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谋(354)
谢相爷是知道卢和鸣这话的意思,他沉默了一会儿,仿佛是在斟酌这事儿,许久,他抬起头来,看向卢和鸣,眼中沉静而又内敛,面上带着一抹冰寒之色,阴沉地道:“你要知道,若是走到这一步,那么便是再无退路了。”
“莫非相爷认为如今的谢家还有退路?”卢和鸣反问了一句。
谢相爷脸上的神色还是没有未有半分变化,眼底的眼里和阴沉也未曾褪去半分,他低头又抿了一口茶水,随后轻笑一声道:“也对,都到了这一步了,哪里还有什么退路?”
他将手中的茶杯放下来,眉头微微一挑,对着卢和鸣摆了摆手,道:“迁安,宫中的最后一批暗子,动起来吧。”
“那皇后娘娘......”
谢相爷的眼中透出一丝的哀伤,但很快便转瞬即逝,低声道:“玉莹总是会理解的,恰好她微恙在身,这些便也就不用再管了,等到结束......”
“若是谢家成了,她便依旧是荣华富贵,若是谢家败了,她也能置身事外。”谢相爷平日里看着似乎是对皇后娘娘极为冷淡,自从皇后娘娘入宫以后,谢相爷从未曾入宫觐见,便是皇后娘娘亲下旨意相请,谢相爷也是避而不见。
在旁人看来,只以为谢相爷对皇后娘娘心有不满,却不知这做法正是出自那拳拳爱女之心。
卢和鸣点了点头,而后他又问道:“那是否要将公子召回?”
谢相爷摇摇头,他叹了一口气,随后抛出一句话:“不必了,一开始就没打算将文卿放在计划中,那就不要节外生枝。”
他的眼神中透出一丝的寒意,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略微冰冷的茶杯顺着他的指尖,点点滴滴,将冷意散开。
“按着计划进行,棋局已经到了尾声,没必要再留手了。”谢相爷唇边扯出一抹浅浅的笑,他的唇中吐出一抹冷冽的话语,“王家,呵......难怪他们成不了气候,就王鹤年那般短视的眼光,王家也不必存在了。”
“那楚家?”卢和鸣悄声问了一句,他们都不是蠢人,对于王家的举动,自然是要查一查,纵然只是查到些许细枝末节,但是却也从这丝丝缕缕的线索中,揣测到了楚家在其中的推波助澜。
谢相爷摆摆手,带着冷意的苍老声音响起:“让人盯着点,其他的暂且不必动手,咱们总不能腹背受敌。”
“那便任由他们坐山观虎斗?”
听到卢和鸣说出的这一句话,谢相爷嗤笑一声,他摆了摆手,道:“坐山观虎斗?焉不知是虎视眈眈......不用管这些了,让人联系靳时。”
“是,属下明白,”卢和鸣脸上的神情很严肃,他站起身来,对着谢相爷躬身一礼,而后沉沉地接了一句,“请相爷放心。”
言罢,他就迅速退了下去。
看着卢和鸣离开的背影,谢相爷垂下眼,他看着自己手边的茶杯,许久,他才轻声道了一句:“楚延琛,果真是不能小觑了你,只是不知道你的下一步,走得如何了......”
对于如今的局面,谢相爷知道其中必然是有楚延琛的算计,若不然王家所谓的‘人证’又是如何来的?也就是王鹤年那个吃了半辈子的盐却都白吃了的老糊涂没明白过来,竟然还想着靠着这一套所谓的‘人证’来定下他的通敌叛国之罪。
然而这最大的通敌罪人,便是那高高在上的帝王。
谢相爷的眼中闪过一抹嘲讽,他站了起来,缓步走了出去,身影消失在昏暗的长廊之中。
今日朝会上的一切,令不少朝臣们都是难以入眠,一丝莫名的惶然感自心底涌了上来,对于他们来说,似乎从今日宁惠帝的态度中嗅到某一种特殊的信号。
宁惠帝给出的讯息,仿佛是站在谢相爷那一头,但是却又仿佛对谢相爷有什么不一样的打算。
看来,是要变天了。
皇宫之中,抱恙在身的皇后娘娘难得地出了宫殿,一行人到了宁惠帝的内殿之中。
“陛下......”
皇后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久病之后的虚乏感。
宁惠帝似乎是没想到皇后会在这种时候前来,他眉头一皱,但很快便就站了起来,亲自走过去将皇后娘娘搀扶入殿,扶着人坐了下来,他熟稔地伸手摸了摸皇后娘娘的手心,又触碰了下她的额头,没有察觉到忽高的温度,他才松了一口气。
只是他又瞥了一眼随侍在旁的嬷嬷们,眉头拧了起来,不虞地道:“你身子才好转了些许,怎的就跑了出来。今儿这天气又转冷了点,若是再着了凉,可怎么办?”
皇后娘娘听着宁惠帝看似责备实则关切的话语,她面上展露出一抹笑,而后轻声道:“臣妾哪儿有这么娇贵?这段时间,闷在宫中,早就闷结实了。”
宁惠帝见皇后娘娘的气色确实不算差,也就心情尚好地亲手给皇后娘娘倒了一杯水,推送过去,道:“若是想见朕,令人来通禀一声便是了,怎的还自己亲自来?有什么急事吗?”
“对了,秉德那儿,你不必担心,秦卿那头先前才来通禀过,说是秉德已然好转了,身子再好好养着,便就没什么大碍的。”
听着宁惠帝的话,皇后娘娘脸上的笑意略微收敛,她抿了抿唇角,轻声道:“陛下,臣妾听闻今日朝堂之上,我父亲......”
皇后娘娘斟酌了一下,到口的话却是顿了一顿,仿佛是不知道该如何说出。
见着皇后娘娘这般为难的模样,宁惠帝看着对方的眼神略微柔和了一些,他主动接上话头,道:“玉莹,你放心,朕总还是记得他是你父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