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擒后死对头夜夜拥我入梦(87)+番外
比如谢韵那边态度有所缓和,只要凤锦时安然无恙,和谈仍有希望。
但前提是,皇位绝不能落入大公主和大皇子之手,而这正是凤锦时的目的之一。
她要带回凤朝胤,是其二。
要让姜国众人知晓,他们皇帝受自己掌控,而皇帝人选,便是她姜思瑶。
一路疾驰,终至盛国地界。
凤朝胤面色苍白,双手被反剪,被十三扣着下了马车。
这一路奔波,他早已没了往日的尊贵荣光。
他愤恨地望着凤锦时,凤锦时却对他的眼神视若无睹,平静地望着前方迎来之人。
早已知晓凤锦时今日归来,谢韵早早在此等候。
看着凤锦时的马车渐近,她数次欲下马奔向她,却又强自忍住。
今夜相见后,凤锦时便要回京,而自己将留守边关。
“我原以为是林静茹来接我,未想是你亲自来了。”凤锦时略感惊讶,但一思及谢韵性格,出现在此也不奇怪。
谢韵下马,走到凤锦时面前。多日不见,凤锦时一切安好,未出意外,她松了口气。
若凤锦时有事,她绝不会原谅自己。
“让旁人来接你,我怎能放心?正巧今日无事,我便来了,怎么,你不欢迎?”
凤锦时笑着摇头,此地并非叙话之所,有些话不便在此言说。
回头瞥向弟弟方向,凤锦时眼神冷了许多。
“今夜姜国内乱,皇帝病重,大皇子与大公主争斗一触即发。我把二公主带来了,她能助你。时辰不早,我先带他回去,京城等你归来。”
凤锦时在姜国搅乱一池春。水,他们内斗不休,正是凤锦时与谢韵所求。
姜国视盛国为敌,此刻自顾不暇,还得提防谢韵进攻。凤锦时要走,姜国无力阻拦。
谢韵在京城制造混乱,凤锦时必须尽快解决。
大长公主筹谋多年,此次抓到机会,定不会善罢甘休。
朝中不少大臣站在大长公主一方,对谢韵敢怒不敢言。
能处理好这些的唯有凤锦时。
即便此刻凤锦时想留下,与谢韵细述后续之事,也无法做到。
二人深知,唯有压下不舍,期待下次重逢。
刚见面便要分离,谢韵心中自是不舍。可一想到若不解决眼前之事,便永无安宁之日。
即便满心不舍与难过,也只能强忍,朝凤锦时点头。
“好,你回去吧。我已安排人手护送,至于京城,我已有安排。我离开时,大长公主已蠢蠢欲动,你回去,她定会加快计划,万事小心。”
明知这些事凤锦时应对自如,谢韵仍忍不住多嘱咐几句,实在担心凤锦时受伤。
凤锦时微笑点头,心中五味杂陈。
谢韵所做,她都知晓。
如今大长公主已成家国威胁,更让凤锦时意想不到的是,母亲离世竟有她的手笔。
这些年她对自己的好,又有几分真心,几分愧疚?
凤锦时未坐马车,而是将其留给了姜思瑶。自己与十三及一队人马,带着凤朝胤,一同骑马回京。
望着凤锦时离去的背影,谢韵目光深邃且眷恋。
之前未动手,只因担心误伤凤锦时。如今人已走,自无顾虑。
凤锦时会解决大长公主,自己便能安心处置眼前之事。
谢韵忽觉,如今自己与凤锦时仿若回到从前,放心地将后背交予对方。
这一刻,谢韵身心放松,这才是自己该在之处。
凤锦时未曾回头,谢韵就这般望着她远去,直至背影彻底消失在视线中,才收回目光。
转头骑上马,对着姜思瑶方向道:“既然她信你,那我便信你。”
二人朝着不同方向奔去,奔向同一结果。
……
谢韵离京后,大长公主蠢蠢欲动。她暗自集结人马,笼络朝臣。
短短几日,朝中大臣几乎皆被其笼络。
朝政虽仍送往勤政殿,却有不少暗中送至大长公主处。
有人心中不满,外界皆传凤锦时已死,可总有人坚信凤锦时绝不可能出事。
就凭谢韵对凤锦时的在乎,怎会让她在外遇险?
唯有在她们归来前,将这些事尘埃落定,方有一线生机。
人手集齐,大长公主看着手下众人,又瞧瞧手中圣旨,露出得意且胜券在握的笑容。
“诸位,本宫手中所握乃先帝遗诏,当初继承大统之人并非凤锦时,而是本宫。当年高僧断言,她有紫微星庇佑,故而皇位被其所占。如今本宫要拨乱反正,重振我夏国荣光,将那些心怀不轨之人通通驱逐。诸位若信我,今夜便一同成事!”
大长公主声音激昂,难掩激动,仿佛已望见未来之景。
这些人对大长公主深信不疑,闻其所言,皆激动不已。
“拨乱反正!拨乱反正!”
他们高声呼喊,大长公主越看越满意。
天色渐暗,只待今夜拿下京城与皇宫,那皇位于她而言,便唾手可得,毕竟此番名正言顺。
“如今时机已至,诸位随我出发!”
第54章
大长公主本不愿亲率众人出手,她虽是女子,武艺却不逊旁人。
只是这些年韬光养晦,渐令众人忘却她也曾是厉害人物。
夜深,宵禁之下,无人街头行走。
队伍整齐有力的脚步声,于夜中格外突兀。
他们以最快速度抵达巍峨皇宫前,大长公主知晓如今皇宫已在掌控之中。
多年暗中筹谋,为的便是掌控皇宫。多年谋划,即将成真。
“开城门!”
身旁将领上前大喊,城门缓缓开启,似在迎接君主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