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77)

“你闭嘴!”

“干嘛,敢做不敢认啊?怕人家知道你裙子下面掏出来比他还大吗?”

这就是玩人妖号还被所有人都知道的坏处了,等于是有一个现成的弱点落到了别人手里,吵架永远不可能吵赢。

“你才——”倪浩香脑子一热,下意识想使用反弹话术,一开口又忽然意识到不对。

等等,对方这算是在夸他吗?

这么一卡壳,气势顿时就没了,架也有点吵不下去。

倪浩香干脆摆出一副礼貌的表情,“谢谢夸奖。”

“谁夸你了?”高富帅愣了一下,忽然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顿时懊恼起自己的口不择言。

但他毕竟是个十分擅长运用自身优势的人,于是干脆不理会倪浩香,转头看着少年道,“怎么样,考虑一下?”

不等倪浩香开口,少年已经摇头道,“多谢您的好意,但本就是我开口求小娘子收下我,如今又岂能弃她而去?”

高富帅听到这话,居然也没生气,而是“噗噗噗”地笑了起来。

小娘子……

所以平时NPC们都是这么称呼倪浩香的吗?

倪浩香当然知道他在笑什么,但也懒得理会了,毕竟被选择的人是他,作为胜利者,还是要有点姿态的。

所以他只是翻了个白眼,就对少年招手道,“别理他,我们走。”

“等等。”旁边忽然有人开口阻拦。

倪浩香正要回嘴,忽然意识到这好像不是高富帅的声音,而是雁来的。

他连忙回过身,十分礼貌地问道,“雁帅可还有什么吩咐?”

“我有几句话想问这孩子。”雁来说。

咦?

倪浩香立刻嗅到了任务的味道,下意识地转过头,跟高富帅交流了一个视线,然后又相看两厌地撇开了眼。

啧,这种激动人心的时刻,身边的同伴怎么就是这家伙呢?

连分享喜悦的快乐都打折了!

好在喜悦本身的分量还是很足的。

倪浩香之前就觉得,这个主动找上门来的少年肯定不是一般人。不仅能发现吐蕃探子的存在,还能跟踪对方而不被发现,这岂不是说,他本人的实力比吐蕃探子还厉害吗?

他甚至还这样年轻。

吐蕃探子那里已经接到了一个隐藏任务,要是这边再来一个的话,今天就真是大丰收了。

于是倪浩香往旁边退了几步,跟高富帅分别站在大门两边,朝雁来道,“您问。”

然而雁来一开口,问的却是,“你需要让他们回避吗?”

两个玩家顿时急了。

别啊!就算没有任务,只是过场CG,让我们待在旁边看一看也没什么吧,又不是外人,有什么我们不能听的!

当然这话没法说,两人只能眼巴巴地看向少年。

好在少年迟疑一下,还是摇了摇头,“不必。这里是龟兹城,我相信他们。”

两个玩家顿时眉开眼笑。

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个游戏里,每一个选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是之前选择了转阵营,后面这些事情估计就都没他们什么事了。

雁来也笑了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玉关,我叫阎玉关。”

“你姓阎?”雁来心头微微一动,忽然想起之前康满说过,这些流民不止是焉耆本地人,还有从沙州、西州及其他各处逃过来的,便下意识道,“沙州阎朝……”

少年抿了抿唇,没想到雁来如此敏锐,只凭一个姓就联想到了关键。

她点头道,“正是家祖父名讳。”

“原来你是阎朝的孙女!”雁来也有些吃惊,没想到随便从流民里挑出一个人,居然就大有来头。

而一边旁听的两个玩家已经傻了。

不是因为阎朝,而是因为……孙女?!

他们的视线不自觉地落在眼前少年、不对,少女身上,但是横看竖看,怎么都看不出是个女孩子,只觉得她又黑又瘦又小,性别和气质都很模糊,十分不起眼。

但是NPC一口叫破,她也没有反驳,应该就是真的了。

名叫阎玉关的少女并没有注意到玩家们的表情,她脸上露出几分怀念与悲伤,低声道,“想不到家祖的名字,如今还有人记得。”

雁来说,“令祖的事迹,令人感佩,也令人唏嘘。”

说起来,阎朝有点像是沙州的郭昕。

安史之乱后,河西、陇右的驻军都被抽调回中原平叛,地方上兵力空虚,吐蕃便趁虚而入,攻占了大片土地。到了777年,沙州东西两边的道路都被吐蕃切断,成为了一座孤城。时任河西节度使的周鼎想要放弃沙州,率军东归大唐,于是阎朝杀了他,自己控制了沙州。

阎朝在沙州坚守了整整十年。

直到787年,沙州城兵困粮乏、难以为继,出于保全民众的目的,阎朝主动投降,条件是吐蕃不能将沙州百姓迁徙到别处。

——吐蕃是游牧民族,攻克城镇之后,通常都会掳走青壮编入军队,充当向导和炮灰,女人和孩子则沦为奴隶,至于老人,多半是遗弃或杀死。

正因为有了阎朝的要求,吐蕃只是对沙州百姓重新编户,分成各种部落,仍然让他们留居原处。

压榨当然始终存在,但大多数人还是艰难地活了下来。

至于阎朝本人,为了安抚沙州民众,吐蕃任命他为河西节度使,但不久便要求他携带全家人前往都城逻些(拉萨)觐见赞普。

这一去,他就再也没有回来。

想到那段旧事,阎玉关也面露黯然之色。

“不对啊,不是说阎朝带着全家人去了吐蕃吗,那你怎么……”高富帅发现了一个bug,下意识地开口,但话说到一半,又意识到这种质疑不太合适,讪讪地住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