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607)

但最让王廷凑注意的是驿站门口的道路。

一共有两条路。

一条是宽阔的、笔直的道路,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修筑成,看起来坚固又醒目。

更远一些,还有一条看起来十分古怪的路,两条平行的钢铁被固定在铺满了碎石和砂砾的道路上,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

这处驿站就被两条路夹在中间。

更远一些,道路两侧还种植了一排排的红柳树和钻天杨,虽然看起来有点半死不活的,但确实没死。

在王廷凑瞪着这两条路发呆的时候,忽然发现地面开始震动,一阵穿透力极强的“呜呜”声从远方传来。

所有人都被这动静吸引,伸着脖子朝远方看去,王廷凑也不例外。

然后他就看到了毕生难忘的一幕。

在那条古怪的道路上,四匹并驾齐驱的骏马,拉着一辆长长的车厢朝这边驶来。

马车(?)缓缓在驿站另一边停下,有天兵从驿站里走出来,将拉扯的马匹解下带走,然后车厢门打开,许多人从车上走了下来。

王廷凑不想表现得没有见识,但事实就是他盯着这一切,完全回不过神来。

好在周围所有人也都跟他差不多,甚至还不如他,就连从车上下来的那些人,脸上也带着明显的热切与兴奋,站在原地交头接耳地议论着什么,并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失态。

李贺等人确实很兴奋,这条铁轨刚刚建成通车,不算之前参与的测试玩家和用它搭在的货物,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第一批乘客。

所以在玩家眼里其实颇具滑稽效果,注定会成为名场面的马拉火车,他们却完全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只有满心的新鲜与兴奋。

可惜这路没法一直修到大唐去,所以接下来的路程,他们还是得骑马赶路。

而王廷凑等人则登上了这辆前所未见的马车。

上车之前王廷凑还研究了一下,搞清楚了车子是如何固定在铁轨上的,但为什么这样就能带动如此庞大的车厢和上面的客人货物,他就不知道了。

但是……王廷凑坐在车厢里,望着外面飞快后退的景色,心中波澜起伏,久久未平。

天兵、天兵。

他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天兵的强大,如今才知道,之前他所见的,仍然不过只是最不起眼的一隅。

……

柳宗直焦急地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时不时抬眼望一下房门。

“十弟,你别转了。”柳宗元被他晃得眼晕心慌,只能低声开口。

柳宗直转头看他,见他面色平静地站在原地,若不是背在身后的两只手紧紧攥在一起,还真看不出多少焦急之色。

“唉。”柳宗直叹了一口气,“怪我,要不是我没照顾好孩子,怎么会突然病了?”

“要怪也是怪我。”柳宗元说。

这个孩子长到九岁,他没有尽过多少身为父亲的责任,好不容易他从颓丧之中走出来,眼看一切都已经变好,新的生活就在前方,她却又突然病了。

难道他的亲缘当真如此淡薄吗?

“来了来了,医生来了!”外面忽然传来喊声,紧接着是嘈杂的脚步声。

柳宗元回过神,就要转身去迎接。结果一步迈出,却是腿一软,身体踉跄栽倒,幸好柳宗直就在旁边,一把扶住了。

兄弟俩扶持着走了两步,迎面就撞上了进来的人。

医生玩家问了两句,就风风火火进屋去了。两人只能把剩下的人迎进院子,里面有玩家,也有住在附近的邻居,都是听到消息赶过来的。

众人七嘴八舌地安慰着,柳宗元也勉强打起精神应对。

好一会儿,房门重新打开,一个玩家走出来,“应该是水土不服引发的高烧和惊悸,没有特效药,暂时只能物理降温。”

“要准备什么?”柳宗直忙问。

“温水和毛巾。”医用酒精她们带了。

热水是现成的,很快院子里又安静下来,重新被焦灼的氛围笼罩。

不知过了多久,柳宗元忽然回过神来,开口请其他人先回去休息。

和娘是快睡觉的时候突然发了烧,这会儿时间已经很晚了,众人留下也没什么用,反而让主人家分心,又安抚了几句便陆续离开,只有刘禹锡和几个玩家留下了。

刘禹锡就住在隔壁,他的妻子薛氏在里面帮忙照料和娘,以他跟柳宗元的关系,这会儿肯定不能走。

至于玩家,她们一路从永州把人接来,跟和娘已经混得很熟了,帮她梳过辫子,给她送过衣服,也带她上街玩过,当然也不放心,反正现在还没到她们睡觉的时候。

又过了很久,房门再次打开,这回终于是好消息,“烧已经退了。”

等待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轻手轻脚地进屋看了一眼,确定退烧了,便又退出来,说了几句话,留了一个医生在这里,免得半夜又烧起来,其他人就各自散了。

结果第二天就听说,柳宗元要把和娘送走。

“怎么回事?”雁来问来报信的郝主任。

郝主任表情复杂,“好像是他觉得自己不吉利,是他把厄运带给了孩子,所以觉得把孩子送走会更好。”

“这……”雁来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要说这是封建迷信吧,柳宗元确实是有点惨的,他的父母,两个姐姐和妻子都已经去世了,如今留在身边的只有和娘这个女儿,连柳宗直都是堂弟。

就算是现代人,也难免要怀疑是不是自己命太硬给克的,何况古人?

沉默了一下,雁来问,“那他要把孩子送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