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心里到底不太安宁,他回到官署之后,想了想,在公文之外,又分别给各州的官员写了信,要求他们只能加这三成,不许再私自往上加,否则闹出民乱,谁都讨不了好。
必须要叮嘱这一句,不然按照一般的规矩,上头要收三成,下面至少要加到五成——总不能让他们白忙活吧?
除此之外,长史还交代,暂且先不要将每年都要加税的事说出去,先将今年的收上来再说。
这也是官吏们的诡计了。
先试试看,万一能交上来,那就说明百姓家里还是有余粮的嘛,这三成税就可以加。要是实在交不上,那再比量着交上来的分量,劝王承宗往下减一减。
到时候有了实证,王承宗那里也会好说话一些。
应该说,这位长史已经考虑得十分周全,但他唯一没有料到的是……时代已经变了。
……
“章哥,好消息!”严小乙兴冲冲地从门外跑进来,大声喊道,“刚才县里的胥吏来了村里,通知说要加税!”
章立早一惊,站起来问,“怎么会现在突然加税?”
“不知道。”严小乙脸上的兴奋丝毫不减,“我带了村正过来,章哥你问他。”
章立早点点头,正准备出门,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严小乙一眼,很不顺眼地问,“官府要加税是什么好事吗,你这么高兴做什么?”
“这……”严小乙脸上的笑容一僵,但还是道,“章哥,这可是个好机会啊!你不是一直说,我们要搞事情得等合适的机会,不能平白无故折腾百姓。现在官府要加税,我看村正都快哭了,应该是加得有点狠,这总不是我们瞎折腾了吧?”
“你也知道村正快哭了,你还当着人家的面笑?”
严小乙连忙抬手搓了搓脸,将笑脸搓掉,老实低头认错。
但这事真不能怪他不能共情,实在是这两个月受的折磨太多了!
原以为送完了西域百姓,就能直接回去了,结果又说要在河北搞事情。搞事情玩家喜欢,问题是又说要等机会……结果除了一开始登记信息,后面就一直在河北帮忙种地!
其实回西域也是种地,毕竟春耕还是要赶一赶的。
但是怎么说呢?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西域种地,所有人一起出动,说说笑笑闹闹,不知不觉一天时间就过去了。在河北种地,就只剩下辛苦了。
而且不是劳作辛苦,而是劳作之外的。
上中学的时候,严小乙学《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写胥吏天天都来催逼,“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他还以为是一种修辞手法,毕竟哪有官家管这么多的?
现在却是真正体验到了。
官府就是会管这么多,作为小民百姓,连地里种什么都是没有资格自己决定的。
穿越种田文骗我!
在古代这种体制之下,想要靠种田发家致富,做梦呢?只有家里人考中了科举,混成士绅,有免税的资格,再兼并大量土地,雇佣佃农来给自己种地,才能真正富裕起来。
无怪两千多年来,所有人都打破脑袋想往这条路上钻。
但最让严小乙无法接受的,还不是胥吏管头管脚的众多要求,而是他们只要一进村子,那就必定会鸡犬不宁。
——是真的鸡犬不宁,因为官长来了村里,是一定要杀鸡具黍招待的,走的时候也不能让人空着手。
这日子百姓能忍,严小乙忍不了,他最近做梦都是在磨刀。
现在官府又要加税,眼看百姓已经不堪重负,章哥总不能再让他们忍忍了吧?
章立早也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尤其是从村正口中问出加税的原因之后。
王承宗给皇帝送了一万金的消息早就传遍长安城了,听说还有玩家想组队进宫去偷金子,可惜失败了。
章立早之前没有多想,现在才意识到,这笔钱最终还是要让成德的百姓来承担。但他也不会因此自责,认为是玩家给百姓带来了这种负担。毕竟打仗也一样要钱,没有玩家,成德跟朝廷打起来,百姓也还是一样要受苦。
还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送走了村正,章立早第一时间联系了胡某人。这回对方也没说“再等等”的话,而是很干脆地答应会帮他们去雁来那里触发任务,又给了几条很有用的建议。
……
按照两税法的规定,每年的税收分两次缴纳,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没错,朝廷搜刮百姓甚至都不过年的,一年要刮两次!
之所以这么规定,自然是因为有了冬小麦,即便北方地区一年也可以种上两季作物了,一季种小麦,一季种粟、黍、豆等杂粮。
主打一个绝对不让百姓闲着,更不会少收一粒粮食的税。
百姓只会觉得自己更忙了、更累了,却并没有变得更富裕,不会知道,这种制度的设计,本就是为了让他们永远都贡献出绝大多数的血液,自己只能贫瘠而困窘地维持着生存。
所以白居易写“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对于农民来说,收获的喜悦是没有的,只有加倍的忙碌,他们忙着抢收,忙着抢种,还要抢着纳税——一旦超过规定的纳税期限,那不仅要加征,还要受刑。
不过今年的情况有些不一样。
有了自带干粮上门帮忙的玩家,农活虽然依旧繁重,但是百姓们多少可以喘上一口气了。
更重要的是,玩家主动承担了运粮交粮的工作,不仅给他们省了事,还让他们心里有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