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湛(53)
荣湛的手指再次摸上喉结,暗自腹诽:他什么也没说,对方怎么知道是吻痕,还断定是男人,或许他真的像个深柜?
话说回来,钟先生对他的态度似乎有所改善。
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第25章
陈教授现今的住址在老城区, 六年前从美国加州搬来绿国定居,六十二岁的年龄,无亲无故, 无儿无女, 性格令人捉摸不透, 时而幽默时而孤僻。
他的外表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
第一眼,还以为有八十高龄。
大概是他下巴浓密的白胡子和脸上过分多的褶皱导致, 以及萎缩在轮椅里的躯体。
荣湛第一次拜访老师时,联想到了已经去世的催眠之父艾瑞克森,同样是坐轮椅, 艾瑞克森因为罹患小儿麻痹症,陈教授则是从高处摔落导致下半身终生瘫痪。
陈教授这个人,在催眠和心理学领域有极高的名望,因创造出一套独特的催眠技术而闻名, 被誉为可以和艾瑞克森媲美的催眠大师。
如此厉害的教授, 除了在各个学院发表讲座外,私底下只收两个学生,荣湛是其中之一。
他还有一个素未谋面的师哥,不提为妙,因为这是一个让教授即伤心又愤怒的话题。
据说, 师哥是个天才, 画功了得,学什么都快,可惜不学好, 不仅瞒着老师私造假名画售卖,还利用催眠技巧在美国干了非法的事儿,现在是通缉单里的一员。
陈教授不愿再收学生, 估计跟这个师哥有关。
荣湛下午三点整到老城区,没有提前打招呼,正好赶上陈教授午休。
这是一幢有年头的居民楼,但不破旧,卫生干净,充满了生活气息,老年人居多。
教授住一楼,物业特意挪出一块空地给他当花园,打开后门就可进入。
荣湛在花园等待,陈教授身边寡言少语的护工用土耳其咖啡招待他。
护工是一个相貌平平的年轻男人,永远面瘫着脸,荣湛见过很多次,却很少交流。
咖啡煮的很棒,有一层凝皮,周围弥漫着新磨的咖啡粉的芳香。
荣湛像中了魔法似的飘飘然,靠在座椅里思考,就这样睡着了。
再次睁眼时,天边泛着一抹夕阳红,老师的电轮椅近在眼前,发出细微的“嘶嘶”声。
荣湛理了理外衣,好整以暇地起身迎接:“老师,很久没来看您了,最近好吗?”
“坐,”陈教授操控轮椅,停在茶桌对面,“挺好,你应该提前说一声,免得等太久。”
荣湛笑道:“没关系,我也睡了一觉。”
陈教授摸着灰白胡须,意味深长的打量他:“怎么突然想起来看我这个老头子,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不是突然,”荣湛笑容更盛,“我是您学生,看望您很正常。”
“哦,你那么忙...”陈教授依旧捋着胡须,好像皮肤发痒似的,“听说你做了检方证人?”
倒是不卖关子。
荣湛微一点头:“我和警局常年合作,不是第一次了。”
“你来找我,是因为西蒙斯吗?”
“不是,就是来看您,以学生的身份。”
“OK,那我们不聊案件。”陈教授笑道,终于把手从脸上移开。
荣湛扫一眼老师嘴边的胡须,因为是白花花的络腮胡,老师说话时看不到嘴唇和牙齿,会散发出一种神秘感。
刚接触心理学时,荣湛就听过陈教授的大名,早年去美国进修还专门拜访过,可惜吃了闭门羹,没过多久,老师搬来绿国,荣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再次登门拜访,想不到成功了。
见过本人之前,他有查过老师的履历,找到在美国拍摄的稀有照片,那时候的老师没有留胡须的习惯,下巴干干净净,眼睛有神,褶皱颇多。
他问过老师为什么蓄胡子。
老师说:“入乡随俗。”
绿国本地男人喜欢络腮胡,仿佛是一种时尚,胡须长短跟社会地位还沾点关系,有点像早年的俄罗斯贵族,不过华人没有这种习惯,蓄胡子的很少。
虽然说好不聊案子,但两人还是提到了艾米。
老师也挺好奇,艾米会不会出庭作证。
荣湛思考着说:“我想不会,她的家人不同意。”
老师表情意味不明:“让一个孩子当证人,她这种情况,属于二次伤害。”
“老师比谁都清楚,我们心理治疗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她认清事实,”荣湛轻微勾唇,眼底溢出不常见的凌厉光芒,“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让艾米恢复笑容,至于会不会出庭,大人们说的不算。”
这个话题到此为止,以两人的笑声结尾。
陈教授仰面朝天,呼吸着夹杂花香的空气:“我以为你来找我,是想再试试恢复记忆。”
荣湛闻言垂眸,脸色很平静:“或许该放弃了,毕竟二十年过去,能不能想起来,已经不重要了。”
陈教授露出会意又欣慰的神色:“向前看是好事,你是我见过最会管理情绪的学生,发怒或哭泣这种事儿好像没法和你联系在一起,胆子也大,坦率又心细,这就是我喜欢你的原因。”
“谢谢老师,”荣湛抿唇浅笑,忘了一眼天空,“今天天气真好,如果老师愿意,我们可以再试一次。”
陈教授道:“每次为你催眠,都是在提醒我的失败。”
荣湛回以微笑,并做好了准备。
结果在预料之中,他什么都没想起来。
--
一周后。
老管家送艾米到咨询中心复诊,钟先生罕见缺席。
荣湛已经习惯不去问原因,他心里明白,如果不是有要事耽搁,钟商是不会错过艾米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