眼,正要辩解,但郗士美怎么会让他们在这时候开口,拱手道,“陛下,金吾卫失职之事,待案件审问分明之后再议不迟。”
“也好。”李纯看向几位当事人,“京兆尹所说案情,可有讹误?”
众人齐齐摇头。
要是被欺负的人没有背景,那怎么说都由得他们,但现在闹成这样,在皇帝面前掩饰已没有意义,不如老实承认。
当然,承认郗士美所说的没有错,不代表就要认罪。
所以不等李纯再开口,与此事有牵扯的某宗亲已经大声哭了起来,一边哭,还能一边口齿清晰地历数自己的出身、祖先的功绩,如今的日子有多艰难,孩子平时多乖巧懂事。
话里话外的意思,我祖上也为大唐流过血,皇帝你可不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欺负我们。再说我家的孩子平时很乖的,他是犯了错,但是孩子本性不坏,年纪又小,肯定是被外面的人带坏的,皇帝你一定要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啊!
一旁的玩家听得叹为观止,直到站在郗士美旁边的唐一狠狠瞪过来,才终于醒过神,连忙跟着哭了起来。
虽然玩家已经站在了道德的高点上,但唐一很清楚,既然事情已经闹到御前,那讲道理根本没用。说到底他们不是来讨论对错的,更不是来检验大唐律法执行程度的,而是在皇帝的面前表演、拉票。
谁的声音最大、谁最能胡搅蛮缠、谁最会卖惨哭穷,谁就更容易得票。
比这些,玩家怕过谁?
胡搅蛮缠和大声哭诉固然很有用,但都不如讲故事的效果好。
而讲故事,玩家是专业的。
……不专业也没关系,反正也不需要涉事玩家自己去编,论坛上自有大佬替他们代笔,保证每一个故事都引人入胜、以情动人,最后还能在结尾升华一下主题。
最重要的是,他们讲的不只是故事,而是现实。
人们总是会对现实的苦难视而不见,又在它被表达出来时被触动,恨不得立刻化身为那个为对方排忧解难的人。
普通人尚且如此,何况帝王?
每一个皇帝都相信自己是明君、圣主。
第119章 但怎么就那么让人憋屈呢?
——万万没想到,现在连玩游戏都要卖惨了。
——玩游戏卖惨有什么稀奇,我们这些人在这里看别人在游戏里卖惨,才是真的惨。
——楼上扎心了。
——话不能这么说,玩家说的可都是真话,只不过进行了亿点点艺术加工罢辽~
——艺术加工有什么错?白居易能那么红,活着的时候就名扬海内外,甚至有些茶水店为了揽客,还会搞“背白居易的诗免费喝茶”的活动,死了之后皇帝亲自写诗悼念他,不就是因为他写的诗通俗易懂,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所以传唱度才高嘛!
——确实,跟专业的比起来,玩家还差点火候。
——终于有人说这个了!表演的痕迹真的太重了(没眼看
——我倒觉得这样反而更好,毕竟不管是玩家还是天兵,都是外来者,本身就站在故事之外,相比起声情并茂的讲述,这种没有融入其中的距离感更合适。
——该说不说,我觉得这种从高处俯瞰的旁观者视角,对大唐的权贵也有特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