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谋(355)
皇后娘娘抬起头看向宁惠帝,她沉默了许久,心中重重叹了一口气,她伸手握住宁惠帝的手,轻声道:“陛下,臣妾不求别的,只求相安无事。”
宁惠帝无奈地笑了一下,‘相安无事’又是谈何容易?如今不过是图穷匕见,端看是谁棋高一着了。
“玉莹,今儿天又转冷了,你且先回殿去歇着,等朕将手头的事儿都处理好了,便就回去陪你。”
皇后娘娘知道宁惠帝这话是不想再多说之前的话题了,她也识趣地顺着宁惠帝的意思,退了出去。不是她这个做女儿的狠心,而是她同宁惠帝多年夫妻,很是了解宁惠帝的性子,从宁惠帝现下这简单的两三句话见,她便知道今时今刻,宁惠帝是有了决断了。
而在这当口,她是多说无益,倒不如等等,过了这风头,再想法子斡旋。
然而皇后娘娘却不曾想过,这等一等,却是怎么都等不到那个避过这个风头的时刻了。
宁惠帝看着皇后娘娘离开的背影,他的眉头紧紧拧了起来,看了一眼不知何时已然候在一旁的朱海和高进,沉声道:“宫中的眼线还是清理得不干净,这才多久时间,不过是前一刻才出来的消息,下一刻皇后娘娘那儿便就知道了。”
高公公诚惶诚恐地上前一步,躬身道:“回避下,是奴失责。”
宁惠帝此时也没有心思听高进这般请罪,他摇了摇头,而后对高进道:“这几日都警醒点,尤其是皇后和太子那儿,将人看好了。”
“是。”
宁惠帝随后将目光扫向朱海,他拿起书案上的信纸,随后晃了晃满是墨迹的纸张,低声道:“朱海,将消息传出去给杨熙,告诉杨熙,将公主带回来,路上小心点,以公主的身子状况为主,若是情况可以,便就尽快回京。”
“是。”朱海拱手一礼,应了下来。
“将人送回来后,直接秘密送回宫中,不要让驸马知道公主回京,”宁惠帝将信纸放下,他脸上的神情很是淡漠,好一会儿,他又轻飘飘地道了一句:“让杨熙将公主身边碍事的人都清理干净。”
“这事儿,瞒着点公主。”
“是。”朱海面不改色地躬身应承。
远在江南道的尚算安宁的某些人,如今并不知道,这平静的日子即将消失。
第156章 心有不安
江南道的天气比之京都要暖和了不少,春暖花开,细雨绵绵。
晚春便是在这般温润的时节里悄无声息地到来。
赵清婉倚坐在房中的小榻上,她正低头看着来自惊动的书信,信上熟悉的墨字,令她不由得会心一笑。她放下手中的书信,伸手抚过圆润的肚子,面上呈现出一抹温婉的笑容。
虽然楚延琛并不在身边,但是赵清婉将自己照顾得很好,也将腹中的孩子照顾得很好。
“念念,你爹来信了,也不知道你爹爹在京中如何了?”赵清婉轻叹一声,而后低着头喃喃道。
‘念念’二字是赵清婉为腹中胎儿所取的小名。
虽然这信中字字句句都是一切安好,但是赵清婉的心中却怎么都觉得不安稳,也不知楚延琛所说的安好,又是如何情况?
这数个月来,由京中送来的密函,无论是宫中所递送来的,还是楚延琛那一头递来的,都是一片安宁。赵清婉悬着的心略微安定,但是这报喜的密函封封如此,而楚延琛却始终是绝口不提何时来接她,这令赵清婉心中疑惑不已。
若是说之前是因为她胎相不稳,且寒冻路远,不好启程,那么如今已然是暖春已至,腹中胎儿也是顺利稳住了,楚延琛却依旧是让她在江南道休养。这做法,如何不令她心生疑惑,在这一份疑惑中,更是有一丝说不出的忧虑。
桌边小炉里温着汤盅,一丝丝香甜的气息在屋子里飘荡,妙锦看了一眼面上略微怔忪的赵清婉,伸手提起汤盅,倒了一碗出来。
她的双眼扫过桌旁放着的些许书信,知道是驸马的书信到了,想着公主与驸马之间虽然相隔甚远,但是两人间的情谊却是日渐浓厚,驸马对公主的重视,令她心头很是欢喜。
看着赵清婉这一日一日养好身子,不久后,便就有小主子诞下,妙锦这般一想,便就觉得心满意足。
“殿下,喝点汤。”妙锦将手中的汤碗放置在赵清婉的面前,而后轻声道。
赵清婉抬眸看去,她看着桌上的汤碗,小声嘀咕着:“又是银耳汤啊,都喝腻了,能让嬷嬷换一种吗?”
听着赵清婉的话,妙锦面上露出一抹笑,她小声哄着道:“好,殿下,这一碗喝了,回头奴婢和嬷嬷说说,给您换换。”
赵清婉本就是个好性子,今儿这般一说,不过是因着想着楚延琛心头烦躁了些许,才随口唠叨起来,倒也不是真的喝腻了的。
如今听着妙锦的话,她想了想,端起碗抿了一口,又道:“其实也不用换,要不让嬷嬷给我多加两颗红枣。”
“是。”妙锦笑吟吟地应了下来。
两人间的温声笑语堪堪落下,便就听得屋外有细微的脚步声传来。
“公主,杨将军求见。”一道清冷的声音自屋外传进来,赵清婉微微一愣。
杨熙?这段日子,杨熙留在易州城里主持大局,倒是极少来访。此时来访,怕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赵清婉心头微微一跳,有一种莫名的心慌感涌了上来,她沉默地站起身来,妙锦伸手扶住身形略微笨重的赵清婉,顺着她的步伐慢慢往外走。
“让人进来吧。”赵清婉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