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擒后死对头夜夜拥我入梦(92)+番外
跟随大长公主参与谋反的大臣中,有不少人曾对社稷有过功劳。因此,如何处置他们,还需仔细斟酌。
若将他们全部严惩,便忽视了他们曾经的贡献;可若处置不够严厉,又会留下隐患。
其实很早之前,凤锦时就准备了一批人,就等着把这些有异心的大臣拉下马,换上自己的人。如今,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看在他们有功的份上,可以留个全尸。至于他们的家人,自然是流放。流放途中会遭遇什么,能否活命,就全看个人的造化了。
而那些罪责较轻的大臣,就该让他们告老还乡,也算给他们留个体面。
凤锦时就这样一桩桩、一件件地处理着,不知不觉,天已破晓。
她伸了个懒腰,让人伺候洗漱,换上干净的朝服,从容地走进朝堂。
昨夜发生的事情,众人都已得知消息。所以,当他们看到凤锦时出现在朝堂时,没有一人露出惊讶的表情。
如今的天下还是谢韵做主,因此他们对凤锦时的称呼依旧未变。
“姑娘万安!”
称呼虽未改变,但凤锦时的地位与从前已截然不同。
凤锦时端坐在龙椅上,看着跪在地上黑压压的一群大臣,沉声说道:“都起来吧。”
“昨夜大长公主逼宫,朝堂中与此事有关的人已被发配。大长公主通敌叛国,按律当斩,后续事宜交由三司负责。另外,逍遥王已被我捉拿归案,将按国法处置。朝堂空缺的官位,将从科举中选拔人才填补。”
凤锦时顿了顿,又接着说道:“这段时间,诸位做了些什么,自己心里都有数。看在各位平日勤勤恳恳的份上,给大家三日时间,自行解决自己的问题。三日后若仍不知悔改,便以大长公主同党论处。”
“此外,陛下在边关与姜国对峙,如今姜国内乱,暂时对我们构不成威胁。接下来,免除三年徭役,让百姓休养生息,推行农兵合一政策,战时为兵,闲时为农。”
凤锦时话音一落,群臣无人敢有异议。
大长公主的事情,让他们看清了这是凤锦时和谢韵的手段。
既解决了有异心的人,又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如今朝堂中剩下的,都是凤锦时和谢韵的心腹。
“看来各位都没有意见,既然如此,各位可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凤锦时一回来,要说朝堂有什么改变,其实也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不过是走了一些人,又即将迎来一些人,新旧更替而已。
大长公主被关押,她手下的势力也被尽数铲除。
在这三日里,总有人想试探凤锦时的话是真是假。
三日期限一到,凤锦时便将这些心存侥幸的人全部带走,换上了新人。
随后,大长公主与姜国勾结的证据被公之于众,通敌叛国的罪行让众人一片哗然,大长公主的罪责就此定下。
唯有凤朝胤,仿佛所有的事情都与他无关。但不少人心里清楚,这只是暂时的。
大长公主毕竟是姑姑,还亲自带人逼宫,而凤朝胤尚未走到这一步。
然而,是否处置凤朝胤,还要看谢韵的意思。
而且,若是由凤锦时处置自己的弟弟,难免有开脱之嫌。重了轻了都不好交待。
但换成谢韵来处理,便显得公正许多。
不过半月时间,朝堂上下被整顿一新。凤锦时也收到了谢韵即将归来的消息。
高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姑娘,前线传来消息,姜国的大公主与大皇子鹬蚌相争,最终便宜了二公主。她于三日前成功登上了姜国的王位,如今正与陛下谈和。”
这个结果早在凤锦时的意料之中。她与二公主合作,目的就是将二公主推上王位。
二公主虽有手段,但人脉方面有所欠缺。如今他们给了她这个机会,二公主又怎会错过?
双方开战,受苦的终究是百姓。
所以,二公主肯定会想尽办法与他们谈和,如此一来,对抗的局面将会改变,这也就意味着谢韵很快就会回来。
一想到谢韵即将归来,凤锦时心中便欢喜不已。她真的已经太久没有见到谢韵了。
上次见面还是城楼匆匆一瞥,都来不及说上几句话就各奔东西。
如今,所有的事情都已解决,她们终于可以好好坐下来聊一聊了。
“那可有消息说她什么时候回来?”
前段时间,不知从何处传出凤锦时和谢韵感情不一般的消息。
起初,众人只当是谣言,可不知为何,这消息越传越烈,却没有任何人出面阻止。
隐隐约约间,有人察觉到这是有人刻意为之。然而,究竟是谁传出的这个消息,却没人敢往下猜测。
岑嬷嬷一直跟在凤锦时身边,最清楚她心里在想什么。
外头那些谣言,别人查不出源头,岑嬷嬷心里却明白,这是凤锦时有意为之。
“还没有确切消息传来,不过听林将军说,陛下准备将和谈仪式交给她处理,自己先行返回,想来再过些日子,陛下就会回来了。”
这是她们刚刚得到的消息,凤锦时点点头。既然谢韵要回来了,她也得早早做准备。
第57章
往昔,她们二人曾立下约定。只要谢韵出征打仗,凤锦时便会静静等候她归来。
待谢韵凯旋之日,凤锦时会身着鲜艳红装,于城墙上翘首以盼。
待二人独处时,凤锦时会为谢韵亲手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
多年来,她们始终坚守这份约定,直至世事变迁,身份转变,诸多变故之下,这些美好的约定才无奈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