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冠朱门(268)

作者: 芭蕉夜喜雨 阅读记录

季安澜由前些天三大殿清理,向各勋贵大臣及百姓征集各类小车就知道,一旦重修,各类民船必是要大量征用。

如同每年运送漕粮一般。

虞氏的三艘船已不适合留在她手里。

“大善!”

东平王目露欣赏。这会他也不跟季安澜客套,朝廷如今要重修三大殿,不仅是钱财上所耗巨大,还缺各种物事。

“本王替朝廷记下你的善举。”

“小女外高外祖父当年曾支持过太祖举业,大魏立朝,结束数十年的内乱,才有如今的盛世华年。小女身处其中,亦怀感恩之心。”

又推了推匣子,“除了献上三艘宝船,此匣子里尚有一百万两银子,亦是这些年经营所得,同献给朝廷,盼三大殿再现往日辉煌!”

东平王听到匣子里还有一百万两银票,惊愣了半晌。

从未见过如此大气之女子。

“大善!本王必向皇上禀明你的善举!”又问她,“你可是有所求?”

季安澜这才点头,“是,小女有所求……”

平阳王府。

平阳王妃等下人禀报完毕,挥退了她。愣坐半晌,终是下定了决心。

等赵魁一身疲惫回来,便叫了他过来。

见他一脸瘦削,忍不住心疼。“怎么瘦了这么多?是京郊大营那边有异动?”

赵魁盘腿坐下,手指揉着眉心,“人心浮动在所难免。愚民最易被蛊惑。不过都处理好了。”

自三大殿被烧,为防兵变,他和五皇子领了皇命到了京郊大营,这些日子就没睡实过。

“辛苦你了。这些日子怕是没吃好吧?”

赵魁点头,这些日子兵营里的伙食比以往差了不少。而且常常顾不上吃。

“饭还是要好好吃的。这次回来祖母让下人做几道你爱吃的菜,你好生歇一歇,回回神。”

“多谢祖母。”

平阳王妃便吩咐下人去准备。

“各府都认了捐,你祖父也捐了不少。不管往常如何计较抱怨,赵室这会都该齐心协力,共同维护赵室江山。这里面……”

拍了拍身边的匣子,“这里面是祖母的嫁妆,都收拾出来了,折成银子,全都在这里了。”

“祖母这是……”

赵魁有些惊讶,不知祖母这是何意。

平阳王妃叹了一口气,“东平王府上有人递了话出来,说季安澜去见了东平王,把她手里虞氏的那三艘船献给朝廷了,还捐了一百万两银子。”

“什么?”

赵魁吃了一惊。季安澜把那三艘宝船捐了?

“有东平王牵线,没准皇上能召见她。”就不知她见了皇上会说些什么。

皇上召见她?

祖孙二人对视一眼,又齐齐沉默。

“祖母,那我们……”

平阳王妃深叹一口气,“一步错,步步错。是祖母做事欠考虑,害了别人,也害了你。”

若时光能重来,她一定不让自己陷入如今这般为难的境地。

“你随祖母一同去见皇上吧。”

好半晌,赵魁才低低应了一声:“是。”

乾清宫。

承平帝坐在御座上,通过洞开的宫殿大门,望了出去,眼前的天空似乎还是黑的,乾清门往外,虽然看得不清,可他知道,那里一直到奉天门,都是一片废墟。

真的不该迁都吗?

真的是因为弃了祖陵和龙脉,才不被祖宗庇佑,遭了天罚?

大太监王和低垂着脑袋禀报最新统计上来的认捐数字……

“朝中各勋贵大臣捐银捐物,合一百八十万七千八百八十两,京城商贾及百姓认捐合计一百三十二万四千六百两。各地认捐钱物,目前尚未及统计。”

念完半天不见承平帝出声,想抬头偷偷看一眼,就听承平帝叹息一声,“远远不足。”

“皇上不必忧心,大皇子领命前往陪都及江南去了。”

江南富商巨贾多如牛毛,到时不会再缺银子的。

才说着,就听禀报,说是平阳王妃求见。

“宣。”

很快平阳王妃就和赵魁进入殿内。祖孙二人齐齐行礼问安。

“不必多礼。你二人请见朕,可有要事?”

赵魁看了祖母一眼。平阳王妃便示意他呈上手中的匣子。

“臣妾心知皇上忧心三大殿重建一事,身为赵室皇族一员,臣妾与赵室休戚与共,祸福同享。特献上臣妾嫁妆产业,以尽绵薄之力。”

承平帝很是惊讶,“你的嫁妆?”

等王和打开匣子,翻了翻里面满满一匣子大额的银票,承平帝有些吓到,“你这是……”

日子不过了?“不必如此。”

“皇上,臣妾心意已决,还请皇上莫要嫌弃,且臣妾尚有一事请求皇上恩准。”

第229章 请准

承平帝从惊讶中缓过神。

扫了平阳王妃身边的赵魁一眼,莫不是求他册封赵魁为世子?

果然银子不是好拿的。

面色恢复冷静,“且说说你的请求。”

赵魁深深看了平阳王妃一眼,欲言又止,最后只抿了抿嘴,敛去眸中复杂的情绪。

平阳王妃只当看不见。

垂首恭敬道:“近来臣妾听得民间一些传闻,忧心不已。夜里又常常梦到在陪都祖陵的太祖和孝慈仁皇后,自迁都以来,臣妾再未能谒过陵,思及往日得他二人宠爱,深感不安。又感慨不能陪同平阳王一同在太庙颂祷祈福,故尔有所请求……”

承平帝心里一跳,“所求何来?”

平阳王妃跪了下去,“臣妾请求回祖陵给太祖和仁皇后守陵,以告慰先人,以平民怨。请皇上恩准。”

上一篇: 莲花 下一篇: 迷花不事君