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413)

韩愈和孟郊现在都在洛阳,韩愈作为国子博士和文坛宗师,身边跟着不少学生,也都是此时知名的才子,只是没有出名到上中小学课本而已。

虽然雁来觉得多半是请不到这些人的,不过玩家估计也不是真心去捞人,只是想去打卡而已。

……

转眼就到了进士放榜日。

李贺已经从河南回来了,一大早,玩家们就簇拥着他去看榜。

得亏她们跟着去了,今天简直全长安的人都涌到了皇城门外,挤得水泄不通。要是让李贺自己来,这小身板还不得挤成纸片人。

好在礼部也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安排了嗓音洪亮的小吏在前面唱名。

而人群虽然拥挤,但都想第一时间听到熟悉的名字,便也没人大声吵嚷。

玩家来得有些晚,看到这样的场面,刚准备挽起袖子往里面冲,旁边就已经有好事者凑了上来,大声问道,“可是今科状头昌谷李贺?”

玩家先是疑惑,继而震惊,连忙抓住此人,“什么,状元是李贺吗?”

“正是,恭喜恭喜!”此人也是满脸激动,下意识地想往李贺面前挤,被玩家挡住,也不尴尬,从袖子里摸出一张名帖来,“不瞒诸位,在下刘十七,是进士团的人,特来邀请李状元参加我们举办的宴会。”

“进士团是什么东西?”玩家一头雾水地接过名帖。

刘十七能一眼认出玩家和李贺,也不奇怪她们不知道这些,立刻热情讲解起来。

原来进士科放榜之后,长安城里就会举办各种与之有关的宴会,名目繁多,有些是进士自己举办的,有些是邀请进士参加的,而这些宴会,大部分都是由“进士团”承办。

所谓进士团,就是长安某些无业游民自发成立的组织,专门承办这些宴会。

不过长安城里不止一个进士团,彼此之间也是有竞争的,实力最强、名声最响亮的进士团,甚至可以承办本该由官府举办的关宴——也就是曲江池畔最盛大的那场宴会。

虽然刘十七说得不是很清楚,但玩家可太懂了,能拉到多少进士来参加自家举办的宴会,显然也是衡量进士团实力的硬性标准之一。

那这事就有得谈了。

刘十七见她们神色淡淡,并没有太兴奋的样子,就知道不好糊弄,凑上前低声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前方就不远处就有一处茶肆,还请诸位赏光,咱们到那边细谈。”

玩家转头去看李贺,“你想不想去?”

李贺这会儿都还没从自己中了状元的事情里回过神呢,一听这语气就知道她想去,便十分自然地道,“你们看着办吧。”

“那就谈谈吧。”玩家朝刘十七灿烂一笑,“不过得再等一会儿。”

刘十七很着急,“还要等什么?”

他怕再等,就有其他进士团来抢人了。

玩家等的就是其他进士团的人,不过嘴上说的是,“我们有人进去看榜了,等等她。”

虽然刘十七肯定不会说谎,但是榜单还是要亲眼看一看的,再说还得拍照留念,再发论坛上给无数关心此事的云玩家看呢。

刘十七没办法,只能耐下性子跟着等。

结果果然先等来了其他进士团的人。

毕竟是状元,别人可以请不到,这个却不能漏下,大家自然都表现得很积极。

刘十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不知这是必然的结果。

这进士团总不会是因为好心,才又出钱又出力的举办宴会,肯定是其中有利可图。既然有利可图,那这就是生意了,玩家就是要将这些进士团的人聚集在一起,好抬价。

问清楚几大有竞争力的进士团的人都已经齐了,那边去看榜的玩家也姗姗来迟。

到这时候,其他人都已经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只有李贺心里还有些不踏实,眼巴巴地望向她。这谁受得了啊?玩家立刻朝他笑着拱手,“恭喜呀,李状元!”

李贺神色一松,慢慢露出了笑脸。

虽然对自己的才华很有自信,但他也没想到能考中第一,算是意外之喜了。

好在没有辜负家人一片殷切的期望,也没有辜负自己十数年苦读。

……

今年的状元是李贺,自然也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尤其是那些对天兵不满的权贵们,对于跟天兵走得那么近的李贺,自然也有几分不喜,于是纷纷打听是怎么回事。

是不是雁来威胁礼部的官员了?

结果这一打听,发现居然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乌龙。

众所周知,大唐的科举是不糊名的,所以士子的名气对于最终名次,当然也有很大的加成。甚至如果特别被某个权贵或者高官看中,对方还能直接跟主考官打招呼。

这也就是干谒、行卷的意义所在,既能扬名,也有机会被保送。

今年的进士科考试,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也有一点不一样,那就是,所有来打招呼的人都默契地避开了第一名,只要了别的名次。

结果第一名就这样空出来了。剩下的士子之中,李贺是文章写得最好、名气也最大的一个,所以尽管没有任何人替他打招呼,但他还是被列为第一。

所有打听消息的人:……

安西军到底是心大,还是早就料到没人敢争这个第一?

雁来:我说我只是不知道居然还可以直接打招呼定名次,会有人相信吗?

春闱结束,接下来从二月到三月,就都是各种庆祝活动了,什么大相识、次相识、小相识,闻喜宴、樱桃宴、牡丹宴……虽然中途所有中第士子还要参加一场吏部举办的关试,通过之后才算是正式获得了做官的资格,不过基本上是走个过场,没有考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