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两次里进入凌烟阁的,既有郭子仪这样的勋戚,又有张九龄这样的文臣,还有当时尚是太子的德宗李括,甚至还有鱼朝恩程元振这样的宦官。
从唐代宗把自己的儿子和家奴都塞进名单的那一刻起,凌烟阁的神圣性就已经降低了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再去质疑雁来女子的身份是否能进入凌烟阁,就显得很可笑了。如果只论功勋,她已经超过凌烟阁中的所有人,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宦官入得,她入不得?
尤其是程元振,根本没有没立下过任何功劳,反而在皇帝身边搅风搅雨、残害忠良,弄得中外一片不安,甚至广德元年长安被吐蕃攻陷,也是因为他隔绝内外、隐瞒军情。
这样的败类都能堂而皇之名列其中,雁来凭什么不能?
李吉甫这么一说,众人也不由哑然。
片刻后,李夷简道,“话虽如此,还是要先放出风声,试探一下朝野风向。”
这种事肯定是要拿到朝会上讨论的,不事先通个气,万一到时候有愣头青当着雁来的面反对,那他们就很尴尬了。
虽说朝堂已经梳理了很多次,这种概率很小,但之前月食之后的弹劾,他们不也没预料到吗?
高分贝的任务早就已经提示完成,但她一直没走,这时不由开口道,“要对外放出风声吗?这个任务也可以交给我!”
几位宰相这才记起来旁边还有个人。
也亏得她居然能一直保持这种探头探脑的姿势,站在门外偷听。
……
既然将这事交给玩家,那就不只是朝堂的事,更不只局限在长安城了。
很快消息就传遍了大唐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个消息传出之前,玩家关于月食的文章,在经过修改、润色之后,也才刚刚印刷成传单发出去没多久。
毕竟是一次月全食,只要不是天气太糟糕,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观测到。虽然在地方上的影响没有京城那么大,但也难免会引起一些恐慌、议论与猜测。
可不能真的让人觉得这月食是上天在警示雁来。
所以这传单也发到了全国各地。
伴随着文章一起到达的,还有朝堂上的小小波澜。
虽然俱文珍那边压了一下消息,幕后主使没有被太多人关注,但仅仅只是台面上的部分,就已经足够很多人为雁来感到愤慨了。
尤其是普通百姓,以前的日子是什么样,现在的日子是什么样,他们比谁都清楚,更清楚这样的好日子是谁带来的。就算不提对内的德政,对外雁来也是开疆拓土、功勋卓著。
就因为一场月食,就有人想把她拉下台,这如何能不令人心寒?
这可不是雁来自己的事,而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毕竟,换个人主政,说不定一切又会倒退回几年前。
至于月食,很多百姓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以自己朴素的观念去揣想,雁来既然是神仙下凡,那跟月亮肯定也是有交情的。这月食就算是警告她,那肯定也是在提醒她,身边有坏人,得小心提防!
想得多的聪明人则是像王起一般,陷入对自己过往认知的怀疑之中。
虽然大家的心路历程不同,但结论都是雁来受天命眷顾,也算是殊途同归了。
就在这个时候,朝廷有意重开凌烟阁,让雁来的绘像也能列入其中的消息传来,人们自然是举双手赞成。既然凌烟阁是用来表彰功臣的,那么身为大唐第一功臣的雁来,名列其中不是理所应当?
长安城里还处在微妙的沉默之中时,全国各地已经纷纷发来贺电。
这可不是玩梗,而是各地官员在得到消息之后,便写了贺表,再由玩家第一时间送到长安。
这是各地官员的表态,也是“民意”,如果说以前,朝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它,那么现在就反过来了,被民意裹挟着,朝堂上的官员们也不得不投出赞同票。
人人都同意,你不同意,你算老几?
雁来又做了一回“最后才知情的当事人”,消息已经传得到处都是了,她才辗转听说。
“咳……大家都想给你一个惊喜来着。”张云敏这般狡辩道。
惊喜倒确实是挺惊喜的。
尤其是弄明白了整件事情的始末之后,雁来欣慰地发现,不只玩家已经长成了成熟的工具人,会主动替她操心各种事务,就连政事堂的宰相们,也是长势喜人,快要能跟上玩家的节奏了。
果然不可小觑天下英雄。
至于说对入凌烟阁这件事的看法……
一个成就放在那里,不就是为了让人完成的吗?
这谁忍得住。
但当所有人都觉得这事已经没有阻碍,将之拿到朝会上走流程时,雁来却首先发出了反对的声音。
“谁要跟鱼朝恩程元振这种奸佞并列啊?说出去都不够丢人的。要把我的画像放进去也行,得先将这两人移除。”
这是雁来看完了论坛上关于凌烟阁的科普之后,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她之前光知道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还真不知道后面又夹带了这么多私货进来。
凌烟阁她是要进的,但要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岂不是也拉低了她的身份?
朝臣们面面相觑。
雁来突然来这么一招,所有人都没料到,毕竟这已经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了:大家就是因为凌烟阁里连宦官都有了,才觉得让她进入其中也没什么,结果她反倒嫌弃起宦官来了。
要是雁来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只会无语。
她是靠宦官才能名列凌烟阁的吗?真要是这样,那也别抢救了,赶紧让大唐完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