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聊斋之世外仙姝(143)+番外

“只要姨妈能快点好起来,这点子东西算什么。”

听着宝钗的温声软语,王夫人感动得眼眶泛红,心里更坚定了让宝钗做自己儿媳妇的决心。就宝钗这样的人品,什么家世财富也比不过。

“我——”她想起身说什么,忽又感到一阵森凉轻拂在自己脖劲处,立时骇得又钻回被窝里,脸色发白。

探春见状吓了一跳,忙倒了杯温水喂她:“母亲先喝口水吧,怎会病得如此严重,可请了太医来瞧?”

“不过吃错了东西,开的药也只是温养肠胃。”王夫人就着探春的手喝了几口就不再喝了,她现在浑身虚脱,连起身都难,喝太多水也不方便。

探春犹豫了一下,朝宝钗低声道:“还劳宝姐姐回去跟老太太说一声,母亲病得如此沉重,我要留下来服侍,尽我的孝心。二哥哥身子弱,环儿幼小,且要读书用心,若他们来照顾母亲一方面耽误攻读,一方面他们也不若我是个女孩子,诸多不便,倒不如我代表大家尽尽心意。”

这一番话说得王夫人心头一暖,想起这些年不管自己多不受人待见,赵姨娘在府里怎么小人得势,探春对宝玉的照顾是贾环比不上的,对自己的尊敬也一如既往,便减了两分因赵姨娘和贾环而对探春生出的厌恶,看她的眼神温和不少。

“不用啦,我这里又不缺丫头婆子,别把病气过给我儿。”在薛宝钗面前王夫人可不想坏了自己慈母的形象。

“母亲快别说这样儿的话,我们做儿女的本就应当孝顺母亲,我和二哥还凑了份子请人到福隆寺给母亲添了香油请了大师做法事,有神佛保佑很快会好的。”

探春笑眯眯地,等宝钗告辞时果然留了下来。除了睡觉,她大部份时间都待在王夫人屋子里,给她拉被喂药喂食、清理身体,在王夫人睡着时安静地给她和贾政做衣裳帕子等,又时时叮嘱身边的丫环煲汤给下了衙的贾政喝,或者夜里在贾政与清客谈话之时备了酒菜给他们做宵夜……偏在赵姨娘周姨娘等人来给王夫人请安时又避了开去,若避不开,也只淡淡喊了句“姨娘”了事,几日下来,不仅捂热了王夫人的心,连贾政都赞她侍母至孝。

对比亲母病重却逃避不来的宝玉,探春的懂事体贴真教贾政老怀大慰了。

赵姨娘听他称赞女儿,心里也替探春高光,没有做娘的不为儿女的将来考虑,只是探春面上待她淡淡,私底下也不对她多几分亲热,总归教她心中怅然,心里空落落地,觉着是自己年轻时无能,不能护住刚出生的女儿,才让太太老太太养离了心。

“老爷,大喜。”有婆子进了内院报喜,“林表姑娘大选得圣人赐花,指给了端亲王做正妃呢!”

按理说,林家与贾家是再亲不过的亲戚,林兰祯是贾政的亲外甥女,她做了亲王妃对贾家来说确实是喜事,只是想到王夫人做下的事……贾政心里的滋味就复杂了。

就算他的女儿做到了贵妃品级,对上掌着宗令的端亲王妃也要恭敬有礼。想到这里,贾政忙道:“吩咐管家备上厚礼,我亲自上门恭贺。”

“是。”

这消息不到片刻就传到了王夫人的院子,王夫人一听“激动”得厥了过去,探春却心绪复杂久久难平。林兰祯没被赐钗进宫与嫡姐争宠,她本该庆幸,可闻知她成了未来的端亲王妃,她又十分羡慕嫉妒。

端亲王一系本就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亲王爵,又代代掌着宗人令,在宗室里地位尊崇,林兰祯怎么运气这般好?!

只有想到传闻中的端亲王曾打杀了不少宫女太监是个冷心冷面的杀人魔王,她心中才好受些。嫁给了这样的人,哪里有夫妻间的温存体贴,再尊贵也算不得十全十美的福气!

又过了两日,迎春惜春使人来说她们要上林府给兰祯道喜,问她去不去。探春正思忖着怎么回荣国府,便小心跟贾政提了提,贾政想着前两日他上林府,林海对他也是客气有礼,不似往日般冷淡,便捋着须道:“应该的,你们姐妹多多往来,将来也是个帮衬。”

他再不通俗务,也在赵姨娘若有似无的提醒下担心起探春将来的婚事。儿女亲事,多靠夫人间的往来打听,他并不是担心王夫人亏待探春,他是忧虑王夫人名声不好难以说到好亲事。

探春螓首微垂,脸颊浮起淡淡的桃红。

贾政叹了口气。

赵姨娘却觉得眼前一亮,她比任何人都不相信王夫人能为探春着想,就算是说到一门面上风光的好亲事,多半也是为了元春和宝玉铺路。她可看清了,就是传出府里要出个娘娘了,这满城的诰命夫人也没几个与王夫人走动的。借着端亲王府的光,到时又有个在宫里做妃子的姐姐,探春的终身大事说不得更稳妥些。

她也是个明白的,凭她在这府里多体面,也走不出这门儿去给儿女相谈亲事,至于靠贾政?她心里更没谱儿。

只是她的一番心思说给探春听却反而惹起她的逆反心理,活似她不上门巴结林家就过不上好日子似的!

“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是姨娘能操心的!姨娘只要安分守己,且不去想这些有的没有,我就有清静日子过。”说完丢下被刺得怔愣在地的赵姨娘,眼眶发红地快步走了。

顺利回了荣国府,探春发现每个人都是喜洋洋地满脸带笑,一问,原来不仅为了林家大喜,还为了贾琏夫妇的回归。

迎春高兴道:“嫂子怀了一个多月的身孕,哥哥觉得身边没个长辈照顾不好,就将嫂子送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