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什么了?”
“还不是宝玉。也不知二老爷在外头听了什么话或见了什么人,想起宝玉多日不曾回家,便亲自过来,既给老太太问安也考考他进学程度。岂知到了荣庆堂宝玉久久不来,好容易来了又一副慌张的模样……”惜春一脸嫌弃。她年纪虽小却聪颖通秀,从当时众人脸上的神色便知宝玉当时并非如他所说练字时不慎污了衣裳,因此迟到。
“待问及诗书,宝玉又吭吭哧哧答得不顺,二老爷气得狠了,连骂了些‘不思上进、内帏厮混、被纵坏了’的话,老太太都给气晕了。三姐姐却好伶俐,又给老太太顺气儿,又劝说二老爷二太太,数说了宝玉好些长处,总归有什么不好都是别人带的,虽她有心督促兄长读书,只两个年纪大了,到底男女有别,只能在生活上多多体贴……
这也罢了,本是她的孝悌,只话里踩着别人捧大姐姐的话叫我听着堵心。”
踩着别人?哪个别人?黛玉一顿。
“宝玉平日对晴雯茜雪多好呀,三姐姐往常也没少跟她们顽,那时却眼睁睁看着她们被撵。三姐姐还安抚二老爷二太太:‘如今大姐姐福气到了,宝玉哪有不好的,哪日寻个好师傅,依他的才气灵性,什么状元探花的不来?老爷太太只等着享福呢。’
……
我算是看明白了,人家那才是一家子人,关键时刻一致对外,同仇敌忾。”
她和二姐姐真是白瞎了一片心,人家就等着这个机会一飞冲天呢。
不要乱用词语呀,黛玉轻咳了下,“……那她是要跟着宝玉回二房了?”
“哪能啊,有老太太呢。她和宝玉在老太太身边侍奉方是二房上下的孝心呢,于大姐姐也有着说不尽的好处。”
这话显然也是探春说的。
也是,就为着名声贾探春也不能回了二房。黛玉用茶匙掏出三勺碾茶放进白玉茶碾里,再用特制的玉杵开始研磨起来,慢道:“贾元春可是贾家的凤凰儿,贾二老爷二太太如今竟指望她了。”
“别连累贾氏一族就好了。”惜春哼嗤道,脸上闪过忧虑之色。
“哎。”
见她闷闷不乐,黛玉免不了劝道:“她的婚事捏在人家手里呢。相处时间虽然不长,但看得出来她是个心气高眼光长的,说的那些话也未必出于真心。”
“可她心中也有怨忿,我也不是傻子什么都听不出来。”
人和人终究是不同的,换成是她,她宁愿绞了头发做姑子,也不愿这般低下地奉承王夫人这样的人。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宝玉回了二房探春还有什么借口留下?王氏的名声坏了,被她教养出来的儿女品行也会倍受质疑,探春若回她身边,只怕到时候没沾上贾元春的光儿反要受其连累。
“也是,我只须管好我自己就行了。”惜春意兴斓珊地说,又撇了撇小嘴,“要不是嫂嫂让我过去,也不会恰好听到这些。”
黛玉笑了笑也不搭话,纤葱玉手如蝴蝶振翅翩然优雅,惜春看着,不知不觉入了神。
第57章 初春景(下)
竹制茶床、黑釉盏、红泥炭炉,以及竹茶焙、银茶笼、茶铃、茶碾并茶匙、汤瓶……等了半天也没吃上一口茶,注意力转向琳琅满目的茶具,半晌方恍悟过来,“茶百戏!?”
听说以前的世家女都要学的分茶技艺哎!
惜春看向黛玉:“听说上个月兰祯姐姐在你们家办的品茗会上分出了一幅‘鹤鹿同春’和一幅‘松下对奕’?”
“是呀,还有晏明珠的‘牧童遥指杏花春’、姚伊人的‘万菊开’、孙姐姐的‘水心莲动’,可好看了。”黛玉抿唇笑道:“我这阵子都在琢磨这个,你有兴趣,且看一看。”
“好啊,我听说那天光沏茶备的水就有十几种呢。”惜春点了点头,目不转睛地看着黛玉取抹茶、注水,调茶膏、再注水、击拂……动作娴熟优雅,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很快在茶汤上点出一副“春燕衔柳”。
春燕展翅,喙衔春柳,画面栩栩如生。
惜春伸手接过那盏茶,细细品茗,只觉一口郁青冲入口鼻,浓呛之后便是低回萦绕的清香溢满胸腹,复成一股清气倒回口腔,滋味与平时茶饮绝然不同。
“怎么样?”
“极妙,味道青冽……跟平时饮茶不同,很独特。”惜春一副难以表述的表情。
黛玉举杯跟着啜了一口,慢道:“跟平时冲泡茶叶出来的茶比较,不仅天然翠绿,其味也更青一些,脾胃弱的可不能多饮。”
“可能开始有些不适应,不过喝了之后很舒服呀。”惜春不解道。
“那是因为我用的茶粉和水都是难得的……这阵子学这个,姐姐怕我用多了伤肠胃专门送来的。”
“兰姐姐对你可真好。”惜春羡慕极了。
“嗯,姐姐是对我很好。”黛玉向来得意有个好姐姐,想着惜春小小便寄住荣国府,比之自己又何止少了个姐姐……心中怜惜,便又道:“我对你也好啊,东西分你一半。”
惜春眉目一展,喜道:“那可好,你也教教我这茶戏啊。”
黛玉好为人师,闻言点头又仔细冲了一趟,解说道: “分茶除了技艺,用具和碾茶也极为重要。好的碾茶才能研出细腻的茶粉,才能冲出鲜绿漂亮的茶汤,久置无痕。”
“我来试试。”
两人玩了大半个时辰,吃了一肚子的茶水和点心竟连午饭都不用了。
兰祯过来时候黛玉正在将放到外面晒太阳的碗莲移回屋里。“惜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