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兰祯点头道:“你们谨慎是对的,那八口箱子里装的东西虽然说不上什么仙家之物,却也大多是世间罕见,便是里头那些海珍拿一个出来也胜过百年山参。”
“是吃的吗?”黛玉感兴趣地问。
“有一箱子呢,改天拿出来给家里人补补。还有几箱石头,你若喜欢就拿去,摆在屋里也好看。”兰祯笑着对林赫林灿道,“幼安和石生到时也来。”
“好啊。”石生对石头最感兴趣,“对了,我在通州渡口那儿买了块奇石,我去取来给大家看看。”说着,起身跑了出去,竟是亲自去取了。
林海摇头笑道:“还说沉稳些了……”
“才十一岁呢,京里多少哥儿有他们兄弟俩出息?老爷莫要要求太高。”甄敏睨了林海一眼,她的儿子怎么都是好的。
就在林海摸着鼻子苦笑时,她转头叮嘱起兰祯:“别人给的添妆就不要给你弟弟妹妹了,免得失了福气,哪天有好的再送吧。”接着又告诫林赫黛玉,“不许乱拿你姐姐屋里的东西。”
这些日子兰祯认识的京中闺秀纷纷送了添妆礼过来——这些既不算在林家备的嫁妆里,又不归进兰祯自小积下的私库,再加上林家故旧姻亲所赠,归拢起来竟有三四十抬,俱都搁在辛夷坞。兰祯素来大方,对弟妹尤其上心,黛玉真看上什么她也不会吝惜。
黛玉吐了吐舌,“我们不知道啊,看看总可以吧。”她很少开口跟姐姐要东西好不好,都是姐姐给她,她才拿的。
甄敏看向林赫,他忙道:“我会看着弟弟的。”
甄敏这才放过他们。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她自然心中有数,不会是那见了宝物就走不动脚的,而她会这般警告不过是自己太忙没时间关注他们,又知他们平时不在意这些个,若有个疏忽倒不好。在关乎女儿一生幸福的问题上,她是宁愿谨慎些也不愿有一丝半点的坏影响。
“过两天我休沐带他们出去转转吧,重阳节时他们没赶上六艺书院为迎接衍圣公而举办的文会,那些学子文士们的切磋还是有许多可以借鉴学习的。”
不管林海平日再怎么淡然,在关于儿女的出色上也是忍不住要得意一把的。这种时候不炫耀,还要什么时候呢,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也是刷好感,刷人脉的好机会啊。
林赫喜形于色。
“那可太好了!”林灿刚好回来,手上还提着个一尺多长的小箱子,脚不浮气不喘地,可见身体强健。
林海眼中闪过慰然之色,举手招呼他坐下。“什么宝贝石头,还半刻不离手地非得自己回去拿。”
“父亲看了就知道。”林灿手脚利落地打开箱子。
石头果然神异无比,从箱子里拿出来时就云烟团绕地仿佛塞了白色的棉絮,仔细一看,才知是块尺把长的方石,四面玲珑剔透,峰峦叠起,秀美异常。林灿道:“这块石头前后共有九十二个孔窍。那个大孔中有‘清虚天石供’五个字,那卖石的渔翁也不知道,我就叫它清虚石了。你们看它孔窍里生出的云烟,只有天将下雨的时候才有呢。”
林海正抱着石细细审视,果然在那孔窍中看到细如粟料的小字,随口问道:“你买它之时可有别人看到?”
林灿一怔,“自然是有的,那时围了许多人,也有人要买,只是出的价钱不如渔翁心意才被儿子捡了漏。”
“天下宝物本该给那些真正爱惜它的人,可惜现今举国四处搜寻奇珍以贺圣寿,再过几日,京中勋贵必知你得了块奇石,若不献出,授人话柄。”林赫神色淡淡。自林灿得了这块石,他赏玩了一阵便不上心,因知早晚留不住。
林灿一愣,沮丧道:“哥哥也不早提醒我。”
“让你多高兴几天有什么不好。”
“……”林灿纠结的心情不知怎么言表。那一脸的逑嘁美检貅煊襁赀攴12Γ此脑沟哪抗狻
“我想起来了!”甄敏拍掌,“我听过这块石,它曾在前朝,就在顺天府出现过,好像还牵涉到了报国寺和一个权豪。传说这块石是恶劫未消,才现于世间的。”
林海沉吟道:“听起来不是什么吉祥之物,过几天找机会将它脱手吧。”
竟是连进上都不愿了。
林灿无奈点头:“我听父亲的。”
黛玉好奇道:“娘亲哪里听来的呀。”
甄敏面上掠过一丝复杂之色,笑道:“你娘我闺中之时也有不少往来好友,可能是哪次围炉煮茶讲古时听来的,是谁说的却不记得了。”其实这个记忆是葛仙的,小的时候她无知无觉,葛攸和葛修两个哥哥曾抱着她读各种书籍给她听,里面包括一些杂谈小说。
第68章 光辉满旧林(二)
“石头给我看看。”兰祯自然也知道在《聊斋》里就有一篇是专门写这个清虚石的,对它的了解也多一点。
林赫将石头送到兰祯手上。
兰祯上下翻看,又数了数上面的孔窍,“嗯?”石头上有一些小黑点在生成,是孔窍?
“怎么啦?”
“这块石头是活的。”她说着,将灵力运于手心,在石头上拧了起来……
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她像拧泥巴一样,将清虚石又捻又剥地刮下了不止一层,而那原来看起来与普通玉石没什么两样的石质在她的手上竟变成了一种透明的粘质物。
“那是什么?”林灿眼睛盯着最后留在兰祯手里的石头。说是石头,不如说是方宝玉,剔透莹润光华流淌,比之刚才不知灵动了多少倍,而那形状,倒有些像笙一类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