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王氏嫁入了贾家与贾敏成了姑嫂,又因为贾敏与大嫂张氏更有话说,便觉得贾敏故意与自己作对,再加上婆婆史氏的偏疼,又加重了她的嫉恨。
要说贾敏成亲多年没能生出个一儿半女谁最高兴,那就是她了!她王氏再怎么艰难,可是儿女双全,又全都是伶俐乖巧有出息的……
这会儿贾敏生了个女公子,她倒是大方,在礼单中混了半块玉圭过来!
半圭为璋,她这是讽刺贾敏生女弄瓦呢。
浑然忘了自己当初也是先生了个女儿。贾敏拿着那半块玉圭看了半晌,猛地拍到桌上,美目含煞,“我倒要看看她的女儿怎么个有造化法,哼。”涉及到心肝宝贝女儿,她连侄女儿元春也恼上了。
下了晌,林海从府衙回来逗女儿顽乐,见妻子应和不像往日积极,便问:“怎么闷闷不乐?”
“到京城报喜的林桦家的回来了,母亲送了许多补品衣物过来。”跟王氏的龌龊没办法与别人说,受了气的贾敏只能自个儿积郁在心了。
原来是想岳母了。林海安慰道:“等岳母寿辰多添些礼孝敬就是了。”他新任盐课御史,最快也要再等两年才有机会上京,那时也说不准是述职留任还是调职。
“啊啊啊。”敏锐察觉贾敏心情不好,兰祯乖巧地扑进她怀里,卖萌蹭口水,顺便在肌肤接触时用灵气滋养贾敏的身体。
没有了妖人作怪,林家几代攒下来的基业气运不仅全部回来,还因生出了兰祯这个天生受天道眷顾的人,无形中又凝聚生出了不少运势福禄。所谓“气运加身,福报自来”,林海和贾敏夫妻二人精气神立时变了个样,又有兰祯每日不断的灵气滋养,身体健康程度直线上升。
想必林妹妹林弟弟不远了。
贾敏生孩子的最佳时间略算起来只剩十年,兰祯觉得自己不辛苦一点不行。
第5章 湖龙王(上)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白日的瘦西湖,水碧如玉,窈窕曲折,清秀婉丽,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扬州独特风格园林建筑,风光旖旎多姿,而一年四时八节,风晨月夕,又使她幻化出无穷天然意趣。
“爹爹,每一年的瘦西湖都有花灯看吗?”趴在林海肩膀上,眼睛眨也不眨地瞅着沿岸美景并彩灯的兰祯开口问。
“有的,每年都有花灯看,不过今年的花灯最多最漂亮。”林海笑着回道。
自周岁礼后林海有感女儿在世的诸多束缚,但凡轮到休沐日必带女儿出门游赏风光,其中流连最多的要数瘦西湖。江南文风鼎盛,人文荟萃,不多久,林大人的爱女之名在同僚文士中传开,倒是为他的形象抹上一层柔和色彩。
不管如何,关爱妻女的男人做事不会太绝,一时间不光是盐商们心中有了盼头,连盐政惠大人面对林海脸上笑意多了两分真心,试探什么的还会有却不会太过防备了。
林海未成年便失怙,祖辈人脉关系虽在,却也与母亲过了几年艰难日子,直到十八岁科举高中探花入了翰林院做编修生活才好起来,之后成亲,丧母丁忧,历时七年,才被圣人钦命为扬州盐课御史。他并非只读诗书不懂庶务的迂腐之人,只是圣人之下几位皇子已渐渐崭露头角,有了争储之势,他与父亲两代皆受当今恩佑,只想报效皇恩,因此一路南下就职并未过多与在江南任职的同年友人往来,深怕卷入是非,多少带了点孤臣之象,也使得扬州一干官员对他明面奉迎暗里戒备。
直到第二年兰祯诞生,观察了林家一年的盐商和官场老狐狸们才放心,觉得林海不过是个秉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爱妻女如命的人,不错。太过耿直的人,没有情义的人,没有文才的人,是不适合这江南官场的。
与同僚相处日益融洽,公务进展愈发顺利,林海感叹之余对小兰祯更是百依百顺,觉得她真是自己的小福星,他固然不肯卷入皇权争斗,但也不想成了政治倾轧较量的炮灰。
贾敏与官场夫人们往来宴会的感受更加明显,大家见面说话亲热了许多,每个都拿她打趣,这女儿到底得多可爱才让他们夫妻疼成那样子?
贾敏相貌偏清丽妩媚,性子却极伶俐,能言善道。面对众人的打趣,大大方方地说起林家历代子嗣单薄,夫妻两人为了子嗣问题忧心多年,女儿得来不易,自然心肝宝贝地疼。说着又笑话回去,“你们家难道不是将女儿捂得紧紧地疼着,偏来笑话我家?”
盐政惠大人的夫人黄氏听了大为赞同:“都说女儿要娇养,可不正是如此。”她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嫁进了江南织造甄家,成了当今甄妃的侄儿媳妇,一个到了相看亲事的豆蔻之龄,膝下的儿子不过是抱养来的庶子,教养虽也尽心,到底不如两个亲生女儿般如珠如宝地疼。
“只没一个父亲三天两头带女儿出门游玩罢。”扬州通判阮夫人有些言笑无忌,“等林姑娘大了说亲家,林大人可别心痛难舍。”
因太子忌惮甄妃九皇子日渐势大,加之有意插手江南这边的钱粮,便为属下门人寻了几个缺,安插了人,阮通判便是其中一个。故而阮夫人在扬州贵妇圈子里与人往来应酬颇不客气,大家心知肚明,不是太过的话瞧在太子殿下的份上便也忍了。
“儿女都是父母的骨血心头肉,儿子留在身边,女儿却是要嫁出去的,哪个能舍?不过为了她好,多打算些罢了。”贾敏淡淡地,也不去计较她话里话外的意思,“我家老爷如今拿女儿当哥儿养呢,说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女儿大了要学各种规矩,轻易不得出门,不如趁这会儿年纪小,多让她见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